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小夫郎(171)
他打定了主意,如果最后书院修不起来,那就别管什么闲言碎语,直接将夫郎送进城里去念书好了。
石大洪听了直点头,深有感慨:“没错,有文化能识字的郎君娘子还是要好一些,比不得我们这些糙汉睁眼瞎,实在没活干还能去卖力气扛大包,可他们呢,没文化一辈子困在山坳坳里洗衣做饭,像潘郎君那样的太少了。”
坐在桌子一侧的潘青青现如今能说上话了,说话时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怯懦,而是大大方方地道:“我是有福气的,小的时候村里有对老夫妻在田家的帮助下修了书院,我家不许哥儿姐儿去念书,好在那对老夫妻心善,让我每天干完活去他们家,他们偷偷教我读书识字。”
说到这儿,他也忍不住红了眼,现在日子好过了,他能报答那对老夫妻了,但人已经不在了。
“而且我们村里也有很多孩子念不起书,如果我们有自己的书院,请人来教,那他们也能有书念,不会走当年我们的老路。”程天石道。
包山急忙补充:“没错,我们附近的村里都没有书院,最近的一所还在镇上,石淼和李聪他们每天上学下学要走两三个时辰,男孩子倒还好,可那些哥儿姐儿的能走得了吗,就算能走,我也舍不得让我家橙橙走那么远的路,所以修书院这事儿我不反对。”
现在在场的这些人,谁家里还没有个哥儿啊姐儿啊的,一提起这个大家都止不住地点头,只有彭盼水还没孩子,但他也觉得修书院是好事。
“要修就修好一点,争取让邻村的孩子们都能来念书,还有你们刚才说的那个郎君娘子们的事,我想过了,确实是这个道理,他们愿不愿意洗衣做饭且不谈,但得给他们一个可以选择的机会,对吧,所以我做主,我家出一块地,用来做书院的地基。”
彭盼水此话一出,屋子里的气氛顿时热了起来,几人激动不已地商量着,程天石上前扶着夫郎的腰,低声道:“媳妇儿,你也过去聊聊吧。”
夏小曲不敢,反而往后退了一步,潘青青来拉他,石大洪和包山彭盼水也都朝他招手。
“对啊,夏郎君也过来谈谈,这是好事,多一个人多一分计策嘛,这事儿要办咱们就得办得漂漂亮亮的。”
程天石抱走了孩子,伸手推着夏小曲往前走,道:“聊一聊没事的,都不是外人,说错了也不会有人笑话你。”
夏小曲眼圈发红,心头发热,手脚发麻,脑袋嗡嗡嗡的,宛如木头人一样被推着走过去坐下。听着包山和石大洪在争执学堂的名字,那双手就如同不受使唤了似的自己比划了起来。
“求智。”
“求智?”程天石替他说了出来,并反问了一嘴。
夏小曲紧张地点点头,当初他在文殊菩萨座下许的愿:求菩萨赐予我智慧。
原来求了神以后也要自己努力才行,说到底人们还是在求自己。
第86章
正月初三,夏小曲和天石抱着孩子去五姑家拜年,结果才进屋就发现气氛不对,五姑和五姑父僵持着,黑着脸不说话。
新年大吉的,又才娶了新媳妇过门,怎么着都不会是这个样子啊。
五姑见他们去了以后立马收起情绪,笑着打哈哈说都是小事,老夫老妻吵架拌嘴的不要紧,五姑父哼了一声背着手出门了。
小苕儿现在正是爱动弹的时候,抱着坐一会儿都不行,抓着夏小曲软趴趴地踩在他怀里一个劲儿地叫,意思就是要抱着走。
程天石和吴凤光在聊天,听那样子是吴凤光想去镇上做工,让天石帮他选条门路。
夏小曲抱着小苕儿四处走走,忽然想起来今天还没见着湘月那丫头,便径直往后院的屋子去。
吴湘月正坐在床上哭,曾珍给她端了一碗米酒汤圆,劝:“早饭就没吃,这会儿多少吃点吧,爹那里你别着急,再好好说说,会有转机的。”
“爹那么固执,他不会同意的。”吴湘月哭得抽抽搭搭的,一时半会儿根本好不了,曾珍也就不再劝她吃东西,而是接着道,“瞎说,爹要是真那么固执,当初怎么会同意你去城里念书呢?”
“因为那是娘用和离逼他的,他怕了才同意的,现在他不怕了,所以根本不会让我回去的。”吴湘月哭着说出了当年的事,曾珍也不知该怎么说,再加上她才过门,也不好说公公的坏话,只能将自己和凤光商量好的事提前说了出来。
“你别担心,爹不同意就算了,我和你哥商量过了,到时候你偷偷走,我们供你念书,你哥已经在想办法挣钱了,不会让你就这样嫁人的。”
吴湘月听了哭得更狠,趴在曾珍怀里不愿起来。
夏小曲在外边敲了敲门,曾珍拍了拍她的肩膀让她收拾收拾,然后起身去开门,笑着道:“夏嫂嫂,什么时候来的啊,我都不知道,快进来别冻坏了。”
说完侧身让开了路,伸手去抱小苕儿。
“让我抱抱小胖墩。”
冬天太冷了,小苕儿穿得多了些,夏小曲拍了拍儿子的屁股,接着走过去找吴湘月,却发现她眼睛红红的。
“怎么了这是?”他比划着。
吴湘月撅着嘴一脸委屈,猜测夏小曲应该是在关心自己,便憋着哭腔道:“嫂子,我爹让我嫁人,我不想嫁。”
说完,哭着将事情的起因都讲了一遍,原来是邻村的马二虎在吴凤光的婚宴上看中了湘月,托人来说媒,五姑父给答应了。
那马二虎是马郎君他二弟的儿子,五姑父想着都是熟识的,嫁过去也不会吃亏,可五姑却不干,吵吵着骂他老糊涂了,说那马郎君是个什么东西,嫁给他侄儿能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