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白月光回京了(84)
一抬头,却恰恰见到那人,立在浮桥尽头。
她撞进一双如同寒潭的眼。
谢泓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开口,却是与叶采苓极为熟稔的一声招呼。
“林夫人,今日是来沙洲游玩了?这苇青洲,可有何处值得赏景么?”
叶采苓尚未回应,金陵知州大惊。
这位程尚书平时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他还以为京中大员都是这样,刻意与他们这些本地官员保持距离。
没想到却与这位墨行的林夫人如此熟悉。
开口语气如此随性,两人一定私交甚笃。
他望向叶采苓,心里嘀咕。
他当时还指使过林夫人做杂事。这位夫人竟然识得如此人物,怎么早些时候完全没有透露。
却见林夫人微微向后退了半步,深深地施了一礼。
“见过程尚书,见过诸位大员。民女今日来汀洲闲游,不慎惊扰诸位雅兴。现下自请离去。”
众人面面相觑。
旁的人若有这样的机缘,一定想尽办法攀上关系。怎么这位林夫人,表现得却与程尚书十分陌生的样子。
谢泓却道:“今日这里有宴饮。林夫人若是无事,不如与时小将军一起来?”
吴白羽正缀在队伍的最后头,按理说他并无资格参与今日的宴会,是他通过金陵知州,好说歹说要跟来。
此刻睁大双眼。
这宴饮他能参与,已经提前谋划了许久。
林夫人居然如此轻巧地就受邀了?
谢泓并不关心身后同僚的心思,只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忐忑望着她。
却见面前的女子微微摇摇头。
又是那样的温柔拒绝。
谢泓心里要被气笑了。她这是铁了心的装不认识他,是么。
却能与时小将军言笑晏晏?
在众人看不到的地方,谢泓袍袖里的手已经攥起,骨节微微凸出。
却忽的负手立在桥头,霁月光风的一笑。
“如此,甚好。”
暗涌
那话语落在众人耳中。
明明是温和到甚至有些退让的意思,却让人心里暗自生出一丝凉。
为官者极少有糊涂的,此刻已经有下属暗暗交换着眼神,心里再次盘道着这位林夫人,与朝中大员到底是何关系。
吴白羽更是盯着叶采苓。
她知晓自己,方才放弃的是怎样的邀约么?
今日是酒行梁喜组的局,但参加的都是金陵各行说的上话的人物。
况且还是为首的京中大员在开口邀请她。
场面微妙地静下来,鸥鸟在远处江滩起落,带出一阵翅膀扇动的窸窣。
暗流涌动。
叶采苓并没有理会。
面对许多心思各异的目光,她依旧温柔从容地归拢衣袖,微施一礼。
“多谢程尚书好意。”
女子裙裾微微摆动,鬓间簪着的攒珠琉璃步摇被江风吹着有些偏移,流苏碰撞出细微的金石声。
但背影端直而从容,一步一步走得决绝。
轻轻掠过谢泓。
向浮桥之上走去。
沉默之中,众官目光只得再次移向为首的那位朝中大员。
实在是因为,大员不动,他们也不敢迈动脚步。
而谢泓好像没有注意到,他自己已经在浮桥尽头立了许久了。
他依旧是负手而立,单侧手笼在袍袖之中,只任由江风吹动衣摆。
眼睛只凝望着渐行渐远的那个人影。
谢泓入朝为官十载,自认为自己行事已经足够周全,但现下却无端地从心里生出一种失意。
就好像在他不知道的地方,有什么事情已经暗自滋长,脱离了他的控制。
为何……她连一个眼神,都不愿意给他。
他微微皱起眉头,忍受胸口传来的那一阵没来由的抽痛。
有什么事情,他一定尚不知晓。
但自从她失去踪影。
他已经竭尽全力去找,身边所有能发动的力量,都被他调用。
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她没有告诉过他。
方思虑到这一层。
却见到浮桥中女子的身影踉跄了一下。
*
叶采苓的确是走的越来越慢。
她只想着离开与时家兄妹另寻地方叙旧,却忽略了江水的自然节律。
来苇青洲的时候,她与静霜有说有笑,还有几个食肆的婢女护在她身边,她一路从容过来,并没有注意到身旁的江水。
此时是未时。
——这正是涨潮的时辰。
浮桥的锚固点在两岸,深深扎入土中。中间则用轻便稳固的杉木排成桥面。
此刻桥面的高度已经不能再变化,而江水还在往上升。
理智告诉她浮桥是安全的,但脚步却不受控制地逐渐放缓。
水。
铺天盖地,陷入口鼻的水。
她独自一个人在浮桥上行走,却又下意识地开始疑惑,自己是否刚刚回到了坠江的时日。
拼死取回的消息被温道盈截下,又得知温道盈与谢泓,太后赐婚,结下一段好姻缘。
普天之下都各有各的喜事。
唯有她像个笑话。
船上明晃晃的刀尖好像又跳到眼前来了,刀尖和江水比,又孰好孰坏呢?
脚步在她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已经停顿下来了。
叶采苓浑身轻轻地颤抖,站在浮桥半途,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向何方去行。
四面都是茫茫的江水。
眼前好像在逐渐暗下来。
“别怕。”
耳边忽然响起一声呼喝。
那是青年人明亮的音色,但此刻却透出明显的紧张。
手臂传来坚实有力的触感。
她缓缓抬头,看到时青卓正盯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