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哥今天火葬场了吗(57)
谢昭宁的棋艺上升不少。
沈不言还未落子,便听见略带疑惑地声音问道。
“上月十九,夫君是在哪里喝酒的呀?”
谢昭宁一边说着一边观察者沈不言的神色。
面前的人神色不动,回道,“夫人忘了吗?我跟夫人说过的,在刑部与几位同僚喝了酒。”
落完子,沈不言抬头看向谢昭宁,“夫人怎么问起这个?”
谢昭宁摇摇头,“那日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我还以为是夫君,原来是我听错了。”
“许是夫人听错了,毕竟外面人多,也不一定能听清我的声音。”
毕竟还有各种男子,哪能完全分辨出来自己呢。
估计只有在床上的时候才能听清自己的声音吧。
谢昭宁发现,最近沈不言的花样越来越多了,不像以前只会用一种姿势。
有时竟还会让谢昭宁跪着。
或者调换个头。
谢昭宁羞愤不已。
可又却是舒爽。
“夫人这下可听清我的声音了?”
离开
玉兰阁这几日开的有声有色,许多姑娘听说这里的铺子有时下最时兴的衣服纷纷来看。
宋知语那日排到了队伍,在里面狠狠消费了一把这才出来,并且说下次还会再来。
这些都是杏儿告诉谢昭宁的。
杏儿是玉兰阁表面上的老板。
因杏儿已经把母亲安葬了,父亲也不在了,就算有人想要调查杏儿的身世也查不出杏儿背后的人是谁。
梨园和寿喜堂消停了几天,似乎都当作将秋兰纳给沈不言的事情无事发生。
他们不说,谢昭宁也不问。
直至琼林宴前夕,谢昭宁被王氏喊到了梨院。
王氏瞪着谢昭宁,“这次你可得自己看着!给慕青挑一个夫婿回来。你在国公府的这段日子里跟吃干饭一样,什么也不做,上次让你跟京中其他贵妇多交谈交谈,你也是一眨眼就跑不见了。”
她看向谢昭宁的眼神愈发厌烦。
“别挑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回来。”
谢昭宁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沈不言。
“夫君,实在不是我不想出力,妹妹的婚事我作为嫂嫂的不能插手太多,可不做,我又怕伤了婆母的心。”
沈不言思索片刻,“那你便不用挑了,妹妹的婚事母亲自己会安排清楚的。”
得了沈不言的承诺,谢昭宁这次安安稳稳地坐上了赴琼林宴的马车。
每年会考后,圣上都会举办琼林宴嘉奖才子。
许多姑娘也会在这个时候参加琼林宴。
博得才子的欣赏,结为连理。
故而这次机会是大半个京城还未出嫁的贵女们都参加了。
谢昭宁今日不欲出风头,但毕竟是琼林宴,还是让长宁好好打扮了一番。
淡黄色的齐胸襦裙,腰间挂着的流苏更衬地灵动。
还未走进,便听见众人围着一人。
谢昭宁看不清里面在干什么。
有人悄悄在耳边道,“夫人,这是在对诗了,谁取得头筹谁就能向皇上恳求一件事情。”
谢昭宁明白了,这是在比拼这些才子们的才艺。
谢昭宁便没有参与,看姑娘们投壶去了。
对诗的众人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
有人赞叹道,“不愧是陆兄,这么难的诗句能够对地如此精妙,实在是高。”
“陈兄谬赞了。”
挡着那人的人侧过身来,谢昭宁这才看清之前被围在中间的人是陆之亭。
面若冠玉,腰间挂着玉佩,穿着并不华丽,但却让人一眼看见其中温文尔雅的气质,才华横溢的感觉扑面而来。
察觉到有人盯着自己,陆之亭朝着谢昭宁的方向看来。
谢昭宁笑着回看了过去,陆之亭却躲开了目光。
王氏一直紧紧盯着来往的人,如若有看中的便想要沈慕青来看看。
沈慕青虽不用心但不得不跟着王氏。
也有不少人来找王氏搭话。
大多数是给沈慕青做媒的,但还有一些是来询问沈不言的状况的。
没明着说,但意思就是可以共侍一夫。
王氏都是笑着来者不拒。
不一会儿,杨婉仪来到了王氏的旁边。
“姨母。”
王氏很高兴,拍了拍杨婉仪的手,“这么乖,你母亲给你说了人家?”
王氏对杨婉仪有些愧疚。
在皇后的懿旨之前,王氏曾经给杨婉仪口头承诺,等杨婉仪过了及笄礼,便让沈不言迎娶杨婉仪。
可让谢昭宁插了足。
此时的杨婉仪对自己还这么恭敬,便更加让王氏有些不好意思。
便十分关心杨婉仪的婚事。
杨婉仪说道,“姨母,我的婚事还不着急。”
王氏有些心疼道,“还不着急吶,这么好的人儿。”
杨婉仪有些扭捏,“姨母,你也知道的,我的心不在上面。”
王氏叹了口气,当作谢昭宁不在似的,说道,“婉仪,你也知道,我没法给你什么承诺。”
言哥儿,好像被着狐貍精迷住了似的。
杨婉仪脸色微变,但随即又和善地陪着王氏说话。
琼林宴上女眷很多,大多数是来相亲的,但有时候会来彼此交流交流。
一来二去,玉兰阁的名声渐渐传开了。
谢昭宁陪着王氏逛了半天,王氏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
文渊阁大学士的儿子,虽未中三元,但今年科考也是三十名。
整个人丰神俊朗,对待王氏也是很有礼貌。
不少人都与他攀谈起来。
他都来者不拒。
王氏很是满意,赶紧拉着沈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