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魔术混西幻(387)
但走着走着,洛因的脚步逐渐放缓,直到停止。
有什么地方,似乎有些违和?
他将整件事情重新在脑内复盘。
公主给乔尔发了信息,极力劝说乔尔,希望在乔尔的影响下,洛因能够选择第二种方案,也就是在禁术完成之后再出手。
但经过今天琼斯公爵的分析,若是抓不住那万分之一的机会,整个世界都会完蛋!
不对,公主从头到尾似乎都没提过,这个禁术会抽取全世界的魔法元素,集于施法者一人。
所以,公主并不知道这个禁术的副作用?那她出于对洛因安全的考虑,这么劝说乔尔似乎也合理?
不,还是不对,以公主对他们的了解,这样劝说,明显会起到反效果,洛因很大概率会因为乔尔的表现,而加重选择第一方案的倾向。
而第一方案造成的最大后果,就是三大公爵与尼尔松、连带着那个禁术法阵,全都做了“消消乐”。
洛因瞳孔骤缩:公主对这个禁术的了解,真的如她表现出来得那样浅薄么?
第169章 项链
一瞬间的脑内风暴,让洛因的思路有了轻微的混乱。
他从那条短信的内容开始回想,迪赛尔德公主将两个方案摆在了洛因面前。
按正常逻辑推算,方案一应该更容易成功,代价是几位顶尖魔法师、包括新晋的顶级战力尼尔松,都将全军覆没。但世界大概率能保住。
方案二则不然,保住世界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法阵在某一瞬间出现弱点”这个小概率事件上。三大公爵倒是能苟延残喘,但世界呢?
按照短信表面的意思,公主希望洛因以自身为重,选择方案二。可她真的能因为担心洛因的安危,而置世界毁灭于不顾吗?
除非在方案二实行时,公主有办法能百分百找到禁术的弱点。
思路越理越明。
洛因相信,公主想通过乔尔,反向引导他选方案一的可能性更大。
如今跳出圈子从上帝视角看,那条短信中,还有一个不算破绽的破绽:
迪赛尔德公主身在王都,能近距离接收第一手消息,连禁术的锚点、祭品都能知道得一清二楚,可以说这禁术法阵的关键信息,她几乎都掌握了。
在这种情况下,她却对尼尔松想吸收全世界魔法元素的事,提都没提一句。
但她并不是为了隐瞒真相而含糊重点。恰恰相反,她刻意不提这一点,却是为了给“方案一被选择”这件事,多上了一重保险。
三大公爵只要凑在一起,稍微花费点时间,总能很快得出“法阵会吸收魔法元素”这一结论。
从他人口中轻飘飘得到的消息,在经过初时的震撼过后,人们往往会更理性地面对。更有甚者,在发现事情没那么好解决时,甚至还会埋怨告知他们消息的人“通知得太晚了”。
而自己重重推演下得到的结论,则容易给人带来更大的情绪冲击。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刻,除了阻止魔法元素被抽空,其他的一切都变成了细枝末节。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琼斯公爵刚才的反应,就完全顺应了这一结果。
若洛因真是外人以为的“双黑天才魔法师”,他几乎能肯定,自己也会与琼斯公爵做出相同的反应。
等到事后复盘,在重要决定上,迪赛尔德公主将完全隐形。
要九死一生与禁术硬刚,是三大公爵的主动选择;舍弃方案二,义无反顾执行方案一,也是出于洛因自己的意愿。
毕竟,不论是公主还是乔尔瑞克,都劝洛因选第二个方案了啊。
几次与公主接触下来,洛因可以肯定,自己并没有从她身上感受到什么恶意,甚至从对方的态度里,洛因还能觉察到她对自己还有着极高的欣赏,以及隐藏得很好的崇拜情绪。
可在遇到关键问题时,公主依然不肯和盘托出,而是选择以引导、迂回的方式达成目的。
是因为魔法的威力太过霸道,导致有着王室公主身份的迪赛尔德,无法交付给他们更多的信任?
洛因不会把这位贤名远播的公主当做单纯的小白兔,但也没必要过于阴谋论地把人想得太坏。
与其说公主是在给他们设套,洛因更倾向于她那是典型的“上位者思考方式”在作祟:即便不带恶意,也习惯性地将所有条件,变为掌控在自己手中的棋子。
“真是让人不快的交流方式。”
洛因轻喃出声。
他倒没有非要别人毫无保留地真诚以待,只是公主之前在洛因面前定下的调子太高,以至于此时突然发现,她也是位“诺曼”而产生了一点点的落差感。
这并不影响洛因之后与公主间的合作。但他想要通过完成通告,来找到破局方法的事,就不适合提前让对方知道了。
想到这,洛因有些遗憾地啧了一声:“原本还想借助迪赛尔德的势力,去大范围搜寻打捞海底沉船呢。现在看来只能另想它法了。”
诺比斯之冠得之不易,其他诺比斯神器与之相比更是困难重重,特别是落到不知道哪片海里的诺比斯项链。
“通告还没说的事,就别贷款定论了,”洛因乐观地想,“说不定哪天突然冒出个人,就提供关键线索了呢。”
洛因没想到的是,线索还真的出现了。
————
“据说你曾见过诺比斯项链?”
说这话的,是远在约克郡的乔尔瑞克。
他满眼期待地看向面前的两人,其中一位是他的老熟人——伊诺。但乔尔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另一位生面孔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