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哥今天火葬场了吗(24)
“哥哥,你去不去参加礼部侍郎的晚宴。”沈慕青看起来有些紧张,似乎是生怕沈不言不去参加。
“我那天自然会去参加,你嫂子也要参加,不过那天你跟着母亲先过去,我下了朝就会过去。”
沈慕青叹了一口气,“嫂嫂也要去吗?”
说着,似乎有些纠结,“那哥哥那天能不能去找一下我,然后多跟婉仪姐姐说两句话。”
看见了沈不言面对自己的眼神,沈慕青解释道,“哥哥,你也直到我的那些朋友一直都认为是婉仪姐姐会嫁给哥哥,我在外面也是这么跟他们说的,这一次我想让他们看看——”
沈慕青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沈不言打断了,“不可能的,你不要抱有这样的心思,我已经娶了你嫂嫂了,你在外面最好不要乱说。”
说着,似乎是不留情面地将沈慕青赶出了房间。
“你若是太闲的话,应当让夫子多给你布置一些课业。”
谢昭宁没有去正厅听他们说些什么,她也对他们说的话没有兴趣,于是一人在书房内看着书,她偶然发现沈不言的书房内还有一些讲求布料装饰的衣服,便拿起来津津有味看了起来。
直到沈不言走了进来。
谢昭宁把书放下,沈不言看了一眼,说道,“我今天晚上回来吃饭。”
谢昭宁点点头,“好,那我等夫君。”
听到这句话,沈不言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才离开。
沈不言离开后,谢昭宁便将昨日沈不言给的钥匙拿了出来。
沈不言没有自己去看,而是刚刚让墨书也留下了。
沈不言以为谢昭宁是想让墨书带着自己出去,便将墨书留下了,自己去刑部了。
墨书带着谢昭宁来到书房里的隔间,指着隔间的柜子跟谢昭宁说,“少奶奶,这是少爷这些年来自己的钱财。”
谢昭宁打开柜子,这才发现柜子里的东西塞的满满当当,谢昭宁只是粗粗数了数银票,就有一百多张,也就是有十几万两的银票,更别提柜子里还有一些珍贵的首饰财物等。
墨书以为谢昭宁要用,便说道,“少爷交代了,如果少奶奶想要用,自己拿便是,就不用单独告诉少爷了。”
谢昭宁却摇了摇头,只抽出其中一张,“我去采买几个丫鬟,其他的我用不上。”
复又把柜子锁上,这才离开了书房。
谢昭宁离开了书房,又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将长宁喊了出来,两人一起清点了从谢府以来自己攒下的银子。
从四年前开始,谢昭宁给人绣东西在谢府攒下的钱,除却一部分拿给妹妹治病,大多数谢昭宁都自己都把这些钱攒着。
谢昭宁把这些东西都清点了一遍,一共是一千五百两。
自从上回见了祥瑞得之后,谢昭宁心中有一个种子在慢慢发芽,直接帮人做工给店铺老板分成太高。
谢昭宁想要,自己开一个铺子。
所以今日不光是采买几个丫鬟和侍卫,也是去看一看合适的铺子和摊位。
牙行里,谢昭宁没有按照婆子说的那几个挑,而是挑了几个谢昭宁看起来满意的。
其中有一个姑娘看起来年纪不大,但一双老茧却布满双手,谢昭宁便知道她是受了不少苦。
姑娘说从小就帮着家里干活,现在将自己卖了也只是为了母亲的丧葬钱。
除却这个,谢昭宁挑了一些武功高强的侍卫跟着自己。
忙完这些,谢昭宁又带着沈不言将京城中出租或者售卖的房子都看了一下。
在看了房子的价格之后,谢昭宁打消了买一个铺子的念头,而是改想租一个房子。
在集市上看来看去,租赁铺子的价格都比较高,很多都是八百两到一千两租一年。
谢昭宁有些犹豫,自己身上带的钱并不多,如若全部用来租房子,那其他的东西便不够了。
但谢昭宁并不想去西集市开店铺,自己所能够吸引人的就是创意,而在西集市,大多数人钱并不多,并不会太过在意衣服的款式与绣工。
东集市有几个铺子谢昭宁比较满意,但要价太高让谢昭宁有些望而却步。
谢昭宁跑了一上午,有些累了,便带着长宁去了一间茶馆。
谁知却在半路上遇见了熟人。
“谢姑娘?”
来人掀开轿子里的帘子,露出一张眉清目秀的脸。
谢昭宁一下子便认出来了。
“陆放?”
眼前的人点点头,“是我,谢姑娘。”
架不住陆放的盛情邀约,谢昭宁跟着陆放一起去了酒楼。
陆放给谢昭宁倒了一杯茶,“谢姑娘怎会在此处?我前些日子听说谢姑娘已然结婚了?”
谢昭宁接过陆放手中的茶盏,“前些日子我确实是结婚了,但今日出来是有事。”
谢昭宁对眼前这个人有些熟悉的陌生感。
准确来说,她其实跟陆放接触不太多,谢昭宁三年前在绣坊中卖自己的东西的时候,陆放那个时候就在那里做工。
那时候的谢昭宁常常因为绣工的事情跟陆放打过交道。
只是两个月,陆放就被家中的人接走了。
后来才得知,陆放是家中私生子,而陆家长子死于战场,陆家无人继承家业,所以陆家长辈找到了陆放,希望陆放能继承陆家的家业。
再之后也没听说过陆放的消息了。
谢昭宁并不知道眼前的陆放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那个时候的陆放清澈懵懂,对待谢昭宁也是谦虚有礼,只是常常十分腼腆,不怎么说话。
此时的陆放并不扭捏,开始谈论起自己的往事,“三年前我离开绣房之后,便去了陆家,想必你也听说过,陆家家主并重,而陆家两个儿子都死于战场,剩下的人都在争夺家业,我被接回去不过是被人当作一颗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