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白月光回京了(81)
她历经变故,却一直在想方设法改变现状。
这样的心性,让叶采苓很想伸出手再援护她一段。
院门许久未修了,推开的时候吱呀一响。
魏家娘子在院子里搓洗衣裳,闻声抬头见到叶采苓,还记得是那位送女儿回来的贵夫人。
赶忙起身迎接。
听到叶采苓来意,魏家娘子双手还湿淋淋地向下滴着水,已经是连忙回去唤自己的女儿。
“小秋,这位夫人有话要与你说。”
小秋她平日里便想去念书,在巷子里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学童去给先生交束脩。
刚才那夫人,态度极其亲切,问的竟然真的是小秋想不想念书。
她的女儿自然是想念书的。
魏语秋放下手里的布样子,几步走出来。
叶采苓半蹲下来,与她平齐,温声问她。
“我也唤你小秋。”
她道:“你愿不愿意,同我一起读些典籍?”
出乎她意料的是,魏语秋听完她的叙述,没有犹豫多久,却是拒绝了。
“家中只剩我与母亲。去学堂学习是好的,但我时间不够了。”
小姑娘身量尚瘦弱,但此刻讲话已经是在用成人的语气,冷静地考虑着身边的一切。
“现在家里只有我和母亲,父亲沉冤也尚未昭雪。读典籍是很好的,但这不是现下我能承担的起的事情。”
“但若是能读书,你将来会有机会去更好的地方。”
“你可知,京中有三年一度的女官遴选?”
叶采苓还想再争取。
却听到魏语秋坚定的声音:“语秋多谢夫人的好意。”
见小姑娘目光坚定,她便也不好再提,只让静霜把带来的东西给魏家母女放在院子里。
“若你改变心意,可以来寻我。”
她对着魏语秋道。
出门之后,静霜去寻马车,因得这里街巷狭窄,车夫便将马车停到。
叶采苓便在小院附近等她。
眸光却看到,街角处一个人影。她向前走了几步,便见到一张熟悉的脸。
这不是云白么?
谢泓最得力的长随,已经跟着他许多年。
叶采苓不言语,眼神里却透出明晃晃的疑惑。
见隐藏不成,云白也大大方方地从隐蔽处走出来,对叶采苓礼貌地一拱手。
“叶姑娘,实在是抱歉,主子他担心姑娘的安危,派我跟着姑娘。”
静霜已经寻了马车过来。
站在叶采苓身旁打抱不平:“你们这些人,一个两个倒是也古怪,我们夫人好端端地在这里经商,倒是要被你们错认。”
叶采苓给静霜一个肯定的眼神。
不愧是和她一同经历生死的婢女,关键时刻演技真的很不错。
云白被这一出弄得有些糊涂了。
“可是……叶姑娘……”
他望着叶采苓背后,露出见到救星的神色。
“大公子,您可算来了。”
谢泓着了一身薄锦圆领袍,腰间随意地系了同色腰带,显然刻意做了寻常打扮。
只是他气质实在出挑,此刻从马车那里缓缓行来,已经有许多人的目光有意无意的往他身上飘。
见到叶采苓,他礼貌地施一礼。
“林夫人,唐突了。”
见叶采苓一双明眸看着他,谢泓却没来由地觉得欣喜。
不是幻觉,真的是她。
她尚在人世。
叶采苓身体有一点僵,在心里暗暗咬牙。谢泓这是算准了她不会应叶采苓这个称呼,开口真唤她林夫人。
唤林夫人的话,却不能不回应了。
她忽地扬起唇角,温柔一笑。
“屡次见到程尚书,真的是好巧啊。”
好巧那两个字,她咬字有些刻意,专门让谢泓听得分明。
谢泓明明听出来她话里的意味,却只佯装没有听到。
道:“今日来魏家拜访,并非是公务。实则是想看看魏家有无需要照拂的,程某也可尽绵薄之力。”
叶采苓点点头。
“程尚书如此关怀民众,实乃我金陵幸事。如此,我便先行告退了。”
相逢
谢泓眸光深深。
但叶采苓转身的动作太过干脆,甚至让他也有几分怔愣,怀疑自己到底是否真的与她相识。
她的拒绝从来都是温柔而从容。离开的时候却毫不留情。
云白在一旁小心地看着谢泓的脸色。
他很少见到谢泓有这样的神情。
就像承霜负雪太久,松柏或许亦有折断的时日。
过了许久,谢泓轻叹一声。
“先去看看魏氏。”
“是。”
云白当即应声。
事情办妥,谢泓离开魏氏住的杂院,回到住所,却见到厢房外面立着一个陌生家仆。
一见谢泓,便恭敬地打了招呼,道是自家主子,酒行的梁喜遣他过来的。
也并不说理由,只将怀里抱着的赠礼奉上。
那是一个云水纹的月白缎盒,仅这盒子,望着做工便考究。
谢泓负手立在那里,并不接过,也不开口言语。
家仆办过许多类似的事,心里知道这些人起初都是要端着的。
只笑嘻嘻地,伸手把那缎盒先启开了。
宝光流转。
盒子里鎏金嵌玉的,分明是一株形态完整的珊瑚枝。细看这珊瑚却并不是真正从海里生长出来的,而是拿碎珠细细地串了,一粒粒攒起来的。
金玉流明,浑然天成。
“大人,咱们金陵不临海,但这珊瑚枝子,小的斗胆说一句,怕是东海的珊瑚也胜的过。这小玩意,是我们家主子自己找师傅做的,还请您笑纳。”
却见眼前的大员随意地瞥了一眼,却并没有多看这赠礼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