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哥今天火葬场了吗(135)
在马车上的这几日她很是想念沈不言做的饭,没想到回来的第一日沈不言就给自己做了。
“你怎么会住在我的隔壁?”
沈不言眨了眨眼睛,“我不知道,这这院子是提前让墨书给我安置的。”
说着,沈不言看向墨书。
墨书有些结结巴巴,让他杀人可以,让他说这个他就有些说不出来了。
“夫人,是我准备的,我也不知道。”
硬邦邦的一句话,说完便不敢抬头看谢昭宁。
沈不言也转过头来,真挚地看向谢昭宁,“昭宁,你现在相信了吧。”
谢昭宁忍住笑点头,“我相信了。”
不过她想起了一件事情。
“你搬离了国公府,国公府的老夫人会同意吗?”
听到这个,沈不言的眸色不复刚才的温柔,有些狠戾,“我搬到这里是我自己的决定,与他们无关。”
虽然沈不言知道谢昭宁的隔壁是谢昭宁没有想到的,但沈不言住在隔壁让谢昭宁的安全感增加不少。
别的不说,墨书的功夫她是见过的。
翌日,沈不言便出了门。
他今日要去面圣。
墨书将这几日的事情都禀报了过来。
“张知县已经进京了,现在就住在漏雨巷,没有跟任何人接触,来到京城后也只是买了点咸菜吃,之后就不再出门。还有陆之亭陆大人现在还在锦州,人已经救下来了,只是受了些伤,现在还在养伤。”
沈不言穿上那身玄色衣服,将那个有些破旧的香囊摘了下来,仔细地放好,复又佩戴上玉佩。
“主子,马车已经准备好了。”
“好,你今日去买两条鲜鱼,一定要最新鲜的。”
“是。”
谢昭宁昨夜没有等到杏儿,下人说玉兰阁今日生意太好,杏儿便宿在玉兰阁了。
路途的颠簸让谢昭宁累极了,谢昭宁得便有些晚。
在国公府时谢昭宁晨时初就要起床给国公府的老夫人点卯,然后就要负责整个国公府的事宜,便不能很好地歇息。
在锦州的半年,起初谢昭宁还保持着早起的习惯,但除却布庄的事情,其他都不需要谢昭宁操心。
谢昭宁便起的越来越晚。
长宁也是知道这些的,没有喊谢昭宁起床,而是在院子里收拾着东西。
大多是昨日从马车上拉下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晨起时隔壁院子里送过来的。
长宁粗略看了看,不光有吃的,还有一个秋千架子,就连秋千是怎么安的都附带着一张纸。
太阳渐渐升起,一个丫鬟慌里慌张地找过来,看见长宁便停住了脚步。
“长宁姐姐,玉兰阁出事了!”
第 81 章
谢昭宁赶到漏雨巷的时候,漏雨巷已经挤得满满当当,但是正中间的路被人留着。
一位穿着青色袍服,身姿挺拔,被一大群衙役跟在后面。
最为重要的是,他身后的人抬着棺材。
棺材上写的是“淳安知县张进之墓”
谢昭宁有些讶异,还未站直就被那些衙役驱散开,“去去去,大理寺办案其他人勿扰。”
围在旁边的百姓有些疑惑,大理寺办案,办得是什么案子?
那青袍官员却突然站住了脚步,“这位大人请不要为难别人,这是我张进一个人的死谏,与其他人无关。”
那衙役切了一声,“也是什么样的地方官都能来京城闹了。”
他们也是心里苦,一大早就接到消息,从淳安县来的知县在京城还未站稳脚跟就给自己买了副棺材,说是要死谏。
官再小也是官,不是他们这些衙役可以比的,也不是他们这些衙役可以随便动的。
若是寻常老百姓,便是被人打死了也没人管。
但偏偏是个地方官,上头给了命令要查出来到底是谁指使张进搞这么一出的。
张进要去上折子,没有人能制止他,除非是皇上。
可皇上是不能制止官员递折子的。
这些衙役只好跟在张进旁边,美名其曰护送,实际上是看管。
张进也不在意,身姿挺直,似乎不担忧之后会发生什么。
正在看着,刚刚的小丫鬟找到了谢昭宁。
“夫人,不好了,杏儿姑娘被大理寺抓起来了!”
谢昭宁无暇再关注那位抬着棺材的青袍官员,而是跟着那个丫鬟走了过去。
刚走到玉兰阁门口,便听到里面传来衙役的声音,“把这个铺子给我抄了。”
杏儿已经不见了踪影。
谢昭宁站定,“敢问诸位,我家杏儿是犯了什么错被抓起来?”
为首的衙役站了出来,仔细盯着谢昭宁瞧着。
“你和被举报的杏儿是什么关系?”
谢昭宁眼神不变,“我是杏儿的主家,这件玉兰阁也是我让杏儿帮忙打理的。”
那衙役顿时来了兴致,“你就是谢昭宁?”
谢昭宁一怔,没想到那人居然能认出来自己,再看他的穿着,并不似普通的衙役。
倒像是他们的头。
“我是奉大理寺少卿的命来抓你的,找的就是你,谢昭宁,谢姑娘,麻烦跟我们走一趟吧。”
谢昭宁身后的侍卫立马上前来,挡住了谢昭宁的身影。
气氛顿时剑拔弩张起来。
两拨人对峙起来。
还是一个人出来解了围。
那人似乎是年纪很大了,胡须都白了。
“秦大人。”
为首的狱卒拱了拱手。
“你们说让刑部与大理寺联合办案,办的是这里的案子?”
“正是。”
秦大人缕了缕自己的胡子,“我想你们应当知道她是何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