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鬼怪文里奋斗成地府土地公(352)
“地雷神咒!”
轰隆。
咒语落处,只听云层一声雷鸣巨响,云团攒聚,降下一道惊雷,地面拱起,两者将长舌鬼夹在中间,打了个正着。
雷光过处,长舌鬼发不出声音,仍是那种树叶摩擦声,活生生被劈焦了。
外头传来丫头们的议论,“打雷了?”
“我也好像听见一声。炸耳朵。”
纪筝瞧了眼院门。
而后动作迅速,拿来簸箕扫把,平静地把长舌鬼的尸体扫干净。
而后在院中找了棵大树埋了。
她闭目,无声祝祷,下辈子,少言寡语,莫再生事了。
廖子明眼看着她低眉敛目,立在树下,身上的金光更盛,但远不如从前刺眼。而那长舌鬼的残魄,如燃烧的香,在夜晚的空气中逸散,不知往何处落脚投胎去了。
他内心莫名感到安宁。
这才有力气从地上爬起来,腿都麻了,他敲着小腿道:“厉害,不愧是道宗的。”
可算是知道为什么廖家总敬道宗,廖如总劝他避着点走了。
好家伙。
这地雷一劈,什么作妖的都给治趴下了。
再看纪筝那打扫的流畅动作,这番“毁尸灭迹”的事,肯定没少干。
手底下没少劈东西啊。
廖子明心中惶惶。
有点想打道回府。
师父,惹了不该惹的人怎么办?
纪筝送走了长舌鬼,回头看廖子明脸色发白,满面冷汗,送了他一张清心护身符,服服帖帖按在他衣襟口,“乖。怕了就回你师父那吧。”
反正带他进暗道只是顺便。
反正上个周目,他又看不到纪瑄的前世后世。
对纪筝来说,廖子明不堪大用。
“你这是藐视我,我很有用。”廖子明自证完,又忧心,“这长舌鬼,西京里闹鬼,没人管吗……”
这话说到纪筝心事。
纪筝:“最近外头禁卫军夜行的……似乎越来越多。”
廖子明:“何止啊。你看灯光,前几年这个点,外头灯火通明的,现在店家都打烊了,听不见声音,好没趣儿。”
他的眼睛对变化的确灵敏,只是不熟悉鬼怪。
长舌鬼又太迅速,他没能应付得来。
纪筝听他一提醒,尤觉不祥,“明日黎徜柏来,我再问问。”
不用问。
次日约了黎徜柏,人还没到这边院子里。纪筝已听得侧门多少波人过去了。
拖尸体的。
廖子明打开门出去溜达一圈,纪筝借着半开的门缝,亦偷听到不少。
“外面死了好多人。”
“好惨,身上都是洞。”
听着像是长舌鬼的手笔,纪筝蹙眉:“凶手抓到了吗?”
异兆(二)
“没呢。”廖子明道,“人都围着看,说是闹鬼了。人杀人,哪能身上满是洞,浑身的血都吸干了的?”
“府衙派人了?”
“派了派了,都在拖尸体去调查。衙门口都围满了。”廖子明解释,“你既认识,要不要出把力?”
纪筝想了半晌,“等大哥来。”
黎徜柏过来,又增派了不少人手保护,“夜里不太平。他们都是战场退下来的,一等一好手。”
纪筝没告诉他,自己昨天才徒手抓长舌鬼的事。甚至颇为心虚地,将那只被鬼炁灼伤的手,藏进了袖内。
不知道为什么,她不希望黎徜柏知道,自己已经恢复了五雷法的道法,虽然不是完全。
防身的看家本事,自己藏着也没什么。
她问起西京城内昨夜的死亡案。
黎徜柏同她娓娓道来,“从三年前就有了。”
廖子明在一边吃瓜,“这么久了?还没抓到?”
黎徜柏摇摇头,“作案风格诡谲,不像人为。小妹,你看是不是……”
纪筝不想说出那个“鬼”字,但还是点了点头。
黎徜柏了然道:“那就对了。”
听他所叙述,三年来不仅是西京,其实我|朝各地都在发生奇怪的案件。数量远远多于平时,高到了几乎离谱的地步。
地方官时不时就在邸报中讲述此类案件。
可惜都被皇帝和西京官员,当做了哗众取宠,以猎奇案件求关注,谋升迁。
刚开始还有头铁的官员,因案件越发越多,便将诡谲案件并作一条禀报,惊吓之余,难免东拼西凑词不达意,这官员一度沦为了西京朝堂的笑柄。
人言,此为认鼍为龙一流也。
打为官员造谣生事。
皇帝不胜其烦,杀鸡儆猴斩了这位,而后就不敢再有异声了。
纪筝听到此处,表情不由庄重,“但事情并没有解决。”
黎徜柏叹道:“的确。三年来,地方官不敢报,但宜珠那边,所报者层出不穷。”
廖子明吃瓜也不香了,“死了多少人了……”
自是不计其数。
黎徜柏冲纪筝露出讨好的笑容,“宜珠手底下能人异士,能帮衬的,都帮衬,没有闹得太大。”
“纵容姑息,而今闹到西京来了?”纪筝语带讥诮。
黎徜柏不置可否。
他伸出骨节分明的食指,点了点皇宫的方向。
纪筝探身靠前,“宫里也?”
黎徜柏点点头。
纪筝顿悟,怪不得禁卫军抓鬼清尸体这么勤快,生怕上峰治罪似的。原来是鬼怪闹到皇帝老家了,皇帝能不慌吗?
又想扶摇子游方回来,皇帝一反常态,异常礼遇。
做足了给道士、身怀异能者的脸面。
原来关窍竟在这。
皇宫里闹鬼,说出去搁谁脸上都不好听。宫女亡魂就罢了,反复闹出人命来,恐惹得民心不稳,质疑皇帝是否配坐圣位,又是否惹了皇天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