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白月光回京了(104)
叶容筠她们,尚在京郊逗留。
问疾
明明是午后,外面的天空却阴沉沉的。
雨幕蔽接天地。
水滴裹挟着冲击力打在马车车顶上,溅起一蓬蓬水花。
谢泓坐在车驾之中,耳闻着那未曾停止的雨声,目光隐隐有着忧色。
这是极其罕见的暴雨。
连京中有些地势低洼处,都已经有了内涝。说明郊外山下的确并不安全。
车夫声音有些抖。
“大人,还要继续往前走么?”
谢泓点点头。
他目光沉沉,只望着远处的山峦。
“向前。”
风雨太大的时候,凉雨就会穿过车顶的缝隙向人身上钻。
谢泓只半低着眉眼。
他曾在大堤上带头治水。一个个沙袋抛下去,水雾溅起,却远远不够。波涛声像是怒吼,人只能看着水涨上来,立在江堤上显得十分渺小无力。
谢泓目光沉沉地看着远处的山,雨幕遮天蔽日的时候,连山峦的形状都会被遮掩住。
这样的天气里……
手指微微抽动了一下。
马车内壁开始凝结上薄薄的水雾,他伸手触摸,水雾聚成一线流下。
耳边莫名地响起那一道温婉却坚决的声音。
“你那日浮桥上,可曾记得,见到我在中间停下了?”
“谢首辅,是忘记了么?还是觉得人在江水里挣扎之后,侥幸捡回一条命之后,还是对水能心生喜爱?”
他正是因为不会忘记。
所以才知晓,自己这一趟一定要来。
一声惊雷炸响,雨下得更繁密了。
*
小院内暖融融地点着灯。
虽然是午后,但见外面天色因为暴雨的原因暗了下来,时秋心早早地便招呼家仆准备了烛台。
“你兄长可会过来?”
别院内,时秋心和叶采苓对坐着,看着外面的天色。
已经在这里住了两日了,纵然雨一直不停,却也到了该回返的时日。
雨实在太大,她已经做主遣散了一部分仆人。仅留了一两名看家护院的家仆。
现在院落里众人已经聚集在了一处。
只等人把他们接走。
时秋心拈了一块切好的甜瓜。
这是时令的瓜果,别院里家仆种的。
入口清甜。
她嚼嚼口中的甜瓜,声音有些模糊。
但语气却十分笃定。
“阿筠,你且放心。”
眼见着天色越来越沉。
门口终于传来一声唿哨。她们起身看去,外面一个高挑人影,头戴斗笠,手里拿着蓑衣快步过来。
一进堂中便摘下斗笠。
露出一张熟悉的脸。
时青卓笑嘻嘻地,伸手作势要把水珠往时秋心身上甩去。
“好啦,走罢。”
时秋心看了自家兄长一眼,也不计较。
两人跟着时青卓上了马车。
时青卓带了两驾马车,此时她们女眷坐在一处,另一架则是把院中的仆人带上了。
“不要小看这日的雨。”时青卓道。
“京中已经有些地方内涝了,大雨之后又恐有大疫。还是把所有人都撤掉,早做打算的好。”
马车在山路上稳稳地行着。
还未上官道,此刻路面并没有用青砖铺就,尘土被雨打湿,道路已经有些泥泞。
叶容筠点头道。
“路上也要当心。依山的路,要小心有落下的山石与落木。”
她此刻在马车里。
心却提了起来。
总莫名地感觉到有些不对劲,曾经的记忆在脑海里翻涌着,直到马车停下来的时候,那种紧张的情绪被拉到了最大。
“罢了,路正在抢修呢。”
前面的车夫看了看情况,道。
“有大员也要从这边过,已经派了一队人在通路了,应是很快就好了。”
“阿筠,你还好么?”
时秋心有些担忧地看着叶容筠的脸色。她此刻在马车内有些急促地喘着气,脸色苍白。
“我……要下去透透气。”
“好。”
时秋心打了伞,与她一道下了马车。
前方的路果然被落石阻挡了。
但许多力夫已经在那里开始抢修。
离开了四周封闭的空间,她感觉自己的呼吸又恢复了一些正常。
但风雨裹挟着她们两人。
却有些站立不稳。
时青卓见她们两个下了车,从远处小跑过来,又递了两件蓑衣来。
“这种雨,只靠伞决计是不行的。”
叶容筠接过蓑衣笑道。
“多谢你。”
这话是真心实意。她低估了这雨势,此刻才知道初夏的暴雨会有这样的规模。
此刻算是暂时隔绝了雨水,她左右望望,发现自己尚在山道中间,但远处已经能隐隐地看到官道的青色砖块。
“应是不太远了?”
时青卓给她们拿了蓑衣,便也站在那里与她们讲话。此刻笑笑:“望山跑死马。军中兵将都常讲这句话,回京应该还有一个时辰的路。”
叶容筠点点头,收回目光不再看远方。
“好了,路可以走了。”
车夫回来宣布。
叶采苓解下蓑衣,递给一旁的时青卓,笑着再次道了谢。
时家马车就这样行过去。
与另一驾停在那里的马车擦身而过。
“大人……”
云白小心翼翼地道。
“方才收到工部的消息,都水司需要您亲自去视察灾情。您看——”
话到嘴边他不敢说了。
谢泓方才立在马车边上,遥遥地看着路的前方。
那么刚刚叶容筠下车的所有动作,他应是看得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