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朝乡下女进城后(274)
这个话也是通知一下杜容和,几乎杜容和刚看完密折,杜家就来了几个太监登门问杜老爷家里都在哪里种了新稻,他们想去买一些不用做粮种的回去。
杜老爷几乎是从床上弹起来的,不到一刻钟就面貌一新,精神抖擞地出来了,整个人倒像年轻了十几岁似的。
杜老爷转着眼珠子问了一通,听说是来买稻子的,脸色就难看下来了。
这下更没法压着三媳妇了,可不说吧,他也不知道这稻子究竟种了多少,又有哪些人有。
魏佳氏在这边伺候着郎氏吃饭,听着话腿肚子就软了,连忙跟丫头说:“快快快!去三房请三奶奶来!”
楚韵早就知道今天有这么一出,所以整个人都是收拾好的,她来得很快。
到了正房一看,杜家人整日吆五喝六的,结果见了太监还是话都有些说不顺。
楚韵不怕,她没见识过太多皇权,依然谈不上哆嗦,又因为是现代人大场面见得多,说话的能力上学时也锻炼出来了,于是慢慢走过去把地方说了一遍,又用笔墨抄了一遍给两个太监揣着。
两个太监喝了一肚子茶,临走前杜老爷回了神,回屋找了两个拇指肚大小的珍珠塞在人手里。
楚韵看了直呼,这老杂毛私房钱还真是没少藏,两颗这么大的珠子说掏就掏!
郎氏没注意这个,她还晕晕乎乎的,闵氏和魏佳氏也一样。
杜家人也看过不少太监,但那都是在外头,踮着脚凑在人堆里往外看。一边看一边骂:老王家钦差登门,运气也忒好,那肯定命不长了!
郎氏更是盼了小半辈子得见天颜的机会,好弥补弥补自己,但始终没有得到这个机会。
现在有太监堂而皇之地带着圣旨过来要买粮,郎氏浑浑噩噩的跟在杜老爷身后下跪、接旨、谢恩,最后都不知道怎么回的屋子。
喜鹊跑过去使劲儿掐她的人中,半天,郎氏回了神,笑嘻嘻地问:“喜鹊,你跟我说说,谁家家得圣旨了?怎么好似听见公公说话呢?”
喜鹊笑:“恭喜老爷,恭喜太太,是咱们家的圣旨!老主子爱吃咱们家种的粮,专们让人来买呢!”
郎氏哦了一声,转着脑袋看着橙黄色的圣旨,婀婀娜娜地倒在地上,两眼一闭,激动得晕死过去了。
两个太监出去后,一个太监摸着珠子笑:“咱们先去哪里收啊?”
另一个太监看了看纸,上头写的第一个地方就是野牛沟,他指着说:“先去野牛沟,这里种的粮多。”
第141章 沾光了
粮商甲乙丙丁都是中等粮商, 以前跟在大粮商后边捡点剩饭吃,剩饭吃饱了人就想吃新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凭啥他们能吃现杀的, 自己就要吃泔水呢?
野牛沟这头的好稻子没人收, 几个人私下一合计就抱团去问大粮商自己去收行不行。
大粮商直接乐了, 摇着手说:“家里煮好的饭吃多了, 觉得没味儿了?要去啊, 行吧, 想去的尽管去, 只是收多少都是你们的,跟爷一点关系都没有。”
甲乙丙丁私下都觉得自己要发财了,又觉得自己辛苦,这么多年忠心就换了这一回掐尖儿的机会。
机不可失, 谁知道还有没有下一回?
这么想着, 大家就都不愿意松口多给钱,这次仗着酒气干了回逼人卖粮的事, 没想到真碰上个硬茬子, 气氛顿时就有些僵。
在一旁伺候的马夫小子, 看几个孩子跑出去就知道要遭。他们都是乡下出身的苦孩子,乡下什么情况太清楚了!逼急了县太爷也杀啊!
眼瞅着人越来做多,乙的马夫怂了,口里说着:“爷啊,你喝醉了,开始说胡话了, 来之前不是说他们辛苦了,要给乡亲们发点儿米面肉菜加餐吗?”手上也拉着人往马车钻。
来的路上粮商就有些清醒了, 但让人一顶,这劲儿又往回返了些,尤其酒桌上大话已经说出口,还有女人盯着,谁都不肯在同行面前软了骨头,让女人把话到处乱传。
“送个屁!把你送给乡里你答不答应?”粮商乙摸着肚子骂自己的马夫:“不中用的东西!”
这又没什么大不了的,横竖都是些贱民,沟死沟卖的,欺负两下又怎么了呢。而且他们也不是胡乱欺负人,都是打听清楚了可以欺负才欺负啊。
这些泥腿子的地主只管收自己的四成粮,收完了拍拍屁股就走,压根就不给他们撑腰。
这不才轮到他们胆子大的来吃了吗?
拉人的马夫看拉不动主子,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再一看漫山遍野黑黢黢的人头,腿上就有些凉快。
他也顾不得多说,干脆顺水推舟,被骂怕了似的,嘤嘤嘤地丢了马往外跑,就是怕乡民打起来连着自己一切剁了!
有一个马夫走,其他的马夫都伸长了脖子看,枪打出头鸟。要是这个能跑掉,那他们再跑也不迟ῳ*Ɩ ,要是他跑不掉,男儿膝盖多变,可以是黄金做的,也可以是豆腐做的。
往外跑的马夫没走两步就让毛地主带着人按在地上摔了个狗吃屎。
其他马夫彻底傻眼了,纷纷开始想什么姿势下跪对膝盖比较好。
粮商甲乙丙丁看见又风风火火来了群戴花皮毛的乡绅地主。
第一反应是——他们是来跟自己喝酒套近乎的!第二反应是——他们是来按着泥腿子不让他们丢自己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