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白月光回京了(102)

作者: 陶映 阅读记录

是今年新入翰林院的监生。

男子语气温润,介绍完自己的情况,又说家父也很挂念公主。

一问,原来是礼部侍郎的次子。

这样的人物,跑来京郊义庄教书了?

又一名男子,身高腿长,猿臂蜂腰,看着就像是习武的料子。

他声音低沉浑厚,说是塞北值守回来,新入朝的武官,正三品骁骑参领。

来教习生员们武术的。

那位抱着一大卷书画毛毡,带着许多宣纸的,想也不用想就是来教习书画的了。男子迎上叶容筠的目光,正要介绍自己。

却见叶容筠摆摆手。

她转头,感觉自己有些头疼。

这下全想明白了。

长公主缘何之前招人如此热切?

这分明是给她招驸马来了。

但这么多的俊俏郎君身在此处……叶采苓深吸一口气。

感觉破天荒地,自己也有些无措。

知交

“你说,长公主给你寻的教书先生,都是些少年郎君?”

京郊山崖边上,时秋心捂着嘴。

眼睛里有几分促狭。

叶容筠便有些气恼地抬手,作势要拍打她。

“那并不是给我寻的,是给义学寻的——”

“好了,好了,我已知晓了。”

“你又知晓什么了?”叶容筠无奈道。

时秋心只望着远处放纸鸢的孩童笑。

叶容筠能找回身份,也离不开时家当初的牵线。

故两人现在关系却是越发的好了,在一起谈天的时候也更像密友。

今日相约着来京郊的妙华山。

正是初夏,天空中大团大团的云凑在一起,在山上投下云影。

此处清净。

时秋心扬手唤了婢女来。

“新上的三豆凉饮可有?”

等两人手里都捧上一盏凉饮,她方才看着叶容筠,眨眨眼忽地问了一个问题。

“阿筠。”

“嗯?”

叶容筠正拿银匙拨着小糯米圆子,舀起一勺红豆。

“那你……与那位又怎么样了?”

银匙停在半空,却没有再动。

空气里流动着某种静寂的气息。

……

叶容筠一瞬间想佯装无事,想大大方方地反驳一句,问她你说的是谁啊。

如此便可以掩饰得很好。

一切粉饰太平。

但她看着友人真诚的眼,那话犹豫了许久,却没有说出口。

况且时秋心与她,的确认识的太久了。

她们两个结识的很早。

最开始是京中女官试场上相识的,算来也认识了有五六个年头。

在这种时候,她望着天际。

却实在很想与好友说上几句。

风穿过山林,发出类似海潮一样的辽远声音。

时秋心问出这话,也没有打算听叶容筠开口。

却听到对方唇瓣微动。

低声说了一句。

“我与他……的确是见过了。”

“回京之后么?”

时秋心大惊。看叶容筠每天端静温缓的样子,并没有想到她竟然已经见到过谢泓。

“是,是回京之后。前几日上朝之时。”

“太后那日唤我过去。我轿子要往昭阳殿行,不知道怎么的,那日下朝像是有些晚。”

“谢首辅就在百官前头立着,正要去内阁。”

她微闭双眼,像是又回到那一天。

谢泓方下朝,见到她的凤辇,却是定在那里。

她在凤辇里坐着,视线恰好被轿帘挡了大半。

便只得落在眼前人那绯红官袍袍袖,与官袍正中央的鹤补之上。

他手里尚执着笏板。

寻常官员执槐笏,而内阁的诸人持的则是牙笏。

牙笏温润有光。

笏板之上尚有书写的墨迹,字体清逸,写的是今日上朝要与皇上商讨的政事。

从她的角度只能看到那双手,看不到他面容。

只是那双手也在紧紧捏着笏板。

腕间像是用了些力,克制着,只能见到手背修长骨节,微微凸起。

她能听到周围朝臣行礼的声音。

却见那手的主人,立在那里,迟迟未动。

她心悬起来。

他要说什么么?

金陵一别,她无意与他再联络。

若是他也如此想,便再好不过。

但若是,若是谢泓在这种场合与她相认呢?

心里尚在乱着,却听到那熟悉的声音,自宫墙之上响起。

谢泓在凤辇外遥遥拜下。

声音斯文,礼节无可挑剔。此刻却像是再寻常不过的,朝臣与皇子公主会面的场景了。

“微臣谢泓,恭送容筠公主。”

凤辇重新抬起,将百官置于身后。

她端坐在轿中,轻轻呼出一口气。

*

“原是如此景象啊。”

时秋心托腮,极其认真地听完了叶容筠的叙述。

“这么看来,你们好像确实是彻底过去了。”

叶容筠点点头,低头盛了一匙盏里的冰酪。

“是啊,大家如今都不认识。这就很好。”

声音温缓从容。

有几分真心在里面。

时秋心拿银匙敲敲瓷盏,声音刻意压低,显得有些兴奋。

“要是这样,阿筠,我可是有些消息早就想与你说了。既然你们都已经彻底放下,你可知——”

时秋心现在完全就是说八卦的态度,眼睛里放着光。

叶容筠无奈一笑。

由着好友讲。

“当年我们都以为你殒身江水,太后又下旨,要让他去娶国子监温华章家的女儿,懿旨非说他们两个有缘之类的。”

“当时消息完全没走露,朝中知道的时候,大婚日子都已经定下了。”

上一篇: 逃婚夫妇,在线掉马 下一篇: 鬼郎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