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朝乡下女进城后(294)
说到这里,杜容和清清喉咙,话题一转,道:“不过那是令狐冲。对我来说,你才是我的华山。”
楚韵一笑,道:“看吧,多看个故事,嘴都变甜了。”
杜家这边折腾完了,姚快嘴那边还在开会,一群人蝗虫般大嚼完了家里的吃的,把楚韵这点事翻来覆去的说,说她行为不端,人品极差。
一时吃净了东西,屋子里还跑了三五个丫头婆子到蔡婆子处买二道供。
这时正逢楚宗保过来串门,楚家自从多了仆人之后,家里日子渐渐过得清闲起来,早上柯氏不用天刚蒙蒙亮就起来烧水做饭洗衣服,下午也不用看孩子,每天只需要亲自打打孩子。
只是自从养了这一屋子人,家里的银子便流水一般花了下去。楚东陵不得不起早贪黑地挣钱维持家用,他当年科举都没这么累过!
这些人楚东陵实在养不起了,再养他就要当裤子了,所以想托儿子来当个说客,让楚韵收了申通把人收回去。
楚宗保和柯氏不这么想,钱又不是他们在挣,福倒是他们在享,谁要把人送走啊。
于是来的路上楚宗保就捏着钱在西门上买了小甜水儿和羊肉馅饼边吃边往杜家溜达,两个饼子本来他还想分一个给楚韵,结果还没走到杜家门口,他就吃完了。
楚宗保走到蔡婆子店前道:“给我两碗切得肥肥的蒸羊肠,用油煎一煎,煎到两面金黄起焦锅巴再给我。”
蔡婆子在围裙上擦擦手,看他是个小孩子也不避讳,边切边跟丫头婆子说话。
楚宗保听得三尸神暴跳,哼一声想:“姑这日子,过得也不容易,但楚家人还没死绝呢?!”
第150章 城狐社鼠
杜容和怕楚韵受人冷眼, 在家里还没往外跑,有空就跟着楚韵一起养狗看书说笑话,周围小媳妇大姑娘看他不像是被瞒在鼓里的样子, 心里那股劲儿就下去了不少, 背地里都说杜老爷教子有方, 出了这么大的事竟然还没事人似的, 一点儿没听见说家里训斥媳妇。
楚宗保滴溜溜地转着眼珠子进来听了一耳朵, 心里就记了一笔。他主要是可惜, 在野牛沟, 他姑都快成活神仙了, 在这死胡同还受这么大委屈。
杜容和难得老脸一热,他爹确实是个不吃亏的主,干坏事仍不忘给自己搂好处,正宗八旗子弟, 还不会跑就会黑吃黑。小韵这事, 明里暗里都是她名声受损,损了多少就变成好处落杜家人身上多少。
楚宗保怕他, 想着这人素来会装, 真要看杜家人怎么样, 还得往长辈那里走,他就说:“我先瞧瞧老爷太太去,回头再过来看我姑,这个是我给她买的零嘴儿,一点儿东西在外也不好分,你替我先拿给她。”转转眼珠子就要往正房蹿。
楚宗保来了几回别的不知道, 但对杜家女眷的德行已经了解了不少,像郎氏, 那就是个憋不住脸色和话的主儿,要杜家真对他姑不满,郎太太见着自己估计能气得鼻子冒烟儿。
杜老爷戏唱了一半,一直想知道外头女人堆里怎么样了,可叫了半天进宝儿一直没找着人,不得已今早叫了另一个长随忠敬去进宝儿家看。
忠敬磕了头出去,走到进宝儿家敲门,进宝儿为了娶媳嫁女,家里一贫如洗,八口人都挤在烂鱼胡同三间大屋子,因为走得匆忙,屋子什么的都没卖,只卷了细软便上了驴车。
三间屋子看着破败,但毕竟也是个遮风挡雨之所,竟是当天就有半掩门听说这家人不会回来的事,偷偷带着老娘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了。
母女两个打扫屋子,装扮衣柜,烧炕做饭不在话下,直接把三间屋子霸占下来对外说这个是她们家了。
忠敬看着开门的是个陌生的小媳妇,穿着尖尖鞋,涂着红指甲在吃梅子,人也禁不住心猿意马,他还以为是进宝儿纳的妾,感慨兄弟日子过得好,便低着头问:“小嫂子,宝爷在吗?”
小媳妇用舌头顶着梅子含糊道:“宝爷?……哦哦,你说宝爷……宝爷前几日带着一家老小带着金银细软走了,说是居大不易,嫁女艰难,不如回乡下去。这屋子托了我们娘儿两个看着,人还不知道几时回来呢。”
忠敬一听脸色就白了,他琢磨了一会儿,估计这个进宝儿是卷钱跑了,他愁嫁妆满杜家都知道,前几天杜老爷正好给了他一些银子,具体有多少忠敬不知道,但估计是一笔不小的钱,在外大吃大喝蝗虫过街似的,所以带着一家人就跑了也不奇怪,要是他有这么多钱他也跑!
就是做躲躲藏藏的黑户也比做奴才痛快。
这会儿忠敬正跟杜老爷道:“老爷,你给了他多少钱?人拿着就跑了!一家老小连兔子带鸡都跑了!”
“没多少啊!”杜老爷简直无语,骂道:“穷根深种的蠢才!”就他娘二两银子啊!至于卷这个钱跑路吗?“还不如去卖|淫!”就是说他去卖|淫也比卷二两银子跑路好听。
忠敬想了想,道:原来老爷想叫进宝儿站街啊,难怪他要跑了,虽然他们都是下人,但士可杀不可辱还是知道的呀……
两主仆在屋子里发呆,喜鹊从外头叫:“太太,老爷,三奶奶的侄儿楚小爷来了。”
杜老爷想问不过年不过节的,他来干什么?
想了半天,明白了,楚宗保是来给楚韵撑腰的,可这就是个半大的娃娃,她娘家兄弟不来顶什么用?但娃娃有娃娃的好,娃娃嘴大、人傻、好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