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回望(113)
任凭张之羽如何问她,白馥也不言语。在给黄育芩的信中,张之羽询问黄育芩如何是好。
黄育芩自然不知如何是好,只在给张之羽的回信中顺嘴问了一句常随的近况。没想到半月后,张之羽在信中忧心忡忡地回复。白馥似乎不愿意别人提起常随,张之羽曾经向白馥打听常随,白馥竟然跳窗而逃。
张之羽初时只当是白馥心情不好,后来收到了黄育芩的书信,旧时重提,白馥直接咬断了桌腿。只怕白馥的遭遇与常随有关,张之羽请黄育芩查探一番远在京城的常随的近况。
回忆回笼,黄育芩掐指道:“我从其它地方调拨人手顶了上去,顺手给黄毓蔚制造了点麻烦。”
“嗯?”
“他那艘常年漂在金明河上的画舫于夜半因船底漏水沉了,可惜众位船工熟睡,无人值守,等到发现时已无力回天,可惜了他那些花重金调教的乐工舞伎折损了大半。”
黄育芩和明玉都笑了起来。
黄育芩突然察觉到四下里说话的声音都停下了,周围一片安静,他探头,所有的眼睛都盯着他与明玉。
黄育芩这才发现,帐中多了一名风尘仆仆的探子。
探子抱拳道:“驰援之人,是大理寺卿明铨!”
第 60 章
朝廷居然派出明铨帅军驰援密川!
“不可能,我的大哥如何能带兵打仗,他科举出仕,自幼读的是儒家经典。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小皇帝不可能拿出五万禁军开玩笑,送他出京。”明玉突然失控地站起身来,急得团团转。
“作为主帅运筹帷幄,并非一定要上战场,明铨大哥的性命定然无忧……”黄育芩连忙站起身,拉住明玉安抚。
不知小皇帝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朝中悍将名帅不多,却不至于小皇帝派出明玉的大哥。
黄育芩将怀疑的目光投向面前低头半跪的探子,
“明玉身为大理寺卿,为何会突然得了小皇帝的旨意帅军出城!若是瞒报误报,贻误军情,唯你是问。”黄育芩突然转头厉声喝道。
探子不知黄育芩的身份,只知道是将军的重要幕僚。他往日只见过三两面,印象中,他总是沉默不语地坐在角落里,却不知此时他为何对自己色厉内荏。
探子不明所以,连忙赌咒发誓,所言皆是探听得来,绝无隐瞒。
“此番小皇帝启用大理寺卿帅军,属下不知其中缘由,只知道此次出兵虽然号称五万,然而实则由各地征调而来临时拼凑出来的禁军部众。”探子嗫嚅道,“属下所说,千真万确。”
黄育芩还要再问,明玉扯了扯他的衣袖,他只好住嘴了。
周明夷示意探子下去,见明玉心绪不佳,众人又坐了一会,各自散去。
黄育芩小心地安抚明玉入睡后,悄悄地替明玉阖上屋门,他轻轻地呼出一口气,带出一团白色的水雾,只见残月升至半空,夜深了。黄育芩犹豫再三,终于下定决心,抬脚向着与自己屋子相反的方向走去。
周明夷居然没有入睡,薄薄的窗纸透出一点暖融融的光。凛冽的北风吹响了严冬的哨声,尖锐绵长,却被开门声打断。
周明夷立在门框后,向黄育芩道:“快进来吧,外面冷。”
屋内放着一只火盆,暖融融的空气立刻包裹住了几乎在夜风中被冻僵的身体。黄育芩问道:“你早知道我会过来?”
周明夷摇摇头,道:“只有五成把握。”他替黄育芩倒上热茶,把杯子塞到了黄育芩的手中。
暖意由手掌心一下子荡开,黄育芩笑道:“你既然知道我来,自然知道我为何而来吧。”
“自然是想我了呗。”周明夷不假思索。
黄育芩忍不住翻了白眼,眼前的周明夷虽是日日相见,但能私下说话的场合却屈指可数。此次自己来找他,却又是为了明铨之事。
周明夷的下巴和嘴唇上露着青色的胡茬,白日里不显,在灯烛之下,只见一片青黑,看上去越发显得老成,偶尔说起俏皮话,却显得尤为不搭。
黄育芩点点头:“嗯,想你了。”
周明夷的眼睛倏然亮了,他握住了黄育芩的手,将杯子与黄育芩的手一起包在掌心。他发出低沉的笑声:“既然你会想我,那么你日后定要多多来寻我,别像今夜一般,若不是为了你的兄弟,恐怕你也不会想起我来,你这个没有良心的——”
在永州时,周明夷与黄育芩反而更亲密些,现在黄育芩以谋士的身份住在新城,周明夷曾经贴身监视的借口再用不上,只好替黄育芩另外安排了一间屋子。于是两个人一个在院子东头,一个在院子西头,甚是避嫌。
“时间不早了,说说你的来意吧。”周明夷笑道。
“明铨若是被俘,还望将军手下留情。”黄育芩开门见山道,“明家大哥自从任职大理寺以来,秉公办案,铁面无私,破获的冤假错案不计其数,是朝廷一等一的治世良才。天下人都认为他是黄相一党,实则不然。”
周明夷露出好奇的表情。
“当年明大哥初出茅庐,因他刚直的性格,不善于人周旋,招惹了众人的毁谤,也吃了不少暗亏,我爹爱惜他的人才,这才出面作保,自此之后,他的日子才好过许多。明大哥和尘同光,数次向我爹示警,手上却还是干净的。”
黄育芩顿住了,眼神闪烁了两下:“方才在众人面前,我不好言明,可是你也知道明大哥在你爹爹的案子上,只是秉公办案罢了。”
周明夷点点头,算是认同了黄育芩的想法,黄育芩的心中大石总算是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