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吃瓜:我在古代主持正义!(243)
兖州到京城,若是骑快马,一天就到了,以后若是卢讷敢欺负阿姐,她早上得了信,晚上就能带人去扇他了。
当然,现在看来,卢讷也不像是敢欺负人的。
沈汐自己也看得开,“到时候祖母也在京城了,我没事儿常去就是了。”
说到这儿,沈大夫人对儿子道,“之前没有告诉你,等汐汐走了,你祖母就去京城跟二叔一起住,我呢就去你爹那儿。不过过年过节,咱们还是要回来的,再怎么说,这里还是咱们家。”
因为当初纳妾的事儿,夫妇俩闹了矛盾,这回丈夫回来,也跟她解释了,那个妾室是上峰所赠,他不好推辞,而且虽然把人留下了,但是并没做什么,后来寻了机会,就让人走了。
如今两人虽然还有些别扭,但也慢慢地回到从前那般了。沈端知道父母终于不用再分隔两地,也十分高兴。
“满满,你定亲,大哥也不在,都没看看是哪个小子这么好福气。汐汐,跟哥说说,那个叫谢回的,人怎么样?”
沈汐笑道:“人家可惦记满满了,满满这才来了几天,京城都来了三封信了。”
“明明有一封是爹寄来的。”
结果沈沅话音刚落,管家就拿着信进来了。
“看来第三封信来了。”
这下子,大家都笑了,这回一共两封信,一封是沈耘写的,另一封确实是谢回的。
沈沅拿了信也没拆,先放下了,谢回的信,她当然得回去再看了。
沈耜拆开了弟弟的信,一目十行地看完,高兴道:“太好了,本来以为康哥儿来不了,没想到能一块儿来了。”
“康哥儿也来?!可康哥儿才去吏部没多久,这样告假不好吧?”
沈老夫人既高兴这下子一家人真正齐了,又担心耽误了孙子的正事儿。
“这是因为皇上要秋狩,去围场在那要待个七八天,一来一回加起来就是十来天,朝廷好些官员都要随行的,没有被选中跟随皇上去围场的,也不必上值,这下康哥儿来,就可以少告几日假了。”
“这可真是巧了,真好,咱们一家人,这就齐了。”
沈沅回房之后,才拆了谢回寄来的信,信上也说了秋狩的事,说他要随行跟皇上一道去围场,还说明年秋狩,希望她也在,这样他们就能一起骑马了。
信的最后,谢回写道:
「我很想念满满,前几日在舅舅那儿吃到一种牛乳做的点心,很好吃,当时想着我家满满一定爱吃这个味道,刚想问舅舅要一些带出宫,才想起来你不在京城。不过我把方子要来了,希望你在金陵也能吃到这个味道,在吃的时候,顺便想我。」
沈沅撑开信封,看到了里面的点心方子,“青黛,你把这个方子拿去给厨房,看看能不能做出来这道点心。”
沈家做点心的厨娘,确实有两把刷子,没多久就送到了沈沅的屋里。
沈沅吃了一个,然后提笔给谢回回信。她跟谢回说了大伯父和大哥回来的事儿,说了好吃的蟹酿橙,还说自己想学骑马,等她回京了,让谢回教她骑马。
「点心很好吃,我也很想你,但不是在吃点心时候,在收到信之前,就已经在想你。」
写完,沈沅还顺手画了一幅画,这个穿着襦裙的姑娘,坐在窗边读信,嘴巴鼓鼓的,手边还有一盘点心。
第214章 事发
沈汐的婚期在九月二十六,沈肃何瑛夫妇俩和沈耘,紧赶慢赶,总算在二十三那日下午到了金陵。
沈耘下马车时都是扶着腰下来的,沈沅赶紧上前扶着她爹,沈耜也赶忙伸手,“哎呦,老二,你没事儿吧?”
沈耘摆摆手,“没事儿,坐久了,活动活动就好了。”
沈肃下了马车,跟家里人打过招呼之后,就与沈端去一边儿说话去了,兄弟俩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瑛娘,岁岁现在是奶娘看着呢吗?”沈老夫人拉着孙媳说话,问了两句路上的情况,就又问起孩子的事儿来。
“没有,送到我家里去了,我娘看着呢,奶娘也跟着。”
孩子还太小,肯定不能带在路上,家里没个人在,自然也不放心就那么放在家里,干脆送回娘家,让她娘看一段日子。
“离了你,孩子哭不哭?”
何瑛摇摇头,她还略有些挫败,这孩子有娘在没娘在都一样,谁逗都能嘎嘎乐。
“我提前两天就把孩子送去了,就饿了会哭两声,别的时候都不哭闹。”
沈大夫人就道:“这是你的福气,也能腾开手做自个儿的事儿。”
“幸好这孩子长得像满满,性子不像,满满小时候可能闹腾了。”
长这么大了,还被揭小时候的短儿,沈沅都不好意思了,控诉道:“爹,你说这个干什么,都多少年前的事儿了。”
“是啊是啊,这事儿是你爹不对,咱们都长这么大了,怎么还翻旧账呢!大伯父帮你打他。”
沈耜说着,还伸手在弟弟背上拍了两下,沈耘都无话可说了,满满都多大了,他大哥还跟这儿哄小孩儿呢。
“你们今儿个好好歇歇,明日咱们再一块儿去祭拜,咱们家也好些时候没凑这么齐全过了,祖宗们见了也高兴。”
今日的晚膳,连沈沅的杯子里都倒了点酒,一家团圆,实在是高兴,正好大家一块儿喝两盅,沈沅沈汐还有何瑛三人喝的是果子酿的酒,也不怕会吃醉了。
“禹哥儿瘦了太多了,我今儿见了差点没敢认,可见是辛苦了,二叔敬你一杯。”
沈端并不说自己辛苦,只道:“那边儿日头大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