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白月光回京了(19)
叶采苓便立在那长条几案一旁,专心等着莳花会开始。
听得远处渐渐传来女眷们的笑语之声,还有珠钗环佩碰撞的碎玉琳琅之音。
谢老夫人拄拐杖,望着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此刻仍走在一众女眷的最前面。拐杖雕刻的极精美大气,杖首雕孔雀翎并溪涧青松,取一个长寿的吉兆。
女眷们一望便知精心妆扮过,衣料并款式都不尽相同,此刻都随着老夫人前行。
等莳花会的宾客们都到场后,谢母笑着看向人群中一人。那位命妇着孔雀蓝羽缎满绣折裙,簪着攒珠多宝赤金钗,服制仅在谢母之下。
叶采苓猜这便是府内掌家的大房夫人了。
此刻大房夫人便走出人群笑道:“母亲,那便开始了?”
老夫人点头,夫人道:“上花吧。”
遥遥的丝竹弦乐之音响起。
叶采苓这才发现,她之前赞叹的花园内的牡丹只不过是陪衬。
此刻有貌美的伶人们着天水碧的纱裙,手捧牡丹流水一样地献上来,供众人观赏,旁边自是有人报上花名。
先是四大牡丹名花,姚黄、魏紫、赵粉、豆绿。
皆是碗口大小,都是开得正胜的时候,枝荣花茂。
之后又有洛阳锦、岛锦、二乔牡丹,但众人并无人露出意料之外神色,都像是见惯了这些似的。
流水一样的上花停了片刻。
大房夫人道:“这些都是年年的惯例了,自不必提。只是此番还有些新配的花样子,倒是给大家玩赏玩赏。”
言罢端上一盆牡丹。
这盆花色是罕见的樱红,花瓣较先前之花更繁密些,竟然是丝丝缕缕的模样,花蕊颜色嫩黄,看着格外清新爽利。异于其他花朵。
“这盆名叫云丝贯顶,府里花匠新培植的,仅此一株呢。”
众人对着今年这盆新鲜玩意倒是赞美了片刻,之后便又各自聚集在一处闲聊。
这些名花寻常人家几乎不得见,在这里却极是寻常。
云州谢氏,诗礼之家,历经三朝不倒。此刻底蕴足可见。
叶采苓有些惊。
人群内有小姑娘娇憨道:“老祖母,今日众人都来府里了,我们能不能见见谢表哥?”
老夫人笑道:“蓉儿,你谢表哥多了,要见哪个?”
“自是那位点探花的谢表哥。”谢蓉嘟嘴道:“能被圣上亲点探花,想是俊美无双,让蓉儿和姐妹们也看看嘛。”
大房夫人失笑道:“女眷自是不能随意见男子的,表哥也不行。不过一会大家便要写书法,蓉儿可以写好了给你大伯母。到时候让你谢表哥给你评点一番。”
谢蓉小孩子心性,此刻便高兴起来,闹着现在要写。
大房夫人道:“倒是还有两盆花儿未曾赏得,不过赏花固在一个随性,现在要写亦是可以的。”
众人便都聚集到了几案之旁。
“先让谁写呢?”
贵女们在家中多是主持中馈,不再勤于练习书画,但幼时的底子都还在着,并不是一窍不通。又知道谢母喜好,此刻几个擅长书法的已经笑着围上去了,只等老夫人点人。
谢母却是拿眼望着温道盈,笑得一脸慈爱。
“上次见持月的时候,你母亲正当华年呢,当时抱着你与我谈论佛经,真是好光景啊。”
她道:“当初那么小的一个团子,如今也是京中才女了。持月此番回来,是我府上佳客,不若就先请你写一幅字如何?”
温道盈见惯这些场面,此刻端着乖巧微笑,讲话十分得体。
“持月年幼,不敢担那些虚名。持月是客亦不能喧宾夺主,老夫人福寿延年,还请老夫人先行。”
谢母开怀道:“小姑娘家家的亦是知道礼让呢,罢了,我这把老骨头就先做个样子。”
“这是自然,老夫人须得先做个表率啊。”众人笑道,哄得谢母眉开眼笑。
她被众人簇拥着来到几案前,观望片刻便选了一支中锋毛笔。
狼羊兼毫,出锋尖锐,落笔竟是硬朗无双。
叶采苓在一旁出神的看着。
老夫人的字和她的人竟然有些不同,谢母是慈眉善目的,字却望着大气卓然,笔笔有锋芒。
她写的是白乐天的诗,众人叫好连连。
落笔后谢母仍有些意犹未尽。
“白乐天还有一句‘众芳惟牡丹’亦是上佳,只是若要写来,还须得洒金墨配上连史纸,更配此景。”
宝纱作为得力丫鬟,此刻不会在贵女里面凑热闹,但时时刻刻紧盯老夫人举动。
听到这话,忙上前道:“老夫人放心,早想着不拘着一类纸笔,此时各色纸墨都备着呢。”
她唤小丫头去旁边厢房拿墨,不过一会儿就取回来了。
墨锭里和了明显的金箔,望着是适合书写大字的墨。
放在叶采苓面前。
宝纱有几分急,一股脑地把一堆花叶并各色瓶子放到她面前。
“洒金墨和其余墨不同的,这是之前彩鹊所使的解墨材料。你须得自己挑拣。”
望着这些材料,她心里也没有底。
悄声对叶采苓道:“染墨,无需逞强,要是这洒金墨解不开,换其他墨也是可以的。”
她心道,只是难免在老夫人那里留个不甚太好的印象罢了,但比把事情搞砸了强。
却见到叶采苓已经做出思考的神色。
“——无妨。我可以试试。”
她低声对宝纱说。
第 11 章
在场的贵女们自是不会在意磨墨的丫鬟举动,她们只等着墨制好端上来。
宝纱却为叶采苓提着一口气,有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