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师娘娘顺风顺水(39)
宣止盈抬头望去,见到了一个潇洒俊逸的身影。
应常怀今日穿着绯色官服,胸口洁白的鹤仿佛要展翅高飞,獬豸冠下,他一双眼睛宛如上好的徽墨,泛着古拙墨光,温润沉稳。
他怎么会在这里!?
宣止盈差点要站不住脚了。
怕被人察觉到自己的异样,她忙把头低下去,脑袋里不自觉的闪着关于这个人的所有事。
应常怀,字辞仪,十七岁的二甲进士,天子门生,二十四岁官居四品,三十岁西征吴地,三十四岁大破而归!
若不是他,她也不会落到翟山意的手上!
宣止盈咬紧了后槽牙。
卉罗司的选擢,他怎么会在这里?
应常怀搁下茶盏,纤细修长的十指交叉置于膝上,淡淡道:“此番抽调几位出来,是有一桩要紧的差事要需要有人协助。”
那名三十年纪的女子惊喜道:“大人的意思是,咱们几个入选了?”
应常怀面色如常,语气微冷:“那得看你答的如何了。”
那女子喜不自胜:“请大人问。”
应常怀沉声问:“你们谁是蛊师?”
此话一出,无一人应声。
连积极回话的那女子都难看着脸,不再言语。
世人恐蛊师,如惧猛虎。
陈照月先一步出声道:“嬷嬷已经看过各位的手臂,上面都有蛊师纹。”
宣止盈心想,原来那句‘有两个’是这个意思。
她们承认与否并无关系,应常怀将白桑递上来的名册打开,视线停留在‘周琼’二字上。
周琼,姓周……是那个周吗?
他略微定一定神,直奔主题:“曲惠、郑湘云、周琼……你们中可有人知道活蛊?”
那回话积极的便是曲惠,闻言松了口气:“我只会草木蛊。”
郑湘云是个二十四五岁的女子,姿容平平,鼻尖长了颗痣,答道:“我也是。”
两个人答的飞快,生怕沾染上什么事,反倒是那个周琼不曾开口。
白光铺在地上,拉出一道剪影,她长身而立,双肩平摊挺括,腰背挺拔如松,很明显是个习武之人。
应常怀收回打量她的视线,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周姑娘呢?”
宣止盈思忖片刻,决定冒这个险。
她抬头朝他们浅笑,答道:“会一些。”
白桑将曲惠和郑湘云带回惠芳庭和缀翠庭,宣止盈被留下来看茶赐座。
尹朝不亏是茶叶之乡,茶汤透绿,清香扑鼻。
宣止盈撇了撇浮沫,低头浅啜。
应常怀将她得体的举止收入眼底,疑心她出身极佳,不符合周时序所说小姓氏之说。
他暗做警告:“周姑娘,事关重大,你可不要开玩笑。”
宣止盈心想,别的就算了,活蛊还真没多少人能比我知道的多。
她将茶盏放回一旁,微微一笑:“绝无虚言,二位大人但说无妨。”
陈照月得应常怀首肯,将事情娓娓道来。
“前日,我们发现一具尸身,血肉干涸,形容诡异,仵作打开他腹部,发现里面竟长着如蛛网般织成密密麻麻的白丝。见光后,白丝立刻飞射出来攻击人,仿佛是活物。”
宣止盈沉吟片刻,问:“白丝粗细几何?深浅几何?”
陈照月没在当场,自然答不出来。
应常怀道:“细如簪尾,长短不明,状似根系,色泽浓白,尾端浅澈。”
宣止盈不记得哪种蛊符合他说的这些特征,皱起眉头:“周家人看过了吗?”
应常怀瞳仁微移,平静地看着她。
宣止盈心中咯噔一下,忙找补道:“我可不是澎湃湾的周。”
应常怀投出一股淡淡的探寻的视线:“看过,他说要找宣家人。”
宣止盈:“……”
她轻咳两声:“若是我没判断错,你们说的是一种新蛊。”
第 21 章
雨在这一刻停了,金光破开沉沉乌云,映照在朱红的宫墙上,将苍蝤枯枝刻入墙面。
应常怀微微抖了抖袖子,捧起茶盏,低头喝了一口。
“几分把握?”
“七分。”
剩下的三分,落在了翟家身上。
翟家避世至今四十余年,见识过其风采的蛊师们陆续死去,如今年轻蛊师只知翟家‘第三蛊’名头,内里细节一概不清。
宣止盈只听说‘第三蛊’与傀术相似。
应常怀将茶盏放回一旁,朝陈照月缓缓颔首。
陈照月明白他的意思,启声道:“既如此,你便留下来,协助大理寺破案,听应少卿吩咐。事成之后,定然有赏。”
宣止盈留意了一下应常怀,他双手置于膝上,身子挺直,在等着她回话。
她忽而明白了什么,勾唇一笑:“大人,这可不行。”
既然要拿赏金,那便没有功绩,想必是忧心她蛊师的身份不敢冒然予她职位。
吴地生活着部分蛊师,百姓虽恐惧却不至于太过,尹朝国土辽阔,周家偏安一隅,翟家避世不出,许多人对蛊师的了解还留在老人们吹嘘夸大的各种邪恶故事中,闻之丧胆。
应常怀要启用她,朝中必然有浪潮般一波接一波的阻力,所以他干脆另辟蹊径,用金银解决。
可宣止盈要的是钱吗?
自然不是。
宣止盈的手指拨了拨茶盖,骨瓷相撞,声如脆玉。
她道:“我要入卉罗司。”
陈照月瞧了眼应常怀,淡淡一笑。
她早就说过,愿来卉罗司的女子都想立一番功业,金银打动不了。
应常怀接收到她的眼神,微微倾身:“你是哪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