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蛊师娘娘顺风顺水(60)

作者:祝瘦 阅读记录

应府,书房。

应常怀回到家中已是傍晚,最后一丝光被巨山一口吞掉,留下一片漆黑。

用过晚膳,他提着灯去西院,吩咐不许人打扰。

橘黄的灯照在湖面,映出一栋三层楼高的书楼。

尹征帮着他将樟木箱子拖出来,厚厚的灰尘呛得人直咳。

应常怀皱着眉退后。

尹征仿佛习惯了他畏脏的态度,从水桶中打湿帕子,略略擦了擦箱面打开锁。

即使数年不见天日,里头的书页依旧保护的很好,只泛黄了些,没有虫蛀落灰。

尹征随手拿了本,抖了抖递给他。

应常怀看着书页那句‘元和元年记’,没去接:“看过了。”

尹征又往底下翻,清出了三四本他还没看过的,搬到书案上。

应常怀抖了抖袖子,安静地翻阅。

楼内静悄悄的,尹征翻完了一本,忽而想起事来:“大人,您早先让我探查太子前几日的踪迹有了结果。”

应常怀翻页:“怎么说?”

“太子殿下十月初四应画友之邀到郊外作画,内城刚开便出去了,傍晚才回,途中并未路过白歌坊。”

翻书的手指一顿,应常怀垂着眼睛:“可靠吗?”

尹征道:“用的是大小姐留下的人,绝对可靠。”

那太子便在撒谎了。

应常怀心中有了计较:“我知道了。”

尹征拿起本新书,没翻两页又道:“我又一件事不明白,还请公子指教。”

待应常怀看过来,他说:“周姑娘被顾侍郎捉去,您怎么也不着急啊?”

应常怀觉得好笑,将书合上。

“顾秋声以蛊师案案犯的名义抓她,我干嘛着急?”

“可他说周姑娘脚长与犯人一致、周姑娘犯案时间对的上……这些您都早知道了,不也照样与她交往吗?”

他家大人的态度难不成不是代表周姑娘没问题?

尹征困惑不已。

应常怀淡淡道:“我能想到的,顾秋声想不到?”

老师早提醒他刑部与大理寺会有一战,本以为顾秋声会寻他错处不依不饶,不成想对方将矛头瞄准了周琼。

是打算坐实她的罪名,再让她攀咬自己?

应常怀思量片刻才道出真相:“我唯一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要以这个罪名抓她。”

一旦案犯再次犯案,周琼的罪名可就不攻自破了。

刑部现在笑得有多高兴,到时候哭得就有多伤心。

顾秋声为什么要扯一个必然会被戳破的谎言?

“难不成他能确保真凶不再犯案?”

有什么东西一瞬间划过,快的应常怀抓不住,摸着粗糙的纸页,他也不执着了。

“再说也用不着我出手。”

他将书案上被一迭书压着的信抽出来,尹征接过沿着开口将信细阅,良久才挤出一句:“怎么这么快?”

边境入姚京少说要十日。

应常怀夹着信收好,淡淡道:“谁知道呢,不过是友非敌,该是顾秋声头疼的事了。”

与此同时,刑部后堂中,烛火通明。

中年官员坐在首位,不停地摸着椅子宽大的扶手,得意之色尽显。

刑部郎中赵寅忙恭贺道:“顾大人真是耀武神威,青天再世!应常怀个小儿查了这么就都不见起色,您一出马便手到擒来,真是古往今来从未有之大神通,您入刑部,是刑部的福气啊!”

这一番溜须拍马,拍的顾秋声极其舒坦,没有半点自觉不配。

在他心中自己当然是值得此等称赞。

严高唐一部尚书现在还在家中养伤,杜蘅青堂堂一部侍郎察看尸身把自己都要查没了,一个两个给刑部丢了大脸,要不是有他出手捉拿周琼,怕是姚京都忘了还有个刑部吧。

赵寅吹归吹,脑子还在:“不过大人,您说周琼是罪魁祸首,她手里没蛊虫啊。”

顾秋声轻蔑地看了他一眼:“水壶里不就是?”

赵寅担心若不摸清上意怕是会坏事,恭敬道:“大人日理万机,怕是忘了大牢中还有个见证她取蛊的狱卒,他若是肯作证,咱们……不大好办呀。”

“这种事还要我教你!?”

赵寅仿佛被他这声吓住了,弓起身子像是只熟透的虾米。

“大人息怒!”

顾秋声心说真是不中用的,冷道:“让他做不了证不就好了。”

“您、您是说……”

接触到他冷漠的目光,赵寅息了声,顾秋声分明已经没有耐心了。

心中暗骂他明哲保身,赵寅表面惶恐不安:“是、是……下官今夜就派人去。”

顾秋声刮了刮茶沫:“若是有人问起,你要怎么说?”

玛德畜牲!吃肉还不吐骨头!!!

赵寅装作胆怯模样,结结巴巴道:“下官一人所为,与大人无关。”

顾秋声面色这才好些,打量他的目光也还算满意,安抚了两句。

赵寅不敢作声,老实地缩在椅子里。

见他如此担忧,顾秋声大发慈悲,跟他多讲两句:“周琼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能牵扯到的人。”

他微微眯了眯眼睛,烛火倒映在他瞳孔中,杀意一闪而过像是个索命阎王。

“陈照月、应常怀、应遥祝,他们才是最终目的。”

周琼为什么能潜藏这么久?

是应常怀包庇、陈照月失职之过!

应常怀为什么敢违背圣令?

是他仗着身后的应遥祝!

应遥祝依仗着什么?

军功!

顾秋声可太了解这位陛下了,自打逢承善在吴地自立为王,他对所有的将军爱恨交加。

能赢?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