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哥今天火葬场了吗(7)
“母亲知道把你送过去肯定会吃苦,高门大户哪家没有厉害的婆母呢,不是好过的。”
谢昭宁安慰道,“没事的母亲,沈大人对我很好的。”
母女二人痛哭了一番,临了,谢昭宁交代道,“我今日新带回来一些药材,给妹妹用,还有弟弟也到了该读书的时候了,还不送去读书吗?”
李姨娘低下头,“你父亲倒是没说什么,只是孙夫人说可以把你弟弟送去军营历练一番。”
谢昭宁有些生气,“即使弟弟想要去军营,那也得先读书识字才行。”
李姨娘嗫嚅道,“你弟弟也想去上学,孙夫人不让,你也知道的,孙夫人不同意的我们都做不了。”
两人又絮絮叨叨说了好久,直到前厅的人来请,说是去吃饭。
李姨娘挥挥手,“你去吧。”
那丫鬟道,“夫人请您也过去。”
李姨娘和谢昭宁本来是一直不能随着正房吃饭的,要不是今日是谢昭宁回门省亲,也断不会坐在一起。
桌上,谢大人不停问着朝中的问题,沈不言也只是含笑一一回答。
一顿饭吃的没滋没味。
等到要离开的时候,在外面潇洒的谢钦和回来了,站在孙夫人旁边,看见谢昭宁的时候,一双眼睛在谢昭宁身上扫来扫去。
谢昭宁忍受着身上黏腻的目光,与李姨娘道别。
一道高大的身影落在了谢昭宁眼前,正好挡住了那些黏腻的目光。
坐在马车上,谢昭宁感觉身心俱疲。
家里,从来都不是避风的地方。
谢昭宁想起,沈不言在房中与谢大人交谈了许久,恐谢大人又说出什么,便问道,“夫君,我父亲没有说什么惹夫君不高兴的话吧。”
沈不言看着眼前小心翼翼的女子,安抚道,“放心,你父亲没有对我说什么。”
谢昭宁这才松了口气。
沈不言看着眼前的女子,想起谢大人在自己眼前不停游说说让自己在太子面前多说自己好话的事情。
沈不言眸色渐深。
看来,谢氏在谢府中过的并不是很好。
铺子
马车快要行驶到沈府之前,却拐了个弯,朝着北城走了过去。
北城大多是商业街区,里面卖衣服、卖铺子、卖各种东西的宁琅满目。
马车在一个绸缎庄前面停下,长宁在耳边嘀咕一句,“姑娘,这里的东西都很贵的。”
谢昭宁知道,这个地方一般来说只有达官显贵、京城贵女们会过来。
谢昭宁也只是在很小的时候,父亲给哥哥买糕点时,给她捎带了一些桂花糕,说这是京城最好吃的糕点,一边吃还一边炫耀说那里又很多好玩的东西。
小时候的谢昭宁羡慕地看着哥哥,将桂花糕放在嘴里,却发现没滋没味的,甚至有些苦涩。
“你去置办一些衣物,前几日太过着急,府中的嬷嬷裁剪的衣物或许不如你所意。”
谢昭宁本想拒绝,可沈不言抬手制止了她,“无妨,这些东西是慕青也有的。”
谢昭宁明白了,自己身为沈府的大奶奶,自然不能穿的太过朴素与寒酸,自己代表的是沈不言的脸面。
谢昭宁便没有推辞,于是跟着墨书进了绸缎庄。
庄子正门有一块牌匾,匾上大书“祥瑞得”三字,便是这绸缎庄的名号了。
谢昭宁只是听说过这名号,自己却从未设想过能来这里。
她的心里悄悄冒出一个想法。
从谢昭宁开始做一些绸缎衣物以来,刚开始以一些寻常夫人的棉麻衣物为主,后来随着谢昭宁的绣工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也有不少府中的丫鬟小妾来找谢昭宁。
他们给的钱不多,但比寻常人家给的多。
且他们要的大多是一些荷包香囊之类的东西,像这次礼部侍郎的姨娘送过来的也只是一小匹蜀锦想要做香囊。
故而这是谢昭宁第一次全是高档绸缎的庄子。
除去蜀锦,还有云锦、丝绸、段锦、宋锦之类的入目繁多,谢昭宁听说过不少,但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贵重的绸缎还是第一次。
小二看见沈不言带着谢昭宁过来马上迎了过来。
“大人可是需要什么东西?”
在京城干活的哪个不是人精,一看见沈不言他就知道来了大活,一般来说来逛这种铺子的都是女眷,甚少有男人来,如若有丈夫陪同,不是太过恩爱就是外室。
必是能做大生意的。
谢昭宁也没有扭捏,任着店小二给自己挑选。
“姑娘您看,这是刚刚送来的宋锦,是今年上的第一批货,京城的贵女们都抢着要,可我觉得这套衣服穿在姑娘身上才是最好看的。”
看见了沈不言赞许的目光,小二接着夸赞道,“这宋锦能穿出气质的人不少,但是我觉得姑娘就是最能穿出它本来颜色的人。”
谢昭宁也知道这是店小二的话术,可是听的人心里妥帖,况且她也想拿着这几种布匹好好研究。
“把这些都包起来吧。”
不顾谢昭宁有些吃惊的眼神,沈不言说是要把谢昭宁点头的都包起来,甚至只是谢昭宁看了两眼,表示兴趣的都要了。
“多些没什么的。”
沈不言安抚道。
小二见迎来了大客户,将自己掌柜的喊来。
一尊笑眯眯的弥勒佛男人很快出现,看见沈不言在这里便知道发生了什么,便道,“姑娘可要来看看我们店的镇店之宝,前两年从江南运过来的云锦,只做了一件衣裳。”
谢昭宁还未说话,沈不言便道,“去看看。”
掌柜的道,“沈大人可以先在这茶歇处坐着等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