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蛊师娘娘顺风顺水(57)

作者: 祝瘦 阅读记录

白桑伸了个懒腰,将剩下的奏折文卷与她分了分,叫马夫先送她回东宫。

储君之所,侍卫审查严密,恢宏宫门下,百步一队戍卫,每道门下都有人,守卫森严。

经过几重宫门,回到厢房外时,天边只剩一丝微光,周围都暗下来,偌大的建筑群仿佛沉在水中。

朱墙彩瓦下,绵玟提着灯笼在门口静候,像是浮在海面上的一束光。

“周姑娘。”

她迎上来,接过她手中书卷。

“遇见什么麻烦事了吗?”

真是人不可貌相,她瞧着文文静静的,这些书卷宣止盈抱起来都有些吃力,她单手抱住,还能提着灯笼照路。

宣止盈把借车的事说了,绵玟十分抱歉:“真是我思虑不全,耽误你不少时间。”

“本来就是我的私事。”

绵玟送她到屋门口,将书卷放在桌上。

“周姑娘客气了,你是殿下的贵客,杂事叫我处置便可,若是因这些琐事耽误殿下安危,绵玟万死难辞其咎。”

宣止盈摸了摸鼻子,明白她是催促自己解蛊。

可每种蛊的解药都要据蛊虫习性而定,她到哪儿取白丝?

绵玟仿佛知她心中所想,婉声道:“杜侍郎如今在牢中,大人若有拿不定主意的,可去探望一二。”

探望……是让她在他身上试药吧。

烛火照在绵玟脸上,像是一位拈花弄茶的高贵仕女。

其实她并不如她容貌所展现的那般温婉,虽是笑着,但语气透着不容人拒绝的强硬。

怪不得那日在书房,她会将笔架弄倒。

烛火跳动在宣止盈眼中,她道:“绵玟姑娘在东宫中像比殿下更有威信。”

绵玟含着笑,慢慢道:“都是殿下信任。”

姿态不卑不亢,也没否认她的话。

天终于完全暗下,像一块巨大的黑布罩在东宫上空,灯笼浮在这片海域,像是鲛人的眼泪。

宣止盈端来烛台,借光细阅。

好在吴地时她也曾陪着逢青卓处理过政务,不说得心应手,翻阅的速度也比白桑慢不了多少。

白烛泪流千行,凝落在鎏金底盘上,光亮渐弱,她起身去拿新烛。

烛盒放在梨花木博古架上,压在一堆书下,她没留神打翻了书本,蹲下来捡。

好不容易捡齐,又发现烛盒里没有蜡烛。

她叹了口气,认命地出门。

见隔壁亮着灯,她敲了敲门,不料住的人是绵玟。

她也没歇息,问道:“周姑娘,怎么了?”

宣止盈回过神,将烛盒空了的事与她说了一遍。

“我这儿应该还有。”她将门打开,转身去寻:“夜里风大,周姑娘先进来吧。”

宣止盈走近屋子,打量着屋内陈设。

大小与她住的差不多,甚至摆件出入也不大,但布置的人很是花了心思,从方位和搭配入手,装扮的很是雅致。

织锦五彩桌布上放着篮子,里头隔了把匕首和做到一半的木刀。

绵玟翻箱倒柜,找了两只出来,她不忘叮嘱道:“莫伤眼睛了。”

“多谢关怀。”宣止盈打量屋内片刻,半笑道:“绵玟姑娘喜欢刀呀?”

绵玟顺着她的视线看去,随后笑道:“快到皇太子孙生辰了,讨个巧罢了。”

宣止盈去拿蜡烛,指尖从她手心划过,果然摸到了一手茧。

“绵玟姑娘会武?”

绵玟收回了手,笑答:“平日侍奉在殿下左右,不会武可不成。”

宣止盈继续问道:“那你现在被拨来看顾我,殿下若有什么吩咐,不就听不到了?”

绵玟好似察觉到了什么,笑意淡了点:“东宫远不止我一个婢女,周姑娘多虑了。”

她似有深意地看着她:“一切,以殿下安危为要。”

第 31 章

在绵玟的明示和催促下,宣止盈第二天一大早出门。

这次绵玟特地调配了一辆马车给她驱使,车辕上坐了位三十多岁的马夫,皮肤黝黑,笑起来牙齿挺白。

宣止盈闲来无事与他交谈了两句,听他说原先是走镖的,后来各地战火纷飞,金盆洗手改行当把式了。

几句之后,话匣子就打开了,宣止盈趁机向他打听京中的消息。

“你问应家?”马夫有些犹豫。

“不好说吗?”

“倒也不是……你问他干什么?”

宣止盈早备好说辞:“害,本来咱们底下做事的,做好事就行了,我也不劳多问这句,可现如今老实做事上峰怎么看得见?还不是要把看得见的东西摆上来,日后才有前途?多打听点总没错,万一哪儿就犯着忌讳了呢。”

马夫深有所感:“可不是,当官的都要干这肮脏事,咱们平头小百姓哪儿能免俗。”

他抽了马儿一鞭,心下也放定了:“姑娘,你问我还真不算问错,这双耳朵听过不少东西。”

宣止盈不由得高兴:“那您先说说,姚京中有谁跟应家不对付。”

马夫一笑:“那可就多了。杨家、孙家、刘家……武官里一半装都不装,直接下脸子,剩的一半嘛,还在装。可若要真的挑一个出来,杨家定然是最恨他们的。”

“为何?”

“杨家子孙辈盘踞在亢城一带,不管陛下怎么施压,咬死了打不过去,应大将军才当上校尉就拿下三城,捷报传来当晚陛下就把杨家人砍得七七八八,剩的几个老的老、小的小,跌的一蹶不振。”

他们陛下砍的人,关应遥祝什么事?

怕是早知道杨家在搪塞他,忍了许久,终于出了个能取而代之的应遥祝,新仇旧恨一起算,才这么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