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白月光回京了(47)

作者: 陶映 阅读记录

“我与他云州相识的,他一路提携我,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时秋心翻着手里的话本。

“一路提携?更像我想的那样了。”

叶采苓笑着摇摇头,两人揭过此话题。

她之后送走时秋心,却是自己在灯前思虑。

她与谢泓么?

若真有心动的时候——追溯起来却是在云州。但那时自己受谢泓庇护,心动却是显得格外理所当然。有那样一个光风霁月的人出现在自己的生命里,又身加种种光环,动心仿佛是顺理成章。

但她依旧能清楚地看见两者身份的鸿沟。当年最年轻的探花郎成了最年轻的大学士,依旧是前途一片坦荡光明。

罢了,终归不是一路人。她一路走到现在,谢泓是命定的引路人,现如今她敬他重他。

却明白无论如何……不会有结果。

茶楼后厅水榭。

阁内谢泓领进来的人一袭黑袍看了,摘了兜帽,却是江游的脸孔。

江游抱怨道:“怎的今日防范的如此严格。又都是熟人,茶楼一向是我们自己的地盘。”

谢泓不动声色:“那不是还有时家人么。”

江游摇头:“时家虽是世家,但处事却一向有分寸。罢了,我总觉得容氏那边才不对劲呢。”他想到什么,道:“我今日给你报信,却是从急。你可记得漠北大败一事?还有之前你遣小叶姑娘去江南查探布匹的事?”

谢泓眸光一闪,“自然是记得的。”

“我现如今从商人朋友那里得了消息。容国舅不知用了什么法子,还是拿下了塞北秋季军需的供应。”

“如今立秋早都过去了,方拿下供应么?”

“塞北天凉的极早,再拖些日子,怕边界又动荡。”江游道,忽地又想起来一事。

“说到此处,你有没有听过立秋那几日,长公主欲给你寻亲的消息?”

谢泓长叹一声:“罢了,连你也知道了。”

“谢兄此话却是不对,我虽转投江湖,消息还是很灵醒的。”

江游道:“怎么?还惦记着那一位?”

谢泓眸光却真的暗下来。

“当年我回云州,你可还记得?那时是我希望最大的时候。我以为我能寻到她,长公主也如此以为。”

“却是杳无音讯。”

江游轻叹道:“只是你怕是连她如今的样子都不知道,怎么还是如此痴情。”

“儿时所遇,对你影响果然如此之大么。”

谢泓的眸光却是越加复杂。“你并未经历那些事情,长公主却是知情的。若是连她也劝我——”

“这不是并未寻得么?”江游道:“我听说的版本是长公主为你寻了几位世家出身的女子,却都被婉拒了。”

谢泓道:“是啊,我特意说不愿娶妻。”

江游却道:“如此,但我见联姻却是一条巩固你朝堂地位的明路。不过你焉能不知。”

谢泓道:“只我不愿。”

又一日早朝。

谢泓依旧装扮一丝不茍,立在文渊阁外等着上朝后的会议。

却见几位执槐笏的女子路过。

宫内规矩严,几人都是依着品级打过招呼。谢泓望见叶采苓眉眼舒展的模样,心里却有几分快意。

就像看到自己培植的幼苗不断成长的模样。

只是这种情绪在进入朝堂的那一刻又逐渐烟消云散。首辅依旧笑得十分亲切,却依旧不动声色地否决每一个计划。

且内阁众人基本都依着首辅铁腕,却无一人敢明面上分庭抗礼。反对的声音阁外可以有,但内阁却是段长明一力主导的地界。

谢泓此前一直挫败,便是觉得内阁众人能坐到这位置之上,明明没一个心窍未开的。却在很多事上只一味顺着段长明。

他却忽然想起叶采苓那日的话语。

“谋定而后动。”

不知不觉她给出的建议却是越来越受到谢泓的倚重。

于是在段首辅再次给出一些心思昭然的提案的时候,谢泓依旧平心静气地给出反对意见。

他已经做好无人应和的准备,虽然在阁内他是孤军奋战,但朝堂之上,盟友依旧是有的。

谢大学士反对的多了,段首辅也觉得有些习惯。

内阁共七人,七人提出意见,有一人反对本就无妨,甚至刚好能反映出他并未进行一言堂的铁腕压制。

于是那日早朝,他又要通过一项采买提案的时候,本以为再次无波无澜,竟有一位大学士提出了异议。

那位大学士犹豫道:“元辅,我知晓朝内缺乏精兵良马……只是良马多出于北陆,近日北陆马匹又被劫掠。若是强行再征,只怕民心惶惶。”

谢泓心知此人与北陆节度使关系极近,此时提出反对也是人之常情。

段长明却是破天荒地大怒。

他只觉得对方忤逆了他的想法,更有些不能宣之于口的理由——内阁之前默契地追随于他,怎的今日突然有人反对。

那人提出意见后本就有些忐忑,此时被段长明劈头一顿训斥,却忽地镇定下来。只道:“此事我不赞成。”

谢泓冷静地看在眼里。

万事万物本就不是一成不变——若真触及到内阁其余人等的利益,几次下来他们还能忍,但长此以往,总会有反对的声音。

直到有一日,等着退休的张次辅却是来寻他了。

“谢学士。”张次辅道:“有些事情我并不方便说,只是很多时候我其实也知晓元辅大人有些脾气。”

张次辅一贯是和事佬,但每次和事往往也站在元辅的角度和事。那次因为内阁三人与四人形成对抗局面,却破天荒地来找谢泓。

上一篇: 逃婚夫妇,在线掉马 下一篇: 鬼郎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