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朝乡下女进城后(75)
姚太太把瓜子许ῳ*Ɩ 了外头那群旗女,要是反悔不给她们,让自己把瓜子抱走,不是打人家的脸吗?这是要人家结仇,姚太太能干就有鬼了。
唉,只怕拿了瓜子后,这个不知名的丫头就没有多少日子活头了。
就当是给个棺材本吧,她狠狠心,叫丫头捧了四个十两的梅花锭拍在桌上问:“为觉罗做事没有亏待人的,这钱你收着,——瓜子在哪?”
楚韵指着院子里一个灰扑扑不起眼的箱子,道:“太太说要给大家一个惊喜,唉,废了不少心思呢,她就要回来了,要不,海太太再——”
等等两个字还没说出口,海霍娜的几个狗腿子已经连抬带抢的把瓜子儿塞进马车了,啥七十斤,连箱子都没给楚韵剩下。
看得一院子女眷都呆了。
都跟在后边喊:“海太太!你去哪!姚太太来了!”
海霍娜:“让马跑快点!”
姚太太捂着肚子出来,一看海霍娜一根毛都不剩,一群女人都叽叽喳喳地站在门上,她跑过去找到楚韵问:“海太太去哪里了!”
楚韵呜呜假哭,干打雷不下雨,委屈道:“她不想给钱,两个丫头连拖带抢,抱了我二百斤瓜子走了。”
姚太太是吹牛的时候跟海霍娜认识的,她真以为她是选贡品的,这会儿也是真以为葵瓜子成了贡品,听得想笑。
谢天谢地,她的面子总算保住了,就算以后外头真卖五文一斤,她也不怕!
宫里卖十两一斤就行!
只是怕楚韵恨她引狼入室,还不忘捂着嘴佯装惊讶:“内务府的人都是这臭毛病,没想到她也学了去!以后太太跟她一刀两断,再也不跟她来往了!你放心,都是街坊,太太不能叫你吃亏。”
姚太太风一般钻回卧室,开了妆奁匣,翻箱倒柜地寻了只苍蝇大的桂花金耳钉放在楚韵手上,安抚道:“就当太太买了吧!”
楚韵:“姚太太,你之前说一吊钱十斤。我丢了二百七十斤瓜子!这个不够啊!”
姚太太把人推出去,关了门:“再见!”
楚韵不仅丢了瓜子,还痛失成为姚太太瓜藤的机会。只能黯然神伤地带着四十两银子,一对金耳钉回去了。
第044章 小韵的本心
楚韵带着许多银子, 弓着腰从姚家跑回来。
何妈还盼着瓜子儿能被选成贡品,在家支着脖子看半天,见人回来这做派, 还唬一跳:“跌了怎的, 腰弯成这样?”
楚韵笑:“叫银子砣弯的。”
何妈一听就觉着事不大成, 瓜子儿也就吃个新鲜, 能比得上外头捧来的龙肝凤髓么?
她叹口气, 把自己跑出去卖的绒花牡丹钱拿出来, 拢共三百六十文。她梳绒剪绒的也分了八十文在手里, 剩下二百八用草绳穿了拿给楚韵, 安慰道:“不成就不成,十文钱混个肚儿饱也不亏。”
有时,说实话就是这样,反而没人信了。
不过, 楚韵就是存的让她不信的心, 想低调些挣钱。
只是猛发了笔横财,她再看和何妈一起, 攒来攒去, 手都揉破皮才赚的二百八, 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
对于老实本分的乡下人,赚钱就如同做绒花。对于享有各种特权的旗人,赚钱不过上下牙碰一碰的事。
接过何妈给的钱,楚韵回屋反而没了大赚一笔的高兴。
甚至还总觉着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其实能有什么不对呢?如今她吃得好穿得好,加上杜容和的那一千两,从前存的九贯七, 合这四十两,估计都能在京城买个不小的宅子了。
为什么不高兴呢?
做有钱人, 多好啊。
楚韵想不明白,却默默收起了大宗的银子,仍把九贯七和卖绒花得来的二百八十文钱装在老红木梳妆匣里。
这时,魏佳氏的奶娘杨老丫站在门口请她去二房吃下午茶,说是那边葡萄结多了,特意摘下来跟家里人一起吃。
楚韵听着要吃茶,怕把衣裳弄脏,道:“我换了衣裳就去。”
杨老丫笑:“奶奶这个鞋是新的,小银蝴蝶也是新的,葛纱旗袍也好看着。做家常衣裳也不赖,就穿这个来多好,让我们奶奶也瞅瞅你如今这模样。”
她的鞋是魏佳氏给的,穿过去让人看看也是好事,楚韵一笑,道:“成,我就穿这个过去玩。”
她在乡下时,没穿过什么好衣裳好鞋子,来了杜家以后,杜容和嘴上不说什么,私下却悄悄往她衣裳箱、鞋箱、首饰箱塞了不少东西。
许多贵重的物品,楚韵都没动,全捡了放在他以前装银鼠皮的大箱子里。
但像银蝴蝶,小花簪,偶尔还是会带一带,这些东西戴不坏,跟贵妇间的交际也需要行头,她要是不戴,杜家也怕她丢人。
不过始终不是今日这样,旗袍马褂花盆底整齐的一套。
过去时,魏佳氏和闵氏都带着孩子在摘葡萄。肥嘟嘟的葡萄满院飘香,小花八哥儿都吃得满嘴汁水。
魏佳氏看着孩子,瞅着她慢悠悠地迈着花盆底直笑。
楚韵低头看着蝙蝠纹的花盆底,问:“二嫂,是不是很可笑?”
魏佳氏笑:“挺好看的,就是跟你刚进门是不大一样,跟换了个人似的。不过,两个模样都是好看的。”
最近楚韵忙着捣鼓一连串的事,已经许久没怎么同杜家人说话,魏佳氏还能隔三差五见她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