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游]前程无忧,未来可期,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江湖再见。(57)

作者: 皖南徽州 阅读记录

第二个人长一头陀模样,长唇大耳,眉似扫帚,面相凶恶,身穿臃肿乌金甲,腰间挂一宝剑。

第三个人束发插一根纯黑参银发簪,身穿玄铁甲,左右腰间各挂一把刀。

第四个人面目清秀英俊,头戴白云压鬓冠,身穿亮银甲。

第五个人头生双角,白面长须,身穿一件白色文士袍,袍外迭了片片银甲,才气峥嵘。

那七道身影一见暗焰,便拱手行礼道:“见过大圣。”

暗焰拱手回礼道:“请坐。”

那七人随着暗焰一同坐下,暗焰说道:“泡茶。”

身后仙娥领了命,便去泡茶。

没等暗焰询问,那七人便自我介绍道:“大圣,我是荒芜星君戴礼。”

说话之人正是为首之人左侧的那个男子。

“大圣,我是四废星君袁洪,你叫我袁洪就行。”

这次说话的人正是为首之人。

“大圣,我是天瘟星君金大升。”

第 50 章

暗焰看去,这次开口的是为首之人右侧的第一个人,那人头生牛角,竟然和牛魔王有些相似。

“大圣,我是伏断星君朱子真。”

这次开口的是那个头陀。

“大圣,我是破碎星君吴龙。”

开口的是头陀右侧左右腰间各挂一把刀的男子。

“大圣,我是刀砧星君常昊。”

开口的男子面目清秀英俊,暗焰不由得多看了一眼。

“大圣,我是反吟星君杨显。”

听到这男子的声音,暗焰不禁愣了愣,他的声音很细,像是女子,暗焰抬头看去,头生羊角,明明是个气质峥嵘的男子。

这时,泡茶的仙娥已经回来了,仙娥把茶杯一一放好。

“哗啦哗啦。”

倒茶的声音响了八声。

暗焰笑道:“请喝茶。”

七人纷纷举起茶杯,或喝,或抿上一口。

“好茶。”戴礼赞叹道。

暗焰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口感细腻,暗焰又嗅了嗅,香气扑鼻而来。

“这是玄珠茶。”袁洪赞叹道。赞叹完,袁洪心中疑惑了,这玄珠茶不是托塔李天王府上的特色吗?怎么在暗焰这里也能喝到,难道昨日哪咤与暗焰一战,还打出感情了。

暗焰并不知道袁洪心中的想法,而是问道:“不知各位星君找我有何事?”

袁洪一时不知怎么开口,朱子真大大咧咧道:“大圣,是这样的,我袁洪大哥听闻你是灵明石猴的大哥,所以才想来拜访?”

暗焰心中更加疑惑,我的确是孙悟空的大哥,这跟你们来拜访有什么关系?

暗焰一时也不言语,打量着脸生猴毛的袁洪。

袁洪被盯了一会,仿佛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说道:“大圣,你可知道混世四猴?”

暗焰一时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袁洪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但还是开口道:“知道。”

袁洪听到暗焰的回答,便继续道:“我就是其中之一的通臂猿猴。”

暗焰一下子仿佛想起了什么,在联想到自己刚见袁洪时,那一丝亲近的感觉,便说道:“你可听闻过暗裔魔猿?”

“未曾听闻。”袁洪疑惑道。

暗焰笑道:“哪来的混世四猴,明明是混世五猴,而暗裔魔猿就是其中之一。”

暗焰又问道:“你初见我时,是不是有种同根同源的感觉。”

袁洪听此,恍然大悟,自己说怎么会有熟悉感,当初只以为同是猴子,可天庭不止他一只猴子成仙,怎么和别人没有熟悉感,现在一想,顿时明了。可因此他更疑惑了,在凌霄宝殿上,太上老君曾说过混世四猴,但并没有说混世五猴,难道圣人善尸也会骗人,不可能啊!

袁洪心中疑惑,便询问道:“大圣,可太上老君说过世上只有混世四猴啊?”

暗焰反问道:“可是我们之间的联系做不了假?”

“也是。”袁洪点了点头。

“既然我二哥袁洪和大圣同为混世五猴,那不就是亲兄弟吗?而我们身为二哥的结义兄弟,不和大圣也是兄弟吗?”杨显一脸笑容道。

杨显对于暗焰混世五猴的说辞自然是不信的,不过暗焰身为遮天大圣,他们这些星君可是比不了的,昨日在殿上时,玉帝还让太上老君为暗焰打造一件后天上品灵宝,可见玉帝对暗焰的厚爱,如果自己等人和暗焰攀上关系,那以后在天庭,谁不得给上他们几分薄面。

吴龙、常昊也想到了这个方面,也是跟着附和。

金大升虽然没想到,但见自己的结义兄弟都在附和,他也跟着附和。

暗焰并没有被他们的起哄影响心智,就静静的喝着茶,也不回应。

袁洪自然想到了这一方面,但碍于是结义兄弟,并没有点破,而是转移话题道:“大圣,可知道西游?”

暗焰心中疑惑,难道你也是穿越者。

暗焰虽然心中清楚,但不能一下交了底,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袁洪目光扫视了屋内的一众仙娥,暗焰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挥了挥手道:“都退下吧!”

“是。”那些仙娥领了命便都离开,向着府内深处走去。

袁洪这才一挥手,布下一道隔音屏障。

袁洪一脸严肃道:“大圣,西游的本质就是让佛门大兴。”

暗焰并没有言语,只是盯着袁洪看。

那袁洪接着道:“大圣,昨日殿上我见你战力强悍,可见大圣天赋异禀,定是修炼了区区千年便达到太乙金仙之境。”

“我想大圣虽然不问世事,却听过封神之战,封神之战上,人教、禅教两位圣人借助西方教两位圣人的力量,针对截教。因此东方教欠下了西方教天大的因果,而这西游之事就是为了让佛门大兴,以此偿还东方教欠下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