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哥今天火葬场了吗(114)
“那就好。”
谢昭宁在吃完后去房间看了看还在熟睡状态的谢思薇。
因为生病,谢思薇常年比其他小孩更加瘦弱一些。
也因为不能到处走动,故而也比其他小孩更加白,是一种不太健康的白。
翌日,谢昭宁还未起床,外面就传来喧闹声。
李姨娘兴致冲冲走了进来。
“昭宁,外面来了一个人,自称是太医院院正,刚好来锦州有事情,说可以给思薇看一看病。”
谢昭宁一愣,李姨娘却不容谢昭宁有过多的思考。
“昭宁你先洗漱,我去将思薇喊起来。”
秋日的早晨沁着冷意,谢昭宁到正厅的时候,白胡子太医早就做着等着了。
“院正。”
老太医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笑意吟吟看着谢昭宁,“你就是谢昭宁吧,叫我吴太医就行,有人拜托我来给令妹看看病。”
谢昭宁往吴太医身后看去,并没有其他人。
“谢姑娘不用看了,那位没有来。”
谢昭宁给吴太医行了个大礼,“那就多谢吴太医了。”
“无碍,你将令妹这些年的身体状况还有吃的什么药都一一告诉我,有药方的将药方拿给我看,还有令妹每次吃完药都是什么反应都一一说给我听。”
此时,李姨娘也带着谢思薇走了出来。
吴太医掏出了一块糖怡,蹲下了身子,“小妹妹,接下来我问的每一个问题你都能回答我吗?”
看着眼前慈眉善目的老人,谢思薇将糖怡放入嘴中。
“可以的。”
接下来的时间里。
吴太医不光询问李姨娘和谢昭宁的状况,也与谢思薇说了很长一段时间。
因得吃着糖怡,谢思薇每个问题都认真回答,惹得李太医不停夸谢思薇很乖。
在不断将谢思薇之前吃过的药方研究一遍又一遍。
写了整整十页纸。
谢昭宁不停给吴太医续水。
吴太医也不客气,从上午看到了中午。
最后终于拟定了一份药方子交给了谢昭宁。
谢昭宁接过药方子,药方子只有六位药。
吴太医说道,“谢姑娘,不要认为药少就觉得无效,恰恰相反,无论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抑或是先人留下来的黄帝内经,都并不强调药的多少,而是强调对症。”
谢昭宁赶紧摇头,“我并非怀疑吴太医的医术,只是一时有些震惊,这么多年小妹吃的药除了一开始遇到的赤脚中医,其余的都是很长的药单子。”
吴太医沉思片刻,“你说的那位赤脚中医老朽应当认识,她是我的师弟,她不愿意留在京城,所以云游四方去了,也正是那位的药,舍妹如今底子还能撑着。”
谢昭宁定要庆幸,吴太医却说了一番话。
“谢姑娘不要高兴的太早,我师弟的那副药只能说是保命用的,因为吃了药舍妹的症状就会发生变化。那这副药便无效。”
吴太医看了一眼李姨娘,“夫人,您先去熬药吧,记住,只熬一碗,多的不要。”
李姨娘走后,吴太医继续说道。
“如若这副药对症,舍妹的病情就会发生变化,那么这副药万万不可继续喝。发生病情之后请姑娘第一时间来找我,我再来给舍妹拿脉,再重新开药。”
谢昭宁行了大礼,“多谢吴太医。”
吴太医却摆摆手,“不用谢我,我也是为了换别人的人情。”
送出门外时,谢昭宁有些犹豫,最终还是问了出来。
“请问吴太医是被沈不言沈大人邀请过来的吗?”
吴院正深深看了谢昭宁一眼,“这个我不能说,但你心中若是有了想法,可以自行前去验证,我就住在锦州官府,你来找我的时候把这个亮出来就可以了。”
谢昭宁接过吴太医手中的腰牌。
送走了吴太医,谢昭宁将这件事情仔细叮嘱给了李姨娘,并向陶先生告了假。
“舍妹如今生病了,等病好了再来继续读书。”
西席先生很是宽容。
“无碍,思薇没有学到的那部分等她病好了我就给她补上来。”
谢昭宁忙完这些事就去了布庄。
不出所料,此时的布庄挤满了人。
听说谢昭宁做了如此大的善事,不少人都来到布庄想要买一些布料。
人满为患。
“太多人了,我们还是回去吧。”
云黎却再此时看见了谢昭宁。
“宁宁,这边。”
话一说出口,谢昭宁便看见一个男子朝着自己这边看过来。
是沈不言。
谢昭宁本欲离开,却想到了什么走到了云黎旁边。
“今日是捐赠布料和银两的日子,沈大人亲自带人来督察。”
云黎是知道沈不言与谢昭宁之间的事情的,并没有刻意让沈不言和谢昭宁呆在一起。
因为太过繁忙,云黎匆匆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
谢昭宁邀请沈不言坐下。
“谢姑娘愿意与我说话了吗?”
谢昭宁勾唇笑了笑,“我昨日没有与你说话吗?”
沈不言一时语塞。
谢昭宁笑了笑,“今日的太医,多谢你了。”
“我知道是你。”
沈不言此时却道了歉,“这本应当是在京城时我就做的事情,你的妹妹也是我的妹妹,这是我应当做的事情。”
谢昭宁看向沈不言,“没有什么应当不应当的,况且现在我们两人没有什么关系了,你愿意这样做就是在帮我。”
“我心甘情愿。”
谢昭宁心中一动。
沈不言在国公府的时候也这样对自己,但自己最后还是受不了他容忍国公府的众人欺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