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疙瘩银疙瘩都嫌不够(25)+番外
当然,谢岩极擅长隐忍,仅用了一秒就收起暴动的青筋,微笑道:“公司决定给你换个路线。”
“这次又是什么人设?”
“公司觉得你可以卖草根少女逆袭成女明星的事迹,你觉得如何?”谢岩本来想说“你有什么不满意的”,但听起来太像威胁人了,便换了个礼貌的询问方式。
然而事实是,对于不听话的艺人,威胁这条路也不是不可行。
钟娉吐槽:“不卖人设公司活下下去是吧?”
谢岩一副鼠目寸光的表情看着她:“你懂什么?互联网时代,你必须用一个特质标榜自己,才能吸引更多粉丝,人家一提起草根逆袭就能立马想起你。”
钟娉没什么意见:“随便你们咯。”
谢岩觉得她十分不配合,鼓吹道:“你现在也算是小有热度,得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多多提高曝光度。”
钟娉转了转眼珠子,问:“那公司给我的住房补贴能提高点吗?比如加两千块?”
谢岩鄙夷地看着她:“你这才来公司多久?”
“我就知道摊上你个经纪人,根本没什么好事。”钟娉使用激将法。
谢岩受不了:“老子也是新人!”
钟娉“嘁”了声:“那你还对我指手画脚?”
“……”
谢岩此时此刻真的想说一句,要不这个经纪人我不当了,你来当吧。
然而面对对方蹬鼻子上脸的态度,谢岩忍住体内飙升的高血压,冷笑一声:“等你微博粉丝有两千万再说吧。”
钟娉盘算了一下,她现在有八百万粉丝了,其中包括上完《疯了吧剧本杀》新增的三百万粉丝。
谢岩这个说法就是觉得她压根不可能在接下来的节目中出彩,或者说,他觉得她上的第一个综艺纯粹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按照一般艺人的涨粉趋势,两千万粉丝起码得等两年,如果没有作品加持还不一定能等到,而且到那个时候钟娉早就不算公司的新人了,住房补贴也肯定早就升了。
谢岩就是在打发她。
她有些不爽,她刚刚参加完综艺节目拿到的通告费被公司层层搜刮下来,卡上的数字不像刚开始那般可观了。
钟娉和姜京韶两个人挤在一个小小的出租房里,就算她觉得还算勉强,可姜京韶那个老寒腿睡不了太久的地板,万一着凉又是一笔开支。
她努努嘴,和谢岩交涉:“如果我能涨到那么多粉丝呢?”
谢岩觉得她目光短浅,当即夸下海口:“别说加两千块,就算五千块我也给你报下来。”
钟娉拿出手机:“你说的。”
谢岩翻白眼:“我说的。”
钟娉满意地录下音,觉得这个赌约如果只有对方单方面的下注确实不太公平,便好心地补充了一句:“时间就今年年底吧,要是我没做到,我就给你当经纪人吧。”
无意之中愿望被实现的谢岩:“?”
他要说谢谢吗?
钟娉起身,丝毫不觉得自己这个赌注不要脸,煞有其事道:“我当经纪人肯定比你精打细算,用最少的钱送你出道。”
“……”
送他在横店演一天死尸吗?
*
熙熙攘攘的菜市场,吆喝声不止。
以往钟娉来这都是穿大裤衩和一字拖,不洗脸也不扎头发,如今谢岩说她也是小有名气,不能像以前一样抛头露面,至少戴顶帽子。
不过这种市民小街道,她还真不敢保证自己的国民度能脸熟到有人认识。
“罗大娘,这葱怎么涨价了?”钟娉拿起一束小葱,熟稔地和摊位的老板娘搭话。
老板娘回答:“都是这个价,又不是我一家涨。”见她是常客,又和她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起来,“钟娉啊,最近怎么没来我这里买菜了?又搞你那小直播去了?”
钟娉嘿嘿笑:“是啊。”
老板娘摇摇头:“我看你啊,就应该好好念书,你那破直播能挣多久钱?我儿子现在在珠城大学读研究生,不久就要去国外留学了,回来之后年薪他们都说有这个数呢——”她张开手,比出七个手指头。
钟娉对此场景屡见不鲜,一面敷衍地说“好”,一面捡了几个模样还算新鲜的特价蔬菜,让老板娘称起来。
后者迅速算好钱:“两块八。”
“两块五行不?凑个整。”钟娉和她砍价。
老板娘十分无语地看着她。
四舍五入凑整都三块了,你两块五是凑整吗?
钟娉又拿了几根茄子和胡萝卜,悻悻地笑道:“这个也要了。”
老板娘帮她包在一起,用计算器算好总数:“十二块一,零头抹了,你扫我十二块吧。”
就少了一毛钱,钟娉怎么想都觉得亏。她捻起一根葱,带进菜里,和老板娘交涉道:“捎根葱给我呗,罗大娘。”
老板娘被她整得不耐烦,摆摆手示意她拿走,嘴里嘟囔着:“早上就有人拿了我两根葱,你们这些人可真会算……”
钟娉美滋滋地离开了。
回到家里,厨房飘来香味。
钟娉换好鞋子,提着菜放进冰箱,却发现里面有一个熟悉的塑料袋,和她手上的一摸一样,摸不准就是一个摊位的。
她拿出来一看,发现里面夹了两根葱。
钟娉:“……”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作者有话说:
老板娘:这敢情还是一家人拿的葱。
第15章
“阿娉,吃饭了。”姜京韶一听客厅里的动静,转过身欢喜地呼喊。
钟娉关好冰箱门,一看餐桌上的鸡胸肉和荞麦面,惊讶地问他:“你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