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朝乡下女进城后(210)
杜韶让人瞅着被鸟啄掉了毛,什么春天不春天的都忘了,脸上红得厉害,起身就要往家里跑,还道:“杭少爷,我没事,我先回家了。”
杭不留行本来想追过去问问看,一听这话又坐下了,但他仍不忘招手,道:“小杜姑娘,要是头上疼记得跟我说,我舅舅有个方子治斑秃最好了。”
杜韶跑得更快了,她发现,长得好的男人似乎都跟他爹一样不懂事。
气跑了杜韶以后,杭不留行逐渐有了些模糊的感觉,他看着楚韵道:“要不,我还是过去看看小杜姑娘,给她赔个礼吧?”
楚韵已让何妈去看过了,韶姐儿关着门不让提杭不留行,还在跟薇姐儿赌咒发誓以后要找个丑却温柔体贴的男人,唬得闵氏一个劲儿劝她,说到时候生个孩子是倭瓜要把家里老脸丢尽。
楚韵道:“韶姐儿不是小气人,她指不定是看了那本书想过来玩一玩,玩了瘾也就过了。”
其实对杜家姑娘媳妇来说,姓杭的和姓孙的没啥区别,只要这个人能满足她们的戏瘾就行。
楚韵敢打赌,韶姐儿这两日多半看了个情窦初开的民间故事。
杭不留行不知道杜家的情况,他是真有些不好意思,还让人出去买糖葫芦回来给韶姐儿送过去,再面对楚韵就说不出拒绝的话了。
来之前楚宗保跟他说过楚韵想要他舅舅家里不要的枝桠。但他舅要是愿意送人,他娘也不会嫁给他爹了。
杭爹五大三粗,若非有个好祖宗,可真没啥本事能娶到他娘。
杭不留行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为难之处说给楚韵听。
楚韵想了想,道:“你舅舅有没有特别想要的东西?”
杭不留行道:“有,他想要很多医书,王家的医书太少了,学到出师也就能给人看个头疼脑热跌打损伤,病情稍微重一点儿,我舅就治不了了。”
楚韵听了就去了杜容和书房,在里边翻箱倒柜地找。
杜家有不少医书,主要是皇帝皇子们太卷了,他们不仅要看,还会时不时刁难大夫。像老皇帝就看不上人参,总说这个没用吃了或许还要把人吃死。
奴才们担忧吃的、用的会送成主子们看不上的人参,像小荷老师这般努力之人,就会刻苦钻研一些药理,防止哪日上司被问点儿什么医学上的疑难杂症。
——爱新觉罗都是疯的,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这么问?
这些医书上都有杜容和的笔迹,送是不能送的,但可以让杭不留行自己抄,抄了带回去给他舅。
别说王舅舅受不了这个诱惑,杭不留行自己也受不了,当下就要了笔墨纸砚开始抄。
何妈看了就嘀咕:“怎么不让三爷弄新的回来送给他们?”
楚韵道:“好医书难找,他也未必能重新找到一样的出来,再说普通的杭家自己便能设法弄来,轮不上咱们送。”
第110章 快活日子
杭不留行在杜家认真抄书, 楚宗保陪了一会儿,吃了两块洒满葡萄干的沙琪玛、七八块金丝菊花酥之后,便躺在旁边的长榻上四肢摊开睡得四仰八叉了, 梦至云端处, 甚至轻微地打起呼噜。
何妈妈进门添茶、倒水、换点心, 看着那只灰扑扑的小猪就叹气, 大声问白鹤一般抄书的杭不留行:“有没有被吵到?”
这五雷轰顶般的响动只不过让楚宗保翻了个身, 又没有什么事让他做, 不睡觉干什么?
杭不留行淡淡地垂下睫毛道:“不吵, 比我家里的弟弟妹妹安静多了。”
楚韵已经听说, 他的弟弟妹妹只有四五岁,纵然脸上已练厚了三寸,看见这一幕她也不禁小脸一红,眼巴巴地盼着一个什么人来拯救拯救自己。
救星很快来了。
来的人是郎助的两个贴身长随, 郎助是个急性子, 满郎家就属他长得像出嫁的姑奶奶,性子也像出嫁的姑奶奶。郎芝香往年有个什么, 都愿意跟这个机灵似姑的大侄儿来往。
郎助急着要来问姑奶奶田地的事, 伺候他的仆人还没把车马带出来, 他便自己上路了,走前还扬言:便是自己跑到杜家门口,郎家的马车未必转得出村口!
两个奴才架着马车带着给老姑奶奶的见面礼策马狂奔,想着把自家爷找回来,结果一路上都没见着人,甚至还跌了几个跟头。
杜家人对郎助的奴才都很熟悉, 守门的刘婆子王妈妈还在吃糖油饼,见了郎家人慌忙把咬了两口油饼往怀里藏, 化了的糖稀流到肉上都烫得龇牙咧嘴的,还不忘问:“难怪早起就听见喜鹊叫,原来是郎大爷来了!”说着弯着腰道:“大爷!请进!请进!”
这么一弯腰,糖油饼便掉在地上了。
“进个鸟儿!人已没了!”两个长随风尘仆仆找了一下午找不见人,这时已有些疯了,伸手把饼子捡起来拍了拍灰就往嘴里塞,两个婆子看得眼睁睁的,一时都没挤出话。
最后刘婆子去了三房,想请小杭大夫过来看看这两人是不是得了疯病。
楚韵当然要跟着一起过来,不能真把客人当大夫使啊?
杭不留行看了会儿悄悄告诉楚韵:“没疯,受了点儿刺激,喝点儿压惊汤收收惊。”
王妈妈一颗心掉进肚子里,等人吃完了才斟酌着问:“怎么了我的爷?是真死了人还是怎地?”
长随顿时泪滚了满脸,道:“爷啊,我的爷啊,他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