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躺赢!豪门团宠炮灰女配(199)

作者: 雪桃酒酒 阅读记录

“我,额……没什么。”宋老师说着,忍不住朝四周望了望,约莫半个小时后,宋老师想了想,还是忍不住低声道:“校长,陈主任,绣芬……你们有没有感觉,有人一直在看我们?”

校长等人都沉浸在高考的气氛中,一有空就忍不住盯着校门口,哪有空注意四周。

此时听到宋老师的话之后,大家当即往周遭看了眼。

绣芬也抬起头随意看了看,下一瞬,她的目光和其中一个女人对视上。

见绣芬看向自己,女人立即确认了绣芬的身份,忍不住笑着叫道:“绣芬,真的是你啊!”

女人烫着这个年代最流行的卷发,穿着衬衫和半身裙,打扮得十分时髦洋气。

绣芬看着对方的脸,好几秒后才反应过来:“你是……芳芳?”

“没错,是我啊!好久不见,没想到你竟然会出现在这儿。”女人说着,走到了绣芬面前。

看着绣芬身旁的几个人,女人的目光着重在校长身上停留了几秒,然后笑着对绣芬道:“这几位是……”

“这位是钟校长,这位是陈主任,这位是宋老师。”绣芬说完,对校长和老师道,“这位是我以前的同事——”

不等绣芬说完,女人立刻打断绣芬的话,笑着对他们道:“你们好,我名叫吴芳芳,是绣芬的好朋友,以前在厂子里的时候,绣芬就像大姐姐一样照顾我,把我当小妹妹一样宠着。”

S中这般看中沈惠惠,对沈惠惠的家庭情况,自然也有几分了解。

由于白家没有认回绣芬,他们也没有对外公开绣芬和白家的关系,所以对于这件事情,大部分人都不得而知。

S中这边调查到的,基本是写在档案上的资料。

比如他们原籍在南省的福水村,一个非常贫困落后,甚至连电都没有的小乡村。

丈夫不靠谱,常年赌博好吃懒做,整个家都靠绣芬撑着。

因为家暴缘故,绣芬和丈夫离婚,所以沈惠惠现在是单亲家庭……

越是了解到这些,校长老师们就越觉得绣芬和沈惠惠的不易。

此时听到吴芳芳的话,校长老师们当即爱屋及乌,也十分客气地和吴芳芳寒暄起来。

唯独绣芬站在一旁,脸色略微有些尴尬。

第 83 章

当初还在福水村的时候, 沈勇不干活,全靠绣芬努力工作养家糊口。

绣芬没正经上过学,没有文化更没有文凭, 体面的工作是轮不到她的,大部分时候, 她就在厂里干活。

吴芳芳就是绣芬以前在厂里认识的同事。

工厂地方大,工人多,男女老少都有,就像一个封闭的小型社会。

在这里面, 一个人身上的任何优点, 都将成为他立足的资本。

比如有人是厂长亲戚, 皇亲国戚的地位自然不用说。

有的人家中有钱,来工厂做工就是体验生活的,对于这种, 大家自然也会高看一眼。

有文化的, 聪明机灵性格好的……但凡有一个突出的优点, 在厂里都能混的风生水起。

而吴芳芳凭靠的, 是颜值。

她身材高挑,审美也十分在线,最喜欢的就是化妆买衣服打扮自己。

虽然五官长得比较一般,但生活中看人,不像镜头怼脸只看细节,更看中的是这个人的整体。

吴芳芳凭靠着自己的审美和气质,掩盖了五官不足的这个缺点, 营造出了大美人的氛围。

从小在村子里, 吴芳芳就是村长的一朵花,进了厂子那更是不得了。

厂里打工的女人, 大多穿着朴素的旧衣服干活,成年灰头土脸的,吴芳芳这般花枝招展的女人一进厂,几乎瞬间成为了厂里女人的公敌,所有男人的梦中情人。

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绣芬也进厂了。

绣芬今年三十多岁将近四十岁,稍稍收拾打扮一下,都是大美人。

年轻的时候更是不得了。

不仅身材好,脸也禁得住细看,更可恶的是头发浓密,乌发红唇,皮肤白皙,吴芳芳有的优点,她都有,吴芳芳没有的优点,她也有!

虽然绣芬的穿着打扮同样十分朴素,和普通乡下女人没什么区别。

但天然美人的优势就是哪怕穿着麻袋,站在人群中都是焦点。

朴素的衣服不仅没有令绣芬淹没在人群之中,反而更衬托得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远比吴芳芳这样精心打扮掩饰自己缺点的女人,要更加吸引人。

绣芬一进厂,就毫不意外地夺走了吴芳芳厂花的头衔。

厂里的领导一看自家厂里员工颜值这么高,那可乐坏了,按照当时的潮流,直接给绣芬和吴芳芳起了“芬芳双姝”的头衔。

绣芬面对大家的打趣,实在是有些不大好意思。

她进厂这会儿,已经结过婚生过孩子了,在她看来,自己已经不是小姑娘了,大家没必要这么关注她的外貌。

吴芳芳则发自内心地不满。

芬芳芬芳,芬在前,芳在后,可不每时每刻提醒着她,她低人一等,不如绣芬么!

因为这个缘故,吴芳芳一直看绣芬不顺眼,没少找茬给绣芬惹麻烦。

绣芬喜欢刺绣这个事情,就是她故意宣扬出去,然后和大家一起嘲笑绣芬的。

可惜不论她怎么和绣芬作对,大家依然十分喜欢绣芬。

不仅同事觉得她性子好,领导都十分欣赏她。

毕竟领导请人进来,是让人来干活的。

长得美确实赏心悦目十分不错,但再美也不是自家人,哪有钱来得重要。

绣芬长得好看,从来不仗着自己的美貌偷懒耍滑,手脚麻利,勤快踏实,没有领导会不喜欢这样的员工。

上一篇: 不听风说爱 下一篇: 傅先生,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