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月与黎明的协奏(126)

作者:肉桂二两 阅读记录

张辰果然惊了,嘟囔着刘先生不会这么对他的,然而话一出口,他就整个人僵在原地,显然是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不对,应该是把实话说出来了。

看来这家伙的背后就是刘颖东。

方黎无奈的拍拍对方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别被卖了还替人数钱,你是浦江爱乐的,无论是我还是谭诺,怎么都不会做出害你的事情。我们要给乐团争取权利,也希望你能配合。”

张辰闻言,表情有了些许波澜。

“你好好想想。”方黎说完,对人微微一笑,然后离开了会议室。

等他回到大排练室,刚坐下,他就注意到谭诺的视线,他与对方互相交换了个眼神,随后,就见张辰推开门,缓缓走了进来。

全程没有任何交流,但方黎知道事情已经解决了。

当最后的隐患排除,乐团此时已经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关于这次直播,经过商议,最终选定了三首适合直播的曲目。

而且均是家喻户晓,旋律优美动听的曲子,众乐手也都很熟悉。

在此期间,两位乐团赞助商,陈亭和方奕时常跑到排练厅来凑热闹。

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连黄观言导演和莫红叶都前来围观,排练厅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甚至有记者跑来采访,愈发搞得声势浩大起来。

不过,知道的人多也不是坏事。

方黎还是很有信心的。

但是陈亭却有些担心,原因是他觉得选曲可能敌不过爱丽丝。

“你知道他们选的什么曲目吗?我找人打听了一下。”陈亭颇为神秘地说。

只见谭诺站在指挥台上整理乐谱,漫不经心地问:“什么?”

方黎倒是很有兴趣:“快说,别卖关子!”

第75章 梁祝协奏

陈亭说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好莱坞电影配乐。

方黎并不意外,爱丽丝就是以演奏这类相对亲民的曲目出名的。

“怎么样?”陈亭挑眉看着谭诺,“你们提议的选曲虽好,可是直播需要脍炙人口,搞那套曲高和寡,不合时宜啊。”

“谁说的?”方黎立刻反驳了对方,“我们选的也很适合啊!”

都是再熟悉不过的曲目,无论怎样,拼的只是实力,跟选曲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方黎,陈亭说的没有错。”谭诺忽然阻止了他,只见他沉思着,视线放在面前的总谱上,指尖默默划过曲谱的封面。

方黎见状,走近指挥台,认真凝视着对方,低声说:“……你的意见是?换曲?”

谭诺蹙起眉,一时没有回应。

“我们不能跟他们一样,那就没有什么特点了,”方黎托着下巴,思考着说,“可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选择呢?”

“方黎,”忽然,谭诺呼唤了他的名字,随后,对方转过视线,眼底的迟疑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澄澈与自信,“我记得你是有独奏经验的,对吗?”

话一出口,方黎有些呆怔。

“的确是的……”他疑惑地问,“你有想法了?”

“嗯,”谭诺微微一笑,“是的。”

随后团长宣布了他的方案,乐团众人纷纷面面相觑。

“好是好……但是太长了吧?”其中一位乐手表达了质疑。

“长度并不是最重要的。”谭诺解释道,“各位,从今日开始,由于方黎要负责小提琴独奏部分,首席的位置由萧影暂时担当一下。”

萧影举起手,慵懒地回应:“我没问题。”

“好,”谭诺微笑道,“相信诸位对这首曲目已经相当熟悉了,我们先试着合一遍,如果有问题再逐一解决。”

此刻的方黎在一旁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不远处坐了一众人,包括他的导师李众云。

大家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他,让他不由得有些紧张。

说来凑巧,他和导师作为中国人,曾经在德国,以宣传中国文化为目的曾经与学校乐团演出过此曲。

不仅如此,他担当的就是独奏部分。

所以他完全不需要谱子。

当时的记忆还很深刻,那可是导师亲手一点点教给他的,一个月的时间,非常艰苦。

因此,当他低头看着封面上的那两个汉字的时候,他只觉得百感交集。

《梁祝》,这是谭诺选择的曲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曲调为基础的创作,奏鸣曲式,曲中各个部分演绎了这段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有哀婉凄凉的旋律,更有激昂澎湃的部分,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他想着自己站在他国的舞台上演奏这首曲目时的兴奋,不由得陷入了回忆当中。

“方黎,准备好了吗?”

倏然,谭诺打断了他的思绪。

“嗯。”方黎点点头,“准备好了。”

随即,谭诺拿起了指挥棒。

当弦乐的颤音以及长笛的悠扬旋律在排练室的上空盘绕,双簧管吹奏出了主旋律。

这时,方黎的琴弦演奏出那刻入灵魂的旋律。

他的角度,正好能看到那人的侧颜,唇角竟挂着温柔的笑。

看来谭诺很满意。

协奏曲,是乐团和独奏乐器的合作与对抗,他从没想过有朝一日,竟然能和对方以这样的形式配合,无以伦比的信任感让他心潮澎湃。

曲声悠扬,他的能力,可以很完美的演绎这首曲目,而乐团的演奏也超乎了他的想象。

当一曲终了,整个排练室瞬间陷入了沉寂,方黎的耳畔依然响彻着音乐声,就好像他刚刚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他的心在幸福与伤痛中起伏,令他的呼吸都不再稳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