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虫皇碰上美强惨(22)

作者: 月半清 阅读记录

忽然,易星薄的眉头微微皱起,神情变得有些凝重。

他看着正以一种极度缓慢的速度,散出精神力修复虫制虫纹的星图。

陷入了沉思。

显然,他失败了。

他完美的用精神丝将星图形状复刻出来了,但星图治疗的速度比蜗角牛爬行速度还要缓慢。

这样的速度,绝不是超高阶该有的速度...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王老师在一边一直注视着易星薄,当看见他沉思的神情时,便知道他是预演星图失败了。

正要出声询问他在哪里失败,为他解惑时。

却见对方表情一顿,又重新全神贯注的投入预演,只好压下将要脱口的话。

思考片刻后,易星薄想到了星图的核心——精神力。

星图既然要靠散出精神力去修复虫纹,那是不是说明在复刻的过程中,除了线条,精神力也需要精确的把控。

刚才他只顾着复刻星图外形,却忽视了过程中对精神力的控制。

或许...精神力的控制是问题所在。

想到这里,易星薄身随心动。

重新对石头探出精神丝,并将星图上的精神力用精神丝吸收回来。

随着精神力的消失,白色的星图颜色逐渐变浅,直至消失。

在感知到虫制虫纹上没有星图的一丝痕迹后,他才用精神丝在虫制虫纹上重新复刻超高阶修复星图。

每一划,他都控制着其中的精神力用量,尽量让它们保持均匀。

这一次的复刻需要比之前更为专注。

一旁关注着他的王老师和其他同学,也感觉到他的变化,看着他凝重专注的神情,不禁感同身受般得紧张了起来。

他们都紧紧注视着易星薄,有的甚至屏住了呼吸。

蓦然,他们看见易星薄脸上露出了一抹浅浅的笑。

他们心下一松,随即是不敢想象的猜测。

他成功了吗?

这可是他第一天尝试超高阶修复星图的预演!

怎么会?

但他为什么会笑?

...

他们猜测着。

但结果过于令虫震惊,过于惊世骇俗,让他们不敢轻易下判断。

他们眼神炙热地看着易星薄。

都在等着他。

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易星薄在之前失败时就感受到了他们的视线,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要回应的意思。

他此时正反复地打量着石头中完整无缺的虫制虫纹。

就在刚才,在他完成星图复刻的最后一笔时,星图陡然发出一阵白光。

白光过后,虫制虫纹上的裂痕便已经被修复好了。

果然如他之前所想。

推论得到证实,易星薄的心情好了不少。

他将精神丝从石头中收回。

这块石头中的虫制虫纹已经被修复好了,于他而言只是一块废石了。

当他意识回归现实后,才发现整个教室的人都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眼巴巴地看着他。

“......”

他是有察觉到其他虫的视线,但是没想到这么多。

他们都没事干吗?

易星薄看着他们,没有出声。

其他虫也看着他,没虫说话。

双方就像卡住了一般,互相看着,空气安静地都能听见排风器细微的工作声。

最后还是耐不住好奇的苗远打破寂静,期待地问向易星薄。

“易星薄,你,复刻成功了吗?”

“恩。”

“!,天哪,你也太厉害了,你简直比天才还天才。”苗远忍不住惊叹道。

“易同学,你,你,祝贺你成功的完成了预演,成为特级班第一个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预演的同学。”

即使心中有所预料,但是还是被易星薄所震撼到,王老师说话不由地有些卡顿。

其他同学也是被他震惊到瞠目结舌。

“什么!天哪,这就是精神力1000的雄虫吗?这也强了,第一天就完成了预演。”

“本来我以为自己900+已经算天才了,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我只是比普通雄虫好一点...”

“我擦,他还没渡过成年期就已经这么厉害了,不敢想象他未来会多么强大。”

“啊啊啊,又是一个天才,不过我有点好奇,他和白泽岚学长谁更天才。”

“当然是他啊,白泽岚精神力虽然接近1000,但也不是1000啊,而且也是两三个月后才成功完成预演的,能一天不到就成功预演,除了他,我还没见过谁。”

...

听了他们的话,易星薄才发现他好像不小心又高调了一次。

不过也好,他就是想要高调,也高调越好。

当他获得了对方想要的荣耀和敬仰时,躲在暗处的入侵者才会急得自己主动跳出来。

云深恩的事就足以他忙碌了。

他可没有闲心再跟入侵者玩你猜我是谁的游戏了。

易星薄将手中的石头给了王老师,说。

“这块石头里的虫纹我已经修复了,有没有虫纹损坏严重的石头?”

中阶预演石

王老师从震惊中回过神。

他起身走到易星薄面前,接过他手中的石头,探入精神力查看。

里面的虫制虫纹上的损坏已经被修复,虫纹上还散着浅浅的一层精神力光障。

光障是超高阶修复星图修复虫纹后所留下的特有痕迹。

不过短短几十分钟,就学会了超高阶修复方式,这就是精神力1000吗?!

王老师在心中又是一阵惊叹。

看易星薄的眼神中充满了欣赏。

他略做思索,从手环中取出一个巴掌大的灰色石头,说。

“易同学,这是中阶预演石,虽然你已经学会了超高阶修复星图,但仍需一步步来。等你修复了这块预演石中的虫纹后,我会再给你高阶预演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