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食娘(2)
就算现在她自己也穿越了,她还是觉得很荒谬。
感受到搂住自己的温暖怀抱,她现在只觉得头痛。
她这什么鬼运气,死了,但没死得很干净;活了,但活的不是很彻底。
不过她不打算主动放弃生命。
既然能活着,她就要活出精彩!活得绚烂!
在脑海中,乔榛迅速过了一遍已经信息。
这个朝代叫做晟朝,皇室姓宋,不属于任何她学过的历史。晟朝皇室及其亲民,哪怕他们一统不过百年。
小乔榛和她阿兄乔筠于上巳节落水,原因不明。
乔榛睁开眼睛,圆圆润润的大眼睛看着秋素言,“阿娘!”
“没事吧,”秋素言搂着女儿,松了一口气。不过看着女儿这般虚弱,她也不在这会儿多加责问了。
孩子犯了错,得教训,不过得等他们身体好了再说。
惩罚是手段,不是目的。
秋素言端过来一碗黑漆漆的药,“来,把药喝了。”
“阿娘,好苦,”乔榛眼巴巴地看着她娘。
“不许撒娇,快点把药喝了,”秋素言刮了刮女儿的鼻子。
乔榛见这招无效,捏着鼻子,苦着脸,把药喝了下去。
见女儿喝了药,秋素言笑了笑,视线一转,停留在旁边那碗没有动过药上。
顺着她的目光,乔榛也看到了那个药碗,沉默下来。
“阿兄他……”
“没事的,”秋素言把女儿的脑袋掰过来,“你再睡一会,药才能发挥作用。”
***
第二天,乔榛醒来。
阿娘椅在床头,睡得昏昏沉沉。
她望里看了一眼,乔筠睡得不醒人事,鼻翼在均匀的扇动。
这般,乔榛也松了一口气。
她试图把阿娘放下来,睡着舒服一点。没曾想,她刚准备上手,秋素言看着便要醒来。
乔榛无法,只好把被子往上掖掖。
昨夜他们都歇在阿娘的正房。
乔家这院子挺大的,有小一进,有前后院,东西两个厢房,正房旁边有两个耳房。
前面院子,西边有一棵高高的杏树,如今春意萌发,枝头全都是绿油油的叶子。
东边那块以前是秋素言的花田,不过花后面都死了,现在荒在那里,上面长满了杂草。
她来到后院,厨房还是挺大的,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乔家阿爹是厨子。
厨房在后院西边,后院还有一口井和一个磨子。
厨房对面一个低矮的棚子,墙面上爬满了藤蔓,旁边还有一棵郁郁葱葱的桑树。
厨房里大灶和小灶都有两个,两个小灶的灶眼是连在一起的,不过大灶的灶眼是分开的。
地上还有还有一个不深不浅的坑,下面架着一个罐子,顶上是一排黑漆漆的架子,架子上满满的烟熏火燎的痕迹。
除了半面墙的柴,还有一个柜子和几口缸子。
一口大缸没有盖子,里面就是水。
她掀开另外两口大缸的盖子,一缸酸菜,一缸辣椒,不过都不剩下多少了,估计这些这些都还是她阿爹之前剩下的。
旁边还有还有四个小的缸子,两个是空的,另外两个分别装着大米和面粉,不过都没有很多了,大米手指插下去才没过一个指节,面粉倒多一个指节。
乔榛回忆了一下,似乎她阿娘和阿兄是不怎么在家里做东西吃。
他们做出来的东西,虽然能吃,但是,那味道……
她都不知道怎么形容,明明家里之前有一个大厨!
秋素言之前也不让乔榛进厨房,因为她年纪太小。
以前一家三口吃惯了好菜,对于自己做出来的猪食不是很能接受,所以总是到外面去吃,不过最近乔家的伙食降低了很多,在家里做饭的频率也高了很多。
她想着,是不是家里的经济出了问题。
摇摇头,实在不行,就出去卖吃食,她相信自己的手艺。
要知道,她在穿越之前,是厨艺世家乔家公共宣布的唯一继承人,以二十岁的低龄位列国际厨艺大赛的评委席。
所以,只要她的手艺没丢,她就饿不死。
哦,但是她忘了,她现在变成了一个九岁的小女孩。
找出火石,她准备先把火烧起来,把水烧上,待会儿可以用来洗漱,而且她和面也要用到热水。
打开柜子,她还发现了三个鸡蛋,这也是一个意外之喜。
小锅有四口,一个锅底起皮发白而且锅口明显要大很大,明显就是用来烧水的;一个锅口窄,但锅体要深许多,看起来是用来煲汤的,而且就这一个瓦罐;还有两口锅锅口敞,锅子看起来也是油光发亮的,明显是用来炒菜的。
在火塘上的铁架上有一瓦罐,管子里是满满的水,有时烧水来喝就是用的这个锅子。
锅里的水烧开后,乔榛舀了一些出来混成冷水,她用温水和面。
她把缸底的面粉全都倒进盆里,先加一些水把面粉使面粉粘稠,然后把她之前打好的鸡蛋加进去,一边加水一边用手在面里搅和,直到面粉完全糊成一团,再使劲揉搓,直到盆壁不再粘有面粉。
她从大缸里捞了几颗酸菜和一把辣椒,她准备炒个酸菜做浇头,这样面更好吃。汤是没办法了,只有在其他方面下功夫。
灶里火正旺,锅子里蒸着的水雾气蒙蒙的。
看着热气腾腾的厨房,乔榛心里十分满足。
面团放在一旁醒着,她还得留一小块出来发老面。
深吸一口气,乔榛把一口锅子架到火上,铲了一块猪油下去化开,家里只有猪油,而且也只有浅浅一个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