我对师尊一见钟情(199)
“知道啊!”戚云松的声音隐隐有些小得意,“姐姐尽管等着吧。”
“好。”戚桃叶没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戚云松给戚桃叶搬了一个板凳,戚桃叶坐下,戚云松又转身投入到厨房中。
戚云松失忆后没多久就做过一次饭,那时他还会不时地对厨房里的一些东西露出迷惑的神情。但没一会儿,他就熟练起来,手下动作不停,利落又迅速。
如今在厨房里的戚云松早已和从前一样,只单看他这幅样子,他似乎还是原来的他。
戚桃叶看着戚云松,几乎不敢眨眼,生怕错过他任何一个动作。
先下数十个干辣椒爆香,再放入切好的青蒜、肉片爆炒。早已备好的米豆腐被切成片状再整齐摆放在盘中,最后浇上调制好的调料,再撒上鲜绿的葱花。才采摘下来的春笋取最鲜嫩的部分,戚云松切了一大盘笋段,先热水焯烫,再起锅烧油翻炒,最后加入清水焖制。新鲜的鱼肉辅以各色调料和蔬菜烹制,最后这一道汤,戚云松焖了很久。
厨房里烟雾缭绕,戚桃叶的视线逐渐模糊起来,多年前他们二人的对话又浮现在脑海中。
“云松,今天的炒肉有点辣,你下次可以少放点辣椒。”
“好,那放多少呢?”
“你今天放了几个?”
“……应该有二十个。”
“那你以后就放十个左右吧。”
“好,我记住了。”
“云松,这个豆腐上面可以撒点葱花。门派的厨房做这道菜都会撒上葱花,看着还挺好看的。”
“好,我知道了。”
“云松,这盘笋好好吃,我之前在食肆吃的都没这个好吃。”
戚云松笑出了声:“看出来了,这盘菜都被你吃光了。”
“你下次多炒点。”
“好,我记住了。”
“阿姐。这个酸汤鱼怎么样?我才在食谱上学的,这还是第一次做呢,味道如何?”
“好吃,就是鱼肉不够嫩,下次可以多焖会儿。”
“好嘞,我记住了。”
“好了!这个炒好了。”戚云松的语气是难以抑制的喜悦,他转身去拿盘子,却正好对上泪流满面的戚桃叶。
戚云松被吓了一跳,忙问道:“姐姐,你怎么了?”
戚桃叶才回过神,她低头擦了擦眼睛,道:“没事,厨房里烟有点大,熏到眼睛了。”
“烟是有些大,这里还油腻腻的。”戚云松道,“姐姐出去等我吧,这个鱼汤再焖会儿就好了。”
“好。”
***
雨虽然停了,但道路仍是泥泞不堪,一年轻人小心避开泥沼,敲响了一户人家。
“谁啊?”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随即门被打开,开门的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家。
门外站着一个长相俊朗、气质甚佳的年轻男子。
老人家的一双老眼闪出惊艳的光,问道:“公子做什么啊?”
年轻人拱手道:“打搅老翁了,在下想讨一碗水喝。”
“哦好。”老人家侧身道,“那你先进来吧,我给你倒水。”
年轻人跟着老人家进了屋,就见房顶有好几处都破了洞,此刻正滴滴答答地往下滴水。
老人家正倒着水,察觉到了他的视线,无奈叹气道:“唉,家里就我一个老头子,有心无力啊。”说着,他将碗递给年轻人。
年轻人道声谢,接过后也没立即喝,先道:“一会儿我帮你修一下吧。”
老人家觉得有些麻烦,下意识便是推脱。
年轻人又道:“就当是我报答你这一碗水的恩情。”
老人家没再推脱。
喝了水,年轻人轻快地爬上房顶,老人家站在下面不时地给他递几样东西。
“公子是哪里人?”老人家问道。
年轻人顿了顿,才道:“算是京华人。”
“京华啊,是个大城市啊,听说那里很热闹,咱修真界最大的门派就在那。”
年轻人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他沉默了一下,才道:“确实,那里街上每天都有很多人。”
“那你是要去哪里?这里离京华可不近。”
“……”年轻人这次足足沉默了好几秒,才道,“我也不知道我要去哪里。”
老人家没想到他会这样回答,愣了一下,又问道:“那你是伏翼者吗?我听人说伏翼者就是四处走,四处做好事,你看你现在就在做好事。”
年轻人笑了一声,道:“算是吧。”
农家小屋,房顶也不过是些茅草,年轻人在上铺了厚厚一层,又伸手将其理了一遍。
这时,老人家又问道:“公子叫什么名字?我姓王,别人都叫我王老。”
年轻人理茅草的手顿住了,他抬起头看向远方的某处,道:“冥鸿。”
“冥鸿,这个名字好啊。”读过几年书的老人家笑呵呵道,“高飞的鸿雁,寓意很好啊。”
“冥鸿。这个尊称怎么样?高飞的鸿雁。如何?寓意好吧?我觉得很称你。”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为了这个称号,不知翻了多少本书。等我做了掌门,我就再给你办一场仪式,正式尊称你为冥鸿君。”
临倦不由得失了神,直到老人家的声音再次响起:“那么好的名字,是谁给你起的?令堂?”
“不是,我弟弟给我起的。”
临倦的声音有些沉闷,老人家兴许是听出来了。更何况,孩子的名字一般都是由长辈起的,面前这个人的名字却是弟弟给起的。如此不同,想必是有些渊源在的。
思及此,老人家也不再问了。
临倦将房顶都检查修缮了一遍,老人家感激不尽,执意要留他吃饭,却被他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