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朝乡下女进城后(143)
陆家在外横行霸道,待乡里乡亲宽厚仁和,小孩子大姑娘都爱往陆家敞开的那个院子坐着聊天、纳凉。
因为陆家说他们要给乡里守门,所以他们的屋子修在村口的一片老槐树下,这地方离村里聚居的地方还有一大截石头路,但离官道很近。
乡下人想去城里又没钱,就跑到陆家院子里坐着看看官道就当做进过城了。
白鹭七岁多时跟着娘去田里给爹送饭就走到过陆家周围这片小树林,不知怎么,亮堂堂的天,她们一走进去就黑了。
楚韵说:“多半又是什么乱葬岗吧?”这种故事一点也不新鲜了啊!
白鹭点头:“那片林子以前叫灯笼林,是义庄,满人老爷进来时乡下也没了不少人,三亩院的男女老少都都停在那里,后来日子太平下来,乡里算命的道士让有煞气的人住在这,让孤魂野鬼不敢乱来。”
陆家就是这么搬过去的,乡里其他人命贱就都离得远远的,慢慢的村口人气就越来越少,几代人下来大树参天。乡里妇女都嘱咐小孩春夏少往那头去。说是有拐子躲在里边。
白鹭这么被吓到七岁,还是第一次在傍晚跟娘一起去地里。
槐树林把陆家的院子遮得只剩一扇门。
她们都听到窗户里有咿咿呀呀的声音,仔细听,这种话并不是京城口音,也不是唱戏,更像一首歌。
白鹭吓坏了,她娘拉着她偷偷地看,就看到院子里有个金发碧眼穿着黑袍子的人叫,用怪里怪气的音调说这个叫“赞美诗”。
接着又给了陆家人一些花瓣很大的花,花苞光滑无毛,叶片是锯齿状的,让他种着吃,说这个比烟好,还能缓解疼痛。
她娘以为这人是鬼差,还顺手“捡了”两朵回去,当仙草泡酒。
当然她现在已经知道那些人是洋鬼子了。
楚韵听到这里也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她说:“那是罂粟花,可以做成□□,人吃了会上瘾,吃久了一下吃不到就会发狂。”
何妈知道□□,黄米胡同就是这么朴素得五毒俱全,姚老爷就爱吃这个,所以才整天上蹿下跳地想找钱。
何妈:“他有回在胡同里发病,走着走着就鞠躬给我跪下了,我还以为他看上我了呐,这老不死的东西,开口道‘何妈妈给我来点儿,来点儿。’”
她才知道这人要用□□,气得她偷偷踹了姚老爷好几脚。
貌美如花的何老仙儿在前,他竟然想着吃□□。
没出息!
何妈:“听说他如今都开始抽大烟了,等咱们回去,不知道是不是还活着。”
楚韵冷不丁又吃姚家一个大八卦,心想,难怪姚家人看着杜家人就躲,她觉得这里头多半有何妈这几脚的威力……
杜薇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她没想到黄米胡同竟然是这样的胡同。
楚韵言归正传,道:“那几个叔叔,多半是被陆五喂多了□□,上了瘾过来找他要,陆五趁机把自己的兄弟杀了,再嫁祸给吸得神志不清的叔叔。”
这么互相残杀,陆家可不就只剩他一个继承人了吗?
楚韵想不通的是那个传教士给陆五这东西做什么。
白鹭就不知道了,那个酒她爹没用上人就一病没了,后来她娘改嫁去了远地方,她跟着进了杜家,两母女再也没见过,她哪里有心思关心三亩园的事?
杜薇默默地握住白鹭的手道:“有家人在的地方才是家,以后我的身边就是你的家,好吗?”
白鹭红着眼睛点头,心里想的却是,姑娘当真还是小孩子,奴才跟主子怎么可能是家人呢,这样乱了尊卑会惹人笑话。
朱雀听着也很怅然,想了会儿回屋才安慰她:“等姑娘再跟着女先生学几年,就会懂事不这么乱说话了。”
几个主子又说了会儿话才散了。
杜容和很放心楚韵做事,他看到这些,第二天就让人去了一趟陆家。
去的人是马格,陆五毕竟算是他的狗,狗怎么打怎么杀都要看主人。
马格以为杜容和跟他说秋收的事儿是吓唬他的,一提腰带上马就往三亩园跑。
杜容和看他还这么跑,怕人出什么事,赶紧叫了几个人跟在后面一起追。
马格一到地方就觉得不对劲,他是打过仗的,杀过人的,一下地就感觉有点儿腥气,地都比别处更软。
虽然还没有证据,但他立马就信了秋收是个狼崽子的事。
而且三亩园当真古怪,家家户户都不拜佛,信的是什么“天主”,路边的小土地庙都只剩个疤,取而代之的是教堂,里边有不穿衣服的男男女女,被村民用布料泥巴裹得只露个头。
马格想回去了,他一个人对这种鬼一样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打过。打架不怕遇见人,就怕遇见鬼。
秋收这种杀父杀兄的鬼人,是最吓人的,心里都毒得出汁儿了。
马格还没走,在院子里跟媳妇胡来的秋收已经收拾好跑出来了。
他早就听说马格给了张枇杷一块地,于是亲亲热热地凑到马格跟前叫了声:“老爷,你是来给我送地的吗?”
马格:“……是。”
杜容和找着人时,马格已经被秋收叫到屋子里坐着吃茶了。
马格快两米的汉子出了一身冷汗,半天才想起来自己是主子了。
主子是可以不说话的,他低头打量着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