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哥今天火葬场了吗(137)
沈灵一边说着,脸色更加柔和,似乎很是满意。
谢昭宁对沈家人的情绪很是复杂。
她知道当初的事情与谢灵无关,可就是对沈灵好感不起来,让沈不言将沈灵嫁给谢安是因为谢昭宁不想要再看见由一个困在国公府的人,当初在国公府看见沈灵就像是看见那个时候的自己一样。
那里是一个搓磨人的地方。能使少年人变成一个蹉跎于宅院的妇人。
“不用谢我,这是你大哥做的。”
沈灵却丝毫不在意谢昭宁对她并不十分亲近的语气,“我知晓,我是一个二房无人在意的女孩,母亲不会注意到我,老太太也不会注意到我,自然哥哥也不会注意到我,那这件事情应当是嫂嫂帮我办的,不然我母亲不会同意的。”
谢昭宁不置可否。
沈灵说完这些,便又说起来其他的事情。
“我知道嫂嫂回京城,并不想别人知道,可国公府的人应当已经知道了,杨婉仪前几日在玉兰阁看见你了,回去之后便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国公府的人。”
沈灵说着,瞧着谢昭宁的神色。
谢昭宁对杨婉仪并未表现出任何不耐的神色。
“我不在意。”
现在她与国公府的人并无任何关系。
“我也是那个时候才知道嫂嫂回来的。我本不欲打扰嫂嫂。可我听说三日前有人死谏,哥哥三日都没有回来,我特来跟嫂嫂报个平安。我丈夫线下是御前侍卫,虽然也守着宫禁,可他于我说的是太子殿下说那张进是背后有三皇子指使才会如此上书,而三皇子最大的助力是哥哥,所以将哥哥带进宫中审问。”
谢昭宁腾地一下站起身来。
审问?!
沈灵赶忙站起来,“嫂嫂勿要担心,他们并无证据,我丈夫说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张进如此做是受了哥哥的指使,所以一直未对哥哥实行刑罚。”
“只是,哥哥这几日应当不好受。”
沈灵没有说得太明白,可谢昭宁也猜到了。
太子对沈不言恨之入骨,按照之前在国公府时沈不言跟自己说的,加上那些刺杀自己和沈不言的我人。
谢昭宁知道,这次沈不言应当会好好借机整治沈不言一番。
“那——”
沈灵似乎是知道谢昭宁想要问什么,“如果两日之内还没有撬开张进的嘴,哥哥应当会被放出来了。”
接下来,沈灵又给谢昭宁讲述了一些自己知道的消息。
末了,沈灵才说,“我知道哥哥是将成大事之人,我愿意助其一臂之力。”
谢昭宁猛然抬起头,这话不像是沈灵自己能够说出来的。
如此,那便是谢安想要传达的意思。
“好。”
果然如沈灵所说,沈不言在两日后回来了。
只不过是别人扶着回来的。
沈不言站在院子里,看着谢昭宁,“宁宁,我回来了。”
看似没有任何伤痕。
头顶的夕阳在沈不言的身上投射出一片阴影来,仿佛要将谢昭宁笼罩住。
谢昭宁此刻没有反驳他的那句“宁宁。”
而是打量起他的神色。
很是苍白,似乎是在忍耐什么痛苦。
两厢无言。
“你可以走过来抱抱我吗?”
面前的人顿了一顿,站直了身体似乎是要朝着谢昭宁走过来。
墨书想要扶住。
沈不言扶开了墨书的手。
在谢昭宁的注视下,沈不言一步一步朝着谢昭宁走过来、狠狠抱住了谢昭宁。
“宁宁。”
“宁宁。”
他一声一声地唤着,到最后近乎喃喃。
院子里的丫鬟很识趣地都退了下去。
“我还以为你不会回来了。”
谢昭宁的话带着哭腔。
虽然沈灵说过沈不言应当无碍,可谢昭宁依旧担心。
起初,是他不在旁边的不适应,后来,是心中的揪心。
她知道是什么。
她心中还未放下沈不言。
谢昭宁并未用力,只是轻轻拥着沈不言。
“你还好吗?”
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可沈不言听见了。
“宁宁,我很好。你愿意重新接受我了我已经很好了。”
冬日的天气很冷,可屋内的炭火烧得很旺。
三皇子罕见地在这。
还是沈不言下厨。
三皇子见沈不言忙碌的身影差点惊掉了下巴。
“这还是当初的贵公子沈子仪吗?”
谢昭宁捂着嘴笑。
三皇子自言自语,“子仪你先前可是最不喜欢这种事情了,如今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了。”
“谢夫人许久未见。”
谢昭宁对这位三皇子印象深刻,“三皇子殿下安。”
三人坐定,三皇子这才详细讲起这几日发生的事情来。
“张进将那本奏折送上去后,父皇大发雷霆。但是这本奏折经过了内阁的批红,内阁所有人都受到了父皇的批评,包括郑首辅。张进不光带去了奏折,还带去了今年淳安一年桑织的产量。”
沈不言给三皇子倒了一杯水,“这才是圣上发怒的原因。改稻为桑本就是为圣上自己的私库筹措资金,如今浙江一带本就没有改稻为桑的成效,还带来了如此大的动乱,那便是要考虑这其中的银钱去了哪里。”
三皇子突然怔愣一瞬,“子仪,这就是你先前说的为己和为民的区别吧。”
“我知晓父皇想要钱,他想给自己修建永寿宫。可黎明百姓吃饭都成了问题。太子也想要钱,他们一个一个都想要将百姓手中为数不多的粮米也抠出来。”
烛火上的灯芯剪了又剪,直到三更天传来,二人这才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