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蛊师娘娘顺风顺水(85)

作者: 祝瘦 阅读记录

那个狐媚子分明就在前面,怎么没一个人认出来?

沈大人不会真的就走了吧?

她拼命地朝对面的夏近使眼色。

夏近心不在焉地站着,没注意到她的动作。

宛曲急中生智,将头上银钗取下来,借着如意钗头背面反射阳光。

夏近被刺了眼睛,终于看见了她。

宛曲不敢表现的太明显,只用眼神牵引他看向某处。

他皱了皱眉头,还是凑到沈濯身边禀报此事。

沈濯望他说的方向看去。

一个女人站在廊下,白玉似的颈子垂着,像只安静的鹤。

虽然顶着一张与周琼完全不一样的脸,但她们的身形几乎一模一样。

沈濯瞬间明白了什么,冷笑一声。

宣止盈余光瞥见他朝自己而来,一步一步,很慢、很稳,随即抽出刀来。

那雪亮的刀尖挑着她下巴,逼迫她抬头。

双眼对视。

沈濯转动刀柄,往她颈侧压过去。

白玉似的颈子,霎时出现一道血痕。

宣止盈一动不动,袖子低下的手轻轻颤抖。

正当沈濯打算更进一步时,一把刀自视线中斜劈过来。

“铿!”

刀锋嗡鸣,沈濯被震得后退。

宣止盈愕然抬头,怎么也没想到他会站出来。

秋水起波,叶落纷纷。

宽袖随风而动,应常怀手里握着宛施的刀,挡在了宣止盈面前。

他是文臣,武艺不及沈濯,所以选了劈的招数。

纵使取巧了,右手的虎口也被震得发麻,没有讨到任何好处。

沈濯挥刀如风,指向他,话却对着宣止盈说:“藏水于海,差点就被你骗过去了!不过再怎么改变容貌,一个人的身形、神态、习惯都无法改变。”

他冷冷地吐出两个字:“周琼。”

顾秋声终于反应过来了:“周琼?她、她是周琼?”

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纷纷低头交谈。

“她竟然是那个蛊师!”

“天啊,咱们府里居然有蛊师?”

“我听说,她杀人是为了要人血养颜,永驻青春。”

“怪不得,这张脸说不定也不是她的吧。”

“……”

惶恐宛如蝗虫过境,应府的仆从都开始忧心自己的性命。

应常怀准确无误地抓住宣止盈的手,把身后的人让至人前。

“你倒说说周琼高几尺,腰宽几寸,掌长几寸,鼻子到眉心为多少,两眼宽多少?”

顾秋声语塞,撇了一眼旁边。

沈濯的脸黑的跟锅底一样。

“胡搅蛮缠!”

应常怀道:“……你每次理亏就只知道说这四个字。”

沈濯更气了。

少时他们一同在国子监入学,沈濯武强,文比武弱,他文强,武比文弱。

二人一个赛一个气傲,明面上私底下多次交锋。

沈濯失手射中了应常怀的靶心,应常怀挑他一样的题目写策论,你来我往,你击我挡。

后来沈濯封荫入步军,同年应常怀科举入仕,争斗不曾消失,反而愈演愈烈。

“且她有名字。”应常怀道:“她叫宣止盈,父母所赐,祝念谦怀自持。”

宣止盈微微抬头。

从她的角度,只能看见应常怀的侧脸。

他用衣袖隔开,握紧她的手腕,说话的样子像个护短的长辈。

这样温柔的话,与他以往所为大相径庭。

但奇怪的是,听到的那一瞬间,她并不觉得有割裂感。

她知道应常怀执着地为了一口团圆饭,驾车去接应遥祝,抛下公务,饿了很久。

他也是有血肉和感情的。

他也会护着别人。

只是她有些倒霉,每一次都是对立面。

喜欢

顾秋声猛地一抖:“哪个宣?”

应常怀淡道:“还有几个宣?”

梦里那只蛊虫还在脑海中朝他欢快地摇尾巴,顾秋声酿呛后退两步。

要死,又是一个姓宣的!

他们整天没别的事在姚京晃什么?

沈濯紧锁着眉,暗自思忖。

应常怀应该没有说谎。

宣家祭司来京已经不是秘密,确认身份不过一句话的事。

但在让内城城门将拦住应遥祝时,事情已经没有挽回的结果,他别无选择。

“宣家人怎么会住到你府中?简直胡说!”

“胡说你妈啊。”

一道懒懒的声音从他背后响起。

应遥祝握着血淋淋的刀,一步步的走过来。

她身后是无数手持武器的兵将,半围成群,紧紧地跟着她。

立在众军之中,应遥祝仅握一刀,却有以一敌万、大杀四方的气势。

她是女人。

她是应常怀的姐姐。

她更是无数白骨堆出来的大将军。

应遥祝微微后仰,做了个扔的姿势。

不知是不是故意的,正巧扎在了沈濯脚边,刀身在风中轻鸣。

差之毫厘。

沈濯一动也不动,抬头对上她。

应遥祝还是那副样子,好似刚刚扔出去的不过是根剔牙的签子。

“宛施,找点人洗下门口,等会儿血干了。”

宛施见到她的那刻便笑起来,应得很是干脆。

沈濯的气势微不可闻地弱了一寸。

“你怎么来了。”

应遥祝抹了把脖子上的血:“我都不忍心说你,这是我家。”

沈濯道:“好,那你说说她是谁?”

应遥祝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瞧见了应常怀护在背后的人。

她的手腕被人握住,另一只手不自觉的拽着应常怀的衣袖。

谁的弟弟谁知道,那个狂魔向来忍受不了衣衫不整,居然让她一直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