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朝乡下女进城后(258)
这汉人庶妃年纪小,也就十五岁左右,听说是有一年南巡老主子从路上带回来的,宫里人都说这个庶妃是农家女,脚底下到处都是土腥气,进了宫以后老主子跟把她忘了似的,丢在园子里一连一二年都没想起来这号人。宫里的宫女太监都看不起她,平时也多有苛待。
小德张的干爹也算号人物,看这干儿子孝顺逗乐,就指着这个庶妃说:“乖乖,干爹给你指条明路,与其在宠妃宫里做个端屎盆子的不如跟在他身边做大太监,迟早有你出头的份儿。”
小德张没什么上进心,他就是在前头待腻了想换个地方,也没想过自己收徒弟什么的,要是不幸人死了,他就想着去求一求杜三爷,让他随便找块地把自己埋了。
反正抛头颅洒热血的事,他小德张是不会干的,所以干爹让他去伺候这个庶妃他就笑眯眯地去了。
这个庶妃也喜欢逮乌鸦绑鞭炮玩!主仆二人一拍即合,在园子里玩了半年多还真有了点主仆情分,小德张愿意给她逗乐,所以经常跑出来找好玩的好吃的回去哄主子高兴。
园子里的人都以为这主仆两人疯了,结果老主子正喜欢小庶妃的疯劲儿,来了一趟看见她被小德张逗得哈哈大笑的样子后来得就勤了。
小德张不愿意干活儿,小庶妃也由着他,只让他专心搜罗让自己高兴的东西献上来,他更是三天两头往外溜着玩。
杜容和出去后小德张还问过两次要不要帮忙,他对这个没心没肺的小太监就了解得深了一些。
小德张看见他就笑:“什么风把三爷吹过来了?”又说“最近外头有什么好玩的故事三爷千万说给奴才听听?”
“外头的事再新鲜也是小大小闹,哪有宫里的事精彩?”杜容和笑道,坐下后也不废话,直接把瓜子拿出来,道:“新鲜事没有,新鲜物件儿倒有一个。”说完,抓了把瓜子给他。
小德张一看眼睛就亮了,两只手接过来,无师自通地磕了一地,越吃眼睛越亮。
他的主子确实是乡下人出身,但压根不是什么泥腿子,而是乡下土财主的小闺女,这闺女生得如花似玉,但人都十二岁了还找不到婆家,因为她有个怪癖——爱磕瓜子儿,一日磕个三斤不在话下。
十二岁那年在家磕得实在过了,嘴里发干往后一倒就晕死过去,来的医婆一看就说这个是吃多了瓜子口津损伤太多,让人把她磕过的瓜子壳儿收起来用水煎一煎让小姐再喝进去。
小闺女确实好了,但她喝的不是自己的瓜子水,喝的是下人偷偷在南巡路上捡的龙瓜子壳儿。
乡里人就都说这个姑娘有造化以后迟早要当娘娘,本地人也不敢再娶她,他爹舍不得女儿守寡一辈子,干脆带着小闺女跟着南巡队伍一路往南,散了大半家财疏通关节把女儿混在南巡官员送给皇帝的姑娘堆里了。
老主子可能觉得有趣吧,也可能觉得她可怜,当然更可能觉得自己龙口水功力了得。
这个小姑娘留了下来,但人到今天爱磕瓜子儿的毛病都没改,老主子也由着她磕。
吃了两把,听见说是新东西,小德张笑得更真了,只是半句话不提主子的事,拖着尖细的嗓子,道:“这东西身份低贱,拿来打发时光正好,奴才就爱这一口,有多少您都卖给奴才!价钱不是问题!”
杜容和当然不会说家里还有成千上万斤,只是不搭腔,看着银子笑:“你爷还缺这十两银子花?爷是念你的情,去岁事多你能记得爷,不枉咱们相识一场,这东西也不值钱,这一包儿是爷送你的,再多我也没有,你还要过两日出来自己去跟外头那一家子买。”
小德张看杜容和不收钱呲溜一声就把钱袋子收回来,伸着脑袋往门外看,果然看见两男一女在门口缩着头往这边看,车上还放着几个大口袋的瓜子,笑得眼睛都睁不开,道:“那奴才就谢谢三爷了。”
说完念主心切,茶也不喝了戏也不看了,搂着瓜子跟杜容和告辞便乐呵呵地往宫里钻。
这下主子又要高兴好几天喽!
第133章 租还是买
小德张捧着瓜子儿跑回宫里没先往主子跟前凑, 毕竟是外边来的东西万一吃死人就不好了,但要让他自己试毒小德张也不干。
不过人走好运以后就不愁身边没有挡刀子的狗腿子,他不收干儿子但多得是想巴结他的愣头青, 小德张干脆把这些刚受了宫刑进来还摸不着北的小太监叫过来一人给了一角瓜子儿让他们磕。
小太监穿得灰扑扑的缩在地下高兴得一个劲儿叫爷爷, 好像手里拿的是金瓜子似的, 吃在嘴里愣是连皮都没吐, 小德张看得一巴掌拍上去说:“八辈子没磕过瓜子儿怎地?少给你爷爷跌份儿。”
下头人这才敢吐皮, 这么吃了一天多人所有人都活蹦乱跳的, 小德张终于放心了, 捧着剩下来的瓜子溜到干爹身边做孝子, 宫里的好东西尝第一口的几乎都是大太监,大太监习惯了掐尖儿,下头人带进来的好吃的好用的也要雁过拔毛。
小德张的干爹什么风浪没经过,他一看就知道这个是干儿子孝敬主子的新东西。
宫里不缺山珍海味, 缺的是稀罕事。大太监摸着佛珠每样尝了一把, 吐着瓜子皮问:“这瓜子儿有意思,叫什么, 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