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为后(40)
杜老将军的名声一直很好,为朝廷效忠几十年后,光荣致仕,期间确实没做过出格的事情。
可容昇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地说:“既然相父都说你有罪了,那就请老将军配合吧。”
杜老将军刚才一时心急,忘了圣上是个傀儡皇帝,没法给他做主,意识到圣上也是身不由己后,他沉痛地唉一声:“唉!老臣知道圣上也是有苦难言。”
容昇拍了拍杜老将军的肩膀:“老将军别多想,朕好得很。”
杜老将军茫然加错愕:“………”
容昇又说:“好好配合。”
杜老将军听糊涂了:“圣上,您……”
李瑜觉得有点好笑,但尽量压制住了嘴角:“圣上,时候不早了,属下还得带着罪臣回玄武司审问,到时好给首辅答复。”
容昇背着手说:“朕跟着去一趟吧,别真冤枉了老将军。”
容昇就这样跟着去了玄武司。
杜老将军被李瑜押着的时候,本来一直在囔囔的,又是骂又是喊,可容昇跟过来后,杜老将军一路上都很沉默。
到了玄武司,李瑜叫人把杜老将军给放开。
杜老将军狠狠瞪着那两名押了他一路的禁军,然后又瞪向李瑜:“把奸臣叫来,我要与他当面对峙。”
因为有容昇在场,所以李瑜把审问的位置让了出来。
容昇端坐在审问台上,看向堂下的杜老将军:“朕都得唤柳尘舒一声相父,老将军一口一个奸臣,是不是有些不妥。”
杜老将军噎了一下,然后改了口:“首辅无故冤枉老臣,老臣也是心中有气才失了言,没有冒犯圣上的意思。”
容昇对老将军犯了什么罪,一点都不清楚,但这并不妨碍他帮着柳尘舒说话:“柳尘舒是朕的辅政大臣,老将军以后可不要再这般失言了。”
杜老将军再次被噎住:“………是。”
“李瑜,你来审。”容昇就是来看热闹的,并不打算插手。
杜老将军昂起头,他没做过错事,不怕被审。
李瑜立在容昇身旁,握着剑柄说道:“二十多年前,老将军你以几万兵马,击退敌军二十万大军,可实际上你并未与敌军正面交锋过,当时你与敌军合谋在一起,任由敌军在境内肆意抢掠,等敌军抢掠一空后,你再假意地去追赶,追赶时也是尽量拖延,就这么帮着敌军掠走了大量的财物………”
“敌军掠走大量财务之后,国力大增,短短数年间吞并了周边的小国,成了现在的北辽大国,北辽能有今日的强盛,与你们这些通敌卖国的贼人有很大的关系,老将军你可承认!”
杜老将军沉下老脸喝道:“胡说!”
李瑜用力瞪回去:“嗯?”
“当年我带着几万兵马,本是要前去追击的,可朝廷连下了好几道指令,让我按兵不动,我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军肆意掠夺。”杜老将军似乎也很后悔,当初没有跟敌军殊死一搏。
听杜老将军这番陈述,李瑜都怀疑是不是真冤枉好人了。
可就在这时,容昇开口说道:“敌军远道而来,粮草辎重供应不上,又饥又疲,这时候乘胜追击,一定可行,朝廷却让你按兵不动,这是一个疑点,另外,老将军你定然也知道敌军跋涉而来疲惫不堪,是出兵的好时机,可你却放弃了你的战略,听了朝廷的指令,俗话说将士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明明可以抗旨,却仍然选择按兵不动,是有人劝服了你,还是说……”
第25章 暧昧拉扯
“还是说……”容昇故意停顿住,没有继续往下说。
杜老将军没想到圣上竟然如此聪慧,隔了二十多年的事情,就听了只言片语,也能条分缕析的讲出来,并且说得十分准确。
二十多年前的那场战役,杜老将军确实是受到了身边人的教唆,才放弃了主动进攻,改成了被动追击,然后眼睁睁地看着敌军劫掠百姓的粮食和财物。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一直耿耿于怀,若是他当初更坚定些,说不定能挽回些损失。
旧事重提,让杜老将军脸上多了几分哀伤:“圣上说得没错,敌军虽然有二十万,但长途跋涉而来,粮草辎重跟不上,敌方将士的作战能力大大减弱,是进攻的好时机,老臣也怀揣着雄心壮志,准备要一举歼灭他们,但朝廷下了一道密旨,让老臣不要主动出击,老臣与副将商议了一番,副将也是屡屡劝老臣按兵不动,老臣无可奈何,才选择了跟在敌军后面,缓慢追击。”
缓慢追击的结果就是,给了敌军充足的时间去抢掠。
当年明明可以打一场漂漂亮亮的胜仗,好好灭一灭敌军的威风,可最终却是窝窝囊囊地把敌军送出境,连赶出境都不算,只能说是送出境。
因为那时候的人都只想赶紧结束战争,所以没有想那么多,只要敌军走了就皆大欢喜,没有任何人发现其中有不对劲的地方。
直到二十年后的今日,才有人提出了质疑。
杜老将军一五一十地把当年的事情说了出来,说出来之后,他也意识到了不对劲,尤其是那道密旨,还有就是他身边的那名副将,都很可疑。
容昇思索过后问:“那道密旨是谁下的,杜老将军可还记得。”
杜老将军摇头说道:“那道密旨先经过副将之手,副将再来与老臣商议,全程都只提了密旨上的内容,并未说是谁下达的,老臣一直都以为是太宗皇帝的旨意,没细想过。”
杜老将军因信任副将,所以就没问那么多,因此那封密旨也有可能是副将捏造的,可这事都过去二十多年了,好多人证物证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那名副将也早已身亡,没法再抓过来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