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朝乡下女进城后(136)
在他心里,小韵就是这么善良的姑娘。
楚韵半点没有把吓走嬷嬷的事放在心上,要走的人留不住,她拦了两回没拦住,就带着两个姑娘在外边的粥棚发稻种去了。
棚子外排了老长一队人马,在粥棚做过事、吃过饭的人家,几乎都过来用钱换稻种。
他们不求这些种子能有多大的用途,只是想回报楚韵的善心。
米粥咸菜鸡蛋,让他们度过了最轻松的一次徭役。
通常情况下,劳夫都会死掉至少四分之一,甚至回家后还会死掉一些人。这一次劳夫一个都没有死,这太令人震惊了。
杜容和远远地看这楚韵做事,他发现楚韵跟自己确实有很大的不同。
以前他以为楚韵是纯善之人,在他心里,这个姑娘连蚂蚁都不会踩。
经过朱嬷嬷的事后,杜容和才察觉,她不是纯善,而是心中有一套自己的准则,这个准则跟他有很大的区别。
他心里,不乱杀人是底线。
她心里,不杀人是不可侵犯的底线。
只要不杀人,其他的坏事,楚韵接受的程度很好。
杜容和放心了一点,有手段的好人才不会被周围的小人吃掉。
楚韵比他想得还要坏一点,她不动手只是单纯的认为一个在别的世界杀了人的人,就算回家的资格摆在面前,这个人也无法回去了。
因为她已经适应了丛林法则,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在异世界完成了身份的转变。而现代社会不会容忍杀人犯的存在,杀了人后即使重新回到现代,杀人犯看见社会新闻时可能也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荒谬感。
社会不会通缉她,但精神会。
楚韵在赌一个可能,或许她老死之后,灵魂依然会回到现代社会。
为了这个可能性,无论如何她都不会在有自保之力的情况下突破现代人的底线。
即使大费周章去做一些可能没有什么用的事,她也甘愿。
至于小荷。
楚韵盼着他能成为跟自己一样游走在古代世界的现代人。
杜容和也发现了楚韵在告诉自己她做事的原则,自从自己带着她出来以后,她对自己的关注度就大了许多。
杜容和乐意让楚韵认为自己是一朵“不会杀生的白莲花”,但他也有要想要保护家人的决心。
只是这些东西他不打算让楚韵看见。
比如冬实秋收,他们扯断了妻子的发丝,让她身上多了一些淤青,妻子能放过他们,作为丈夫来说,杜容和不能接受。
他想要他们死。
无关公平正义,只是私心作祟。
杜容和最近一直在想要怎么把冬实秋收彻底清除,这两个人留着对他始终是心上的一根刺。
万一有朝一日,他们的官做得比自己大了呢?万一有一天他死在沙场了呢?
这种可能性很大。
看看这条宽阔的道路,或许再过不久就会有清兵从这里走过。朝里已经有动静了,说是皇帝想御驾亲征噶尔丹。
旗人皆兵,要是损伤过重,他这样的文官依然会被拉到战场。
杜容和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去,但他想把“楚韵受到冬实秋收欺负”的未来全部除去。
第072章 他都想要
楚韵指挥大王庄的姑娘在路边盛饭, 让杜薇杜韶两个女孩子记账,分稻。
杜家两个姑娘很不适应,来的时候她们穿得已经很朴素, 周围人都不知道他们是杜家的姑娘, 以为是来帮忙的丫头。
丫头是可以抛头露面的。
至于楚韵, 盛饭这样的小事也轮不到她管, 她要管的是怎么在乡绅太太手里要到钱粮。
一个月时间, 十来户人家养百十号人是轻而易举的事。
有些人家的仆人都不止这个数。
杜薇杜韶做事很认真, 她们在家已经学过怎么管理家务, 上手也快, 但在宅子里做事和在外边做事区别很大。
杜薇很快就发现,原来鸡蛋是两文钱一个,不是五文钱一个,一天三十文钱在杜家还不够白鹭朱雀买两张帕子, 但在这里足够母女两人两三日都吃饱。
杜薇跟楚韵说:“以前我以为家里很穷。”
她说的是实话, 杜家在黄米胡同或许算得上富足,但真正富足的旗人早就不在这一亩三分地待着了。人家都在城里买了更大的宅子居住, 胡同里的宅子权当做祭祖用的老宅。
东头婶子家闲置的空屋子就是这样, 婶子一家做了佐领后在外城胡同里买了三进的大宅子, 只有爷们儿当差晚上赶不回去才会留在胡同里休息。
杜家人紧巴巴地挤在一起,在旗人门户中,看起来多少有些寒酸。
当然,她们的寒酸劲儿,便是楚家十辈子都想不来的富贵。
出来分了一圈粥,杜薇看见地里原来有很多露胳膊露腿的妇女, 她们穿不起不露躯体的衣裳。她才真的体会到,原来杜家一点也不穷。
楚韵说:“这是你们跟外边的人相处太少了, 整日只在内城胡同里走亲戚,亲戚们都是和你们一样的人,当然会觉得外边也是这样。”
杜薇小声问她:“那叔叔知道吗?”
楚韵点点头:“不止杜家,男人们心里都有数,他们毕竟要做事,可是,这些人也不会把小民过的是什么生活告诉妻子女儿。”
杜薇不大舒服,她说:“嬷嬷爹娘都跟我们说不能让下人蒙蔽,让我们做好媳妇好女儿,怎么这么重要的事却瞒着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