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鸢(重生)(187)
“出事了,宫里传来消息,说皇帝病重,已经叫集一众大臣和太子,进宫安排后事了!”
谢云络面色凝重,仿佛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萧墨逸的眸光也深邃幽冷,但他的眼神中却带着一股化不开的担忧。
“事情远比预想的要麻烦,苏丞相已经以太子的名义,调动禁军搜罗各大重臣的家眷,就连谢大夫人,也在回府的路上,被人带进宫了。”
“什么?”
夏南鸢突然从床上下来,“大嫂被人带进宫了?他们,他们是想拿她做人质?”
萧墨逸沉默地点头,而谢云络目光深沉,每一丝的凝视都冷冽如薄刃,令人不寒而栗。
夏南鸢不知道她还能为他做什么,却见谢云络上前,几乎是最后嘱咐道:
“你乖乖的待在这,至少这里还没有被任何人监视,在我没回来之前,记得,你哪都不要去。”
夏南鸢静静地点头,然后目送他离开。
——
通往皇宫的路上,空气仿佛凝滞,一切都静的可怕。
守卫京城的禁军今日明显不对,以往,他们都是控制在皇帝手中,由皇帝亲自调令。
而如今皇帝病重,他们更应该被调往宫中守卫,并且派遣京师的驻军负责守卫皇城,以免有人趁皇帝病危时,入京叛乱。
可现在,谢云络在通往皇宫的路上,不光没有守卫,甚至连进宫的大臣,都显得零零散散,十分的空荡。
“谢世子,您有没有发现,今日仿佛有些不对劲啊?”
谢云络的马车停在宫门,他方一下车,一位身穿绯色官服的大臣便疑惑地走到他身边道。
“嗯。”
谢云络并没有同他多说,只是沉默地点了点头。
当那位绯色官服的大臣随他走进皇宫时,御道的两侧,突然冲出来一众士兵,手持刀剑,团团将他们围住。
“你们……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绯色官服的大臣姓李,早年也同谢家有过交集。但李大人性格懦弱,官场上一贯明哲保身,从不与人乱交结党,眼下这阵势,他还是第一次见,当场就被吓的腿肚子都软了。
然而面对禁军的此等阵型,谢云络还是见识过得,当下便问他们,“皇帝如何了?”
包围的队伍中,很快就出来一个领头,穿着不同于其他禁军的铁质铠甲,他的甲片上甚至还泛着银色的光。
“谢将军。”他抱拳行礼。
“我等也是奉命行事,还请将军勿怪。”
身为武将,他们更喜欢称谢云络为“将军”。
谢云络点头,表示理解。之后,他便和那位李大人由禁军带领,走去了皇帝所在的大殿。
此刻,大殿外的台基下,一众朝臣都被困在了这,殿门两侧有禁军把守,根本就不让靠近。
“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不让我等进去?”
“是啊!皇帝病重,如此重要之事,就算我等不进,也应该让赵丞相,和沈学士等几位圣上倚重的人,替我等看上一看啊!”
“没错,万一陛下有什么圣旨呢,你们凭什么拦着?”
几位大臣们冲上去愤愤不平,守在殿外的侍卫突然拔出了刀,吓得那几位大臣纷纷不知所措。
“谁说没有陛下信任的人在里面,这不是太子和苏丞相刚进去吗?”
眼见平日里跟苏丞相交集不深的几位大臣被士兵吓得呆愣,那些跟苏家结党的朝臣不由地笑道:
“就是,陛下龙体欠安,那需要这么多人进去打扰?一个太子,外加苏丞相,已经足够了。”
“哼,是吗?就是因为苏丞相一个人在里面,才最应该防着点吧?”
“你什么意思?”
谢云络被禁军带到这的时候,正好看的沈大学士在同苏家的那些同党争执。
“根据本朝惯例,凡是帝王重病,或是有重大事情之时,留在帝王身边的不止太子一人,还应该有至少四位大臣,以备不时之需,而如今,苏丞相却将几乎所有同僚都拒之门外,难不成他要效仿秦朝丞相李斯,反叛作乱不成?”
“你……大学士竟敢如此说丞相,你……”
“沈大学士。”
在苏家的那些朋党欲意围攻时,谢云络突然开口,同沈大学士行了一礼道。
“谢世子。”
看到他,沈大学士有些意外。
“我还以为谢世子当真是婚后回归田园,不再过问政事了。”
沈大学士对谢云络的态度并不好。毕竟,谢云络给他的印象实在捉摸不透,身为一个能在乱军之中,为护皇帝将他女儿都抛下的老古板,谢云络不像是一个能一辈子都忠心于帝王的人。
“苏丞相进去应该很久了。”
“对。”
沈大学士压抑着怒火道:“连你谢家的人都拒之门外,看来这苏家,是要反了天了。”
谢云络深沉地笑道:“苏丞相自有他的考量,我们等着便好。”
沈大学士不再跟他说话,就在这时,皇帝的殿门突然打开,帝王身边的曹公公传出的帝王口谕,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陛下圣谕,朕之长子景炎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继皇帝位……”
这些传位于太子的口谕也就罢了,毕竟皇帝也就太子这一个儿子,可偏偏后面那几句,感念苏丞相之功绩,命青融等苏氏家族六人为辅政大臣,赞襄一切政务。
“什么,赞襄一切政务?”
在场的众人都知道这项权力有多大,他甚至可以替皇帝谕旨,改动朱批,以及批阅奏章等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