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朝乡下女进城后(155)
楚韵这才转身去看那尊像。
下人已经把像砸开了,里头确实有个人,或者说是一具白骨,头发也是黄的,身长还穿着袍子。
淡淡的腐烂味传出来,楚韵用帕子捂住鼻子往后退了几步,她没见过尸体,想想还是有些怕。
杜容和把她拉过来挡着不要她看。
楚韵转头去看李佑纯,她发现李佑纯一点也不怕这个,她这时才意识到,李二少爷手里其实见过不少血,他怕鬼但并不怕人。
李佑纯还想起什么似的跟他们说陆五杀传教士的原因,——他说自己杀传教士,没想太多,就是看不惯家里的哥哥们,就想先杀两个人练练手,看看自己会不会害怕。
这人杀兄弟杀父亲,大家听了都没觉得奇怪。
现在一看,问题大了去了。杜容和小声道:“杀传教士的事,或许不是他一个人做的,而是这个村所有人联合起来一起做的。”
他还觉得城隍庙里都跟陆家这尊佛像差不多,里头都有人。
楚韵震惊了,她第一反应是——这村子都这么危险了,你还敢把咱们一家老小全带过来!
杜容和脸色也不太好看,他前头没想到这里来,谁知道这是一个乡的人一起做的呢?
楚韵又把葵娘叫过来问,问她有没有见过乡里人拜外来佛。
葵娘摇头,她说:“没有!庙子里有那些东西我看着还纳闷儿呢!他们从来都不喜欢黄毛鬼,陆五开始跟他们称兄道弟,后来黄毛怪要让他砸祠堂,他就再也没说过这两个人一句好话,甚至每次这些人来了后他都要请人回来做法事。”
楚韵问她:“你知道来做法事的有哪些人吗?”
葵娘被关在屋子里,只能透过窗户朦胧地看看外头的动静,但她听声音能听出来一两个,她说:“应该都是乡里的人。”
楚韵迅速明白了今天乡民拦他们的古怪之处古怪在哪里。
她就说嘛,老百姓不可能这么容易就砸祠堂信外来佛。
杜容和对这些人也很了解,道:“传教士内部也不团结,有的人会因地制宜,发鸡蛋吸引信徒,甚至允许老百姓祭奠祖宗。”
如果来的是这样的传教士,乡里老百姓能接受也不奇怪。
楚韵不信,她胡扯了一个在陕西乡下遇见的传教士,道:“这些人的佛跟我们的佛不同,他们的佛排他性很强,只允许善男信女拜他们,不许拜别人,祖宗在他们那儿也是‘野神’,允许善男信女拜祖宗的传教士回到老家。会被推上断头台。”
“你们说的都对。”李佑纯也想起一件事,道:“这些传教士如今分成了好几派,小部分在宫里吃皇粮,小部分在京里大张旗鼓地招收香徒信众,还有很小的一部分人在忍辱负重四处隐秘地传教,这部分人跟大部分的传教士来往都不密切。”
楚韵想了想,道:“那这些忍辱负重单独行动的族群,即使消失个把人,京里被圈养起来的传教士也根本不会去找,——他们巴不得这些人彻底死绝。”
杜容和听到这里简直哭笑不得,他道:“京里前些年是有这么一伙人,但不知怎的,近几年竟然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家都以为他们回老家去了。”
如今一想庙子里的神像,他想,搞不好这些人全在三亩园被杀光了。
这些来阻止他们推屋子的村民,不是有多信这个,他们是怕自己罪行败露。
楚韵一点也不同情这些传教士,心里巴不得他们全死完了。她沉默了一会儿,茫然道:“所以,这两个带了罂粟花过来,想用花控制人的传教士自以为在三亩园找到了一片净土。结果却被村民守株待兔杀得干干净净了?”
老百姓真是太牛了!
至于三亩园的乡民知不知道陆五利用罂栗花杀人,这个还需要再抓两个人审一下。
杜容和还在震惊,他没有见过民间这么激烈地反抗传教士。
楚韵也很唏嘘,她是现代人当然能看得很清楚,但小荷是古代人,大家的经历不同。
她道:“佛教传过来这么多年,跟道教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如今都是好兄弟。老百姓几千年都是满天神佛随便信,听说南边渡口还有老百姓主动在庙子道馆里给他们挪位置,让他们把自己的佛搬进去的。”
小荷老师也是这样的古人,他跟这时的大部分老百姓都一样,把外来的人视作可以友好相处的“客人”,对客人赶尽杀绝,他做不出自然也想不到。
杜容和看过这本南边游记,他慢慢记起来上头记了一件事。
说是那些传教士过来,当地的官都很欢迎,还办了个香会迎接、祝福这些传教士。
结果这些传教士脸色难看得像死了爹娘似的,说什么都不肯搬进去,就这样,当地的县官还给他们单独挪了屋子住着清修。
民间对这些人害怕归害怕,但真相处起来,老百姓是真的又热心又善良,他们能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
他沉着脸半天不说话。
楚韵也明白这个原因,此地的百姓从唐朝就开始接受番邦和尚,这么多年都相安无事,老百姓自然会本能的以为这回来的也差不多。
但有了清人入关的事,事情一下就不同了。强制他们不许祭祖,不许遵循自己的旧俗,很容易让老百姓回忆起自己寄人篱下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