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前夫哥今天火葬场了吗(143)

作者: 知二术 阅读记录

她似乎是听到有人这么说,但她一直不相信自己一直喜欢的婉仪姐姐会这样。

“姐姐怎得这样说,我与不言哥哥是从小的情谊——”

“我竟不知,我什么时候与你是从小的情谊。”

沈不言的声音传来,杨婉仪的眼泪霎时间蓄满了泪框。

“不言哥哥,你何时回的京城,是因为我回来的吗,还是因为她?”

这个她是谁不言而喻。

“杨婉仪,我不是你的什么不言哥哥,我也没有与你有从小的情谊,只是少时跟着了杨大人学习知识常常与你见面罢了。你勿须攀扯上我。”

第 87 章

自从谢昭宁回来之后,玉兰阁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来京城后,谢昭宁给云黎写了一封信,希望从云黎的布庄里买布料。

云黎在锦州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

这半年在锦州的日子让谢昭宁的知识增长不少,尤其是关于布料的选购方面。

云黎的布庄都是名贵的布料,能够保证布料的真实性。

云黎差人送来的信也是好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还说布庄本来就有谢昭宁的一部分。

在锦州如若没有谢昭宁的帮助,云黎的布庄没有办法做的这么大。

在锦州,她最感谢的两个人,一个人是谢昭宁,另一个人就是陆之亭。

她表示自己会先给谢昭宁一部分布料。

信的最后,云黎还带来了一个消息。

陆之亭进京了。

书房内,谢昭宁安静地给云黎回信。

夕阳的日光落在谢昭宁的脸上,仿佛构成了一副仕女图。

门外的长宁正在识着字。

这也是谢昭宁要求的。

长宁从小没有认识几个字,一个做的是丫鬟的事情,现在从头开始学就有些困难了。

得亏谢昭宁专门请了个女夫子,每日给他们这些丫鬟们上上课。

忽然,面前的书本落下一片阴影。

“沈大人——”

还未说完,就被噤声。

沈不言似乎盯着自己腰间的一个金坠子。

“无需通传,我自行进去。”

长宁没有阻拦。

沈不言经常过来,有时候是送些吃的,有时候是送一些时兴的小玩意儿。

与在国公府的时候大为不同。

但这些小玩意儿大多进了他们这些人手中。

屋内。

谢昭宁正回着信。

寺庙中的那一切让谢昭宁心有余悸。

她不知道陆之亭那日是如何得救的,但听说陆之亭受了些伤。

云黎在信中没有说伤得如何。

忽然,腰间被人搂住。

“为何这么关心陆之亭?”

谢昭宁放下手中得狼毫,转头道,“在锦州半年得了不少陆之亭得关照,如今他要来京城我自然得去见他。”

沈不言眸色微深,“我陪你一起去。”

谢昭宁思考后有些犹豫,“这样不好吧。”

“如何不好?我也曾在锦州呆过。”

谢昭宁扑哧一笑,“那时候再说呗。”

谢昭宁心中不仅盘算着玉兰阁铺子的事情,也盘算着开一个新店铺。

玉兰阁铺子地段不是很好,即使凭借着自己的好名声生意不错,但如若能换一个好的地段,销量翻一倍应当不是什么难事。

在京城和锦州呆了这么久,谢昭宁也对许多事情有了新的看法。

比如酒香也怕巷子深。

比如自己卖衣服是面对谁卖的。

之前谢昭宁卖的衣服都很便宜,所以一般是穷苦人家较多。

如今玉兰阁买家较高,自然是面对商户人家或者富贵人家。

但因为在漏雨巷,富贵人家和商户人家都不经常过来。

谢昭宁觉得,有必要换一下位置。

在锦州的这半年,谢昭宁也攒下了不少银钱。

无论是重新开一家铺子,还是如何,谢昭宁的银钱应当是够的。

只是谢昭宁在考虑,是否要留在京城。

半年前的谢昭宁离开京城,不仅是为了摆脱国公府,也是为了找寻能让玉兰阁经营更好的办法。

她想,她应当是找到了。

沈不言见谢昭宁有些沉默,不知道在思考什么的样子。

“怎么了,宁宁?”

“无碍。”

虽说如此,但沈不言还是有些担忧。

担忧她见了国公府的人还有杨婉仪会不高兴。

“宁宁,快要到除夕了,你还留在京城吗?”

谢昭宁这才抬眸看向沈不言。

他似乎有些紧张。

这不像他。

“还在。现在天气愈冷了,他们劳累不得,我已经给他们写过信,让他们在锦州过完这个冬天,等天气暖和起来了,他们如若想要回来京城,再回来。”

沈不言心中这才踏实地松了一口气。

他现在没有任何理由能够强求谢昭宁留在京城,除非谢昭宁自己愿意。

“宁宁。”

沈不言执起谢昭宁的手。

“赏梅宴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参加?”

赏梅宴一般都是带着家眷入场,谢昭宁随着沈不言去过。

但那个时候的谢母并不想要自己多呆,赏梅宴开始后没多久就拉着谢昭宁离开了。

只是已经拒绝了沈不言一次了。

谢昭宁便也不好再拒绝了。

“可以。”

沈不言看在谢昭宁在绣荷包。

“宁宁,为何在绣荷包?”

“这是送给你的。你的荷包不是用的时间久了吗?”

夕阳洒在谢昭宁的脸上。

落日的余晖透过窗户撒了进来。

“宁宁。”

一个绵长的深吻。

谢昭宁看清了自己对沈不言的感情。

上一篇: 七零婆婆在线嘴炮 下一篇: 天鹅与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