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朝乡下女进城后(311)
李二听了嗯一声,竟然真的打算去填耗子洞。
李家仆心疼得把人拉到一边给他擦水,看里边的衣裳没湿才放心了一些,说:“少爷,你做这些干什么?你是李家的少爷,用一个砸一个也够把碗用到下葬,你在外边坐着吹吹风,歇会儿,好吗?”
李二想了会儿,一方面觉得做隐士太难了,一方面觉得做家务真的很不容易,提了几次水,又被楚韵用看孩子(李二采用对自己较为温柔的说法)的眼神看他时,他就已经变了。
原来做这点小事也这么容易让人感到难受,这并不亚于他在李家、在做奴才的感受,洗完了那只碗以后,李二道:“……老爹,我只是想帮点儿忙,看看看老娘过的是什么日子。”
当然,李二对楚韵和杜容和也有不满,楚家也不是没有好碗,也不知道两人是什么毛病,这都赚大钱了还这么抠门。
无独有偶,李家仆也觉得楚韵和杜容和有病,自然跟着两个病人跑的自家少爷就病得更吓人了。
李家仆盯着少爷换了衣裳,溜达着过去跟在晒书的柯老丫说:“楚三奶奶爱捡破烂,杜三少爷爱当小官,咱们家李二少爷呢,十年不见的姑娘,想起来就要娶人家。三个人,简直没法说了。“”
不过他是下人,这么说主子李家仆做不出来,但他也够愁的,所以只能跟老妻嘀咕了。
何妈刚听了胡狸娘在乡里的英雌事迹,觉得丰年乡好山好水无一不美,听见李家仆跟柯老丫说他怀疑三个主子有精神病,她摸摸头发嘿一声,道:“有病怎么了?”跟有病的人过日子,那才有乐子,都治好了她一天到晚干什么?
李家仆慢悠悠地道:“有病得治呀。”
“治不好的怎么办?”何妈更乐,这三人一看就治不好了啊,不然能从京里跑到这穷乡僻壤吃土?她也慢悠悠道:“大哥,不是我顶你,这脑子有病是治不好的,只能看不惯的人去上吊了。”
李家仆摇头:“我不想上吊,我想看他们都慢慢治好,慢慢看少爷不想着洗碗,楚三奶奶不想着捡破烂,杜三少爷不想着做芝麻官儿。”
何妈觉得,李家仆才是真有病。
楚韵是真有些担心李二会生病了,小荷老师有肌肉,她亲自践行过,自不必提。李二可是个病弱型的美男子啊,红楼梦里偶感风寒都能蹬腿儿的那种!
再看看蹲在碗跟前念叨:“快快长大。”的胡狸娘,和千里迢迢跟着她回来却一句话都没说的杜容和,楚韵摸摸小荷光洁的头,道:“累了吗?我让何妈妈找些姜出来,给你做好吃的好不好,你想吃什么,给你做姜撞奶好不好?”
楚韵做惯了活,这点活对她不算什么,加上重新回到故土,心里的舒服让她很兴奋,想静也静不下来。
杜容和毕竟不是铁打的,这么长的路他确实没有走过,尤其路上除了要打野庙还要操心遇见歹徒,这么久以来都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能够享受到楚韵的关心,他比吃了姜茶还要舒服,虽然这个姜撞奶他没有听说过,但他还是答应了,道:“好。”
楚韵擦擦手,看卧室床已经收拾好了,便让他进去睡一会儿,她自己还想再走走。
杜容和也来不及说什么,进去沾到枕头说了个“楚……”韵还寒在嘴里就慢慢睡着了。
楚韵轻手轻脚地走出去,想找一些姜,也没有让胡狸娘走,她道:“姐姐等会儿给你吃好吃的姜。”
都说等待后的果实更加美味,但楚韵觉得那种人几乎跟自虐狂划上等号,在能立刻满足的自己的情况下,她绝不会把好东西留到最后。
何妈和柯老丫在收拾厨房,楚韵进去找姜,很快何妈就翻出来了,她也是苦孩子出身,又要管厨房的事,所以带的香料很多,葱姜蒜这些通通带了几个大坛子,光姜就有仔姜、老姜、干姜片。要做什么都够了。
至于牛乳,奶不经放,楚韵老怕得布病所以他们出门都没带,李二嘴挑,只爱吃鲜奶现做的,所以李家也没带。
但杜容和其实是喜欢吃奶点心的,虽然他不怎么吃人乳,可杜家家里经常都有奶点心。
何妈一拍手道:“没带呀,只能去买。”
柯老丫道:“我们出去转一圈儿找找看,丰年乡这么大,小母牛总得有几头。”
第158章 姜撞奶和梨子水
牛是贵重财产, 乡里有多少牛一般都是里正在管,柯老丫收拾了了两包瓜子儿便跟何妈一起问胡里正。
胡里正在院子里刮木桶地的梨渣肉吃,看到瓜子儿吃了两把倒觉得稀奇, 乡里也有瓜子儿, 可丰年乡这种地方, 便是瓜子儿用得也少些, 一年到头也就逢年过节吃上两把好下酒。
去年瓜子儿种子少, 也没往乡里送, 所以胡家人还真没吃过这个。
有炒得香喷喷的瓜子儿, 干巴巴的梨肉渣一下就不香了, 胡里正羡慕一回城里人有口福,听听到楚韵想要牛乳,他眨眨眼,道:“乡里只有两头公牛耕地用, 牛母买不起, 太贵。”
何妈在京里怎么说也是旗人老爷家里的老妈子,虽然杜家没有富得流油, 但牛羊肉也常吃, 她还是头一回听说整个乡找不出一碗牛乳的事儿, 便拍拍手道:“当地的老爷们家也没有?我们去买点儿,也不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