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小夫郎(242)
这四个字如同寺院古钟一般敲在了潘青青沉睡的心上,嗡鸣声大得他听不清周围的声音,撞进眼里的只有那个浅浅微笑着的男人。
如梦一般看不透。
他说的到底是为卿除害,还是为青除害?
第120章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①
书院除了稚学堂和蒙学堂的孩子,其他的人都放了十天的农忙假,让大家好回去帮帮忙。
夏小曲起早换了身干活穿的衣裳,和天石一起下地去点花生,中午的时候乐昭带着小苕儿去送饭,小家伙一落地便踩塌了两个坑,乐昭只好又将他捆在背上不让他下来。
日头转阴后程天石驾着牛车去谢娘子的摊子上拉水果,回来的时候顺便取了李二寄来的信。
信上说,他们也不知道小进和星星怎么了,只是忽然间就发现两个孩子不说话了,星星不来他家了,小进去陆家找人星星也不见他。
夏小曲看完了信后折好放起来,对着程天石比划:“看样子问题很严重啊,连师父师爹都不知道两个孩子是怎么了。”
“照小星星那个性子,没理由会不见小进啊,难道是小进做了什么特别过分的事?那也不对啊,自从小星星那次走丢以后小进对他可以说是捧在手心上宠着的,怎么会去做让小星星那么生气的事呢?”
程天石坐在一旁编背篓,想不明白,也很是不解。
“师父说或许过几天就好了,总归是兄弟,再怎么生气也不会真的记仇,不要紧。”
夏小曲比划完蹲下身去摸摸天石编好的那只背篓,曲郎君择好了菜,起身抖搂一地后拿着小扫帚扫地,随口问:“那孩子今年得有十五六岁了吧?”
“哪儿呢舅舅,十四岁,年底腊月间才满十五呢。”程天石答。
曲郎君扫完了地拿去倒在鸡圈里让它们翻翻,然后站在屋檐下端着菜盆,道:
“那不眼瞅着就是十五了,虚十六,一晃就十七八岁了,有些人家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相看媳妇儿了,等过两年往家一娶好过日子,要真是等到十七八岁再去找,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一拖便是两三年,那年纪大了就更不好找了。”
“那也太夸张了吧舅舅,我觉得十四岁十五岁还是个孩子呢。”
程天石笑着道,擦干净手后揉了蹲在面前的小夫郎一把。
“我们家小曲儿也是十七八的时候才开始相看人家的,我就是在他十八岁的时候把他娶回来的。”
夏小曲仰头冲着他笑笑,又听见舅舅道:“那不一样,男人家和姑娘小哥儿总归有区别,你等着看吧,你师父师爹他们这两年绝对会给那孩子先说一门亲事放着的。”
话音落,夏小曲和程天石对视了一眼,比划着:“不知道小进会找呦呦镇的对象还是赤秋镇的。”
程天石皱眉想了想,道:“想找呦呦镇的对象怕是有点困难吧,那边有钱人多要求高,小进若是想娶的话要么有钱,要么有功名,银钱方面我们多少还能帮衬着点,但是功名就不行了,只能看那孩子自己的缘分了。”
曲郎君热衷于做媒,一听这话便来了劲儿,小声道:“我倒是有个合适的。”
“谁呀舅舅?”夏小曲比划,一脸的好奇。
“还能是谁,就是你们胖婶儿她外甥,年年秋天都要来这里玩的那个冉小哥儿,长得清秀白净,比小进大一岁,两人从小认识,更有感情。”
这话一说完夏小曲的脑海里便浮现出了那个孩子的脸,长得的确不错,可就是不知道合不合适。
“合适,怎么不合适。”曲郎君听了小外甥的话连忙道,“小进那孩子上次来我也见过,长得高高大大的,相貌好性格好,又会照顾人,和小冉那孩子多配啊。”
程天石一琢磨,好像是挺不错的,夏小曲虽然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合适,但具体是哪里他又说不上来,便只能作罢。
第二天,程天石写了信送去呦呦镇把这事儿粗略地提了一下。
*
暑去凉来落叶知秋,梧桐树叶打着旋儿地往下掉,夏小曲从书院回来后才进屋就一把扑到了程天石怀里,兴冲冲地比划。
“天石,先生说我明年年底就能去经学堂了。”
程天石举着两只沾满灰尘的手任由他抱,等他比划完以后这才含着笑开口:“这么厉害呀,那再过几年我们家是不是就可以出一个秀才了?”
夏小曲摇了摇头,满足地比划着:“不考,我能识字,能自己看书算账就行了,有个词叫——志不在此!”
“行吧,那等你从经学堂出来咱就好好歇歇,到那时我也腾出时间来带你们出去玩,咱们去呦呦镇,然后再去京城。”
“京城?”夏小曲捂着嘴巴,震惊从眼里显了出来,赶紧比划,“不了不了,去呦呦镇就好了,京城那么远,肯定要花很多钱。”
程天石笑得胸腔都在震动,用手臂将他圈住低声应着:“好,都依你。”
“对了,有件事我差点给忘了,青青从镇上带来了师父师爹的信,我还没打开看。”
夏小曲比划完伸手从书袋里掏出那封信,撕开后拉着天石坐在桌边一起看,只是看着看着,这脸上的表情愈发的难看。
“星星跑回来了?”程天石不由得深吸一口气,开始仔细回想,“这些天我来来去去的在路上也没见过他啊,他要是回来的话差不多也该到了,不对,问题是他怎么自己一个人回来了,我师父师爹和陆老爷一家能放他就这样瞎跑?”
“明天你去镇上的时候让店里的伙计留意一下从外边来的小公子,星星如果真回来了要么直接进村,要么就去店里找我们,不会走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