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医,不是神棍(110)
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情况已很明确了,现场这几个大夫中间,有两个人意见一致,都说这个人是板状腹,怀疑是内脏破裂。只有曹治平还没给出结论。
二比一,于是很多人的心里天平都开始倾斜,基本上已信了罗裳刚说的话
什么是板状腹众人基本不懂,但还是有不少人感到奇怪,这女人刚才还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倒了,肠子还有穿孔?
这时程严和另外几个人已经把这位大姐抬到了板子上,一起抬着她往外走。韩沉仍守在罗裳身边,没跟过去。
韩沉对这个问题也挺好奇的,等周围的人少了,就问罗裳:“她怎么会有穿孔?”
“可以是极度恐惧的原因吧,听说过肝肠寸断和一夜白头这种话吧?其实这些情况,在现实中都是发生过的,不仅仅是形容词。”
“所以人的情绪不能过于极端,不然对身体伤害极大,无异于是给自己的身体下砒//霜。”罗裳默默地吸着气说。
她脚被人踩到了,疼得很,站立时全身重心都放到了另一只脚上。
韩沉刚才就看出来罗裳脚上受了伤,极有可能是刚才发生踩踏时,有人踩到了罗裳的脚 。
看样子,踩得还不轻。
有民警在维持秩序,罗裳就和韩沉从剧场里走了出来。罗裳受了轻伤,自然不好再去公园野餐。
韩沉仍伸出一只手托住罗裳的胳膊,但两人之间隔了点距离。
她这样子骑自行车都有点困难,所以韩沉找了辆板车。最终罗裳是坐板车回的家,人民公园自然没有去成。
第二天罗裳去上班时,脚已经好了许多,只是有点疼,倒是不耽误行走。
她刚到,方远就过来,重新递给她一个纸条,只说是新查的八字,应该没问题了。罗裳接过来瞧了一眼,片刻后跟他说:
“大概没问题,一会儿我仔细看看。小江来了吗?”
“来了,老板我跟你说个怪事,小江他原来好像是懂医的,都不用我教。药材他都认得,熬药火候也很好,不知道他是从哪儿学的?”
罗裳想起来了,那个大汉曾说过,江少华爷爷是位老大夫。他老人家去世的早,在江少华很小的时候就没了,应该没教过江少华什么,但他应该留下了一些医书。江少华如果感兴趣,自己看过那些书,那他懂点医术就很正常了。
她其实有心带个弟子,弟子学成了,要是愿意留下来,也是她的帮手。
所以她告诉方远:“等会儿看到他,让他来找我吧,我有点事儿要问问他。”
两人正说着话,江少华就到了。
他来的时候,同时还有个女病人探头探脑地走了进来,这人身边还有个中年人陪着。
在看到罗裳那一刻,他们才确定他们这次没找错人,这姑娘果然在山河路开诊所。
夫妻俩对视一眼,那男人客气地问罗裳:“罗大夫,您一会儿能不能帮我老婆好好瞧瞧?她这病可能有点怪,去过好几个医院都没治好呢。”
他没好意思说的是,夫妻俩也去了发功大会现场,但关一贺发的功对他们并没有什么效果。俩人也偷偷怀疑,这个大师并没有什么真本事,可能就是吹出来的。
他们在剧场门口听到了程严的话,一大早就奔着罗裳来了。
罗裳请他们坐下,家属立刻把一沓厚厚的病历和检查单子递了过去。罗裳简单地瞧了下,先给病人切脉,就确认这个患者是真有病,不是装的。
她合上病历,跟家属说:“因为反复感冒伴其他全身症状,有医生曾推荐你们做这个扁桃体切除术,这个坦白讲,我坚决不同意。
病人有点蒙,她丈夫忙问道:“那为什么不行啊,有的大夫说,扁桃体割了,就不用担心发炎的问题了。”
罗裳却道:“每次感冒扁桃体就发炎,病根不在扁桃体这里。把它割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让免疫力受到影响,以后会很容易感冒,甚至引发其他病症。”
病人和家属其实也不想割,家属就问:“不割?那当然好,我们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40章 扬帆
又一个对手
“她这个病反复出现, 确实要难办些,跟偶发性的扁桃体炎治法不同。不过不用担心,我给她开几副药, 如果有效,三五天之内就能看出来。”罗裳看出这对夫妇俩信心不够强,就宽慰了一句。
“那太好了, 只要不切, 就算时间长点也没事。大夫你给我开药吧。”
女患者自己也非常不愿意动手术, 更不愿意自己身上的某个部位被医生切除。所以罗裳说她可以治的时候,女患者很高兴。
“对对,大夫你尽管开吧, 不用着急, 能治就行。”患者丈夫也站出来表态。
罗裳又给患者做了进一步的诊断,然后道:“她咽部反复患病, 时间长了,造成痰瘀热互结的现象, 所以用普通的清热消炎法是治不好的。”
说话间,她已经开始开药, 开完药时, 江少华已放下自己带过来的绿色书包,做好了工作准备。
罗裳便把药方递给他, 让他去给患者拿药, 同时还交给他一个任务:“药方上的药材配伍你看看。看看你能不能看明白这些药材在方子中都起什么作用。”
这时她头一次对江少华提出这样的要求,以前她都是直接让江少华或者方远拿药的。
方远隐约明白了罗裳的意思,他见江少华还在发愣, 就推了他一把,说:“还愣着干什么?老板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 干活去。”
江少华答应一声,走到药房门口时,仍回头看了眼罗裳,心里却在想着罗裳这么做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