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外臣为患:陛下被腹黑臣子逼婚了(249)

作者: 朝阁 阅读记录

“那还请陛下,务必做好心理准备。”

第二百零三章 释怀

桌案上摆放的茶盏已然没有了热气,而香炉里最后一截香灰蓦地断落摔在盘中。

颜礼将这一切娓娓道来,可淮宁的反应却比他意料之中还要平静。

自齐约心怀不轨所做所为一一败露后,其实淮宁对这一切的嗅觉大抵格外敏感。这些事自然也戒心很强,一直以来都在提防,如今正视这一切似乎也并不再觉得难以接受。

颜礼凝着淮宁只觉心中不断泛起阵阵五味杂陈。从二人初相识相知,他便明白淮宁绝非是天真纯良的性子。

只是这些年越发有帝王之气,历练的也越发成熟稳重。

这不正是他所想要的看到的吗?不也正是他千里迢迢远道而来的目的吗?

可为何他却半分都开心不起来?

若山河无恙国泰民安,若淮宁并非是不得已肩负这使命与重担,不得不坐上这国君之位。这孩子也不过二十有二的年纪,是否能享受这个年纪应该享受的一切天伦之乐。

他面上的心疼藏无可藏,可如今看来实在是太过多余。

“国师以为如何?”

淮宁冷冷扫过自己面前已经冷掉的热茶,反手讲这茶盏推开:“你想如何做?”

颜礼知道淮宁这一声“国师”意欲何为,这不仅仅只是淮宁想要拉回他的思绪,也不仅仅只代表着淮宁对此事的重视。

更多的是淮宁在提醒自己如今他的身份尚且还是大淮的国师,应当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闻言颜礼正襟危坐,这些天以来他早就已经想好这一步棋应当步在何处。

困住他的并非是绞尽脑汁想不出一个破解之法,而是他到底过不了心里的坎要如何只与君臣关系面对淮宁。

他抬眼望向淮宁,眼中只剩坚定不移:“假借荣光带兵出城,由方毅亲笔书信寄往边关。以此营造大淮京城中内乱外患的假象。付弋平既蛰伏多年,必然也在等候时机起兵造反,若皇城内乱,他必定会返京从其中获利,定会想方设法不顾一切分一杯羹。”

而淮宁望着颜礼的眼睛,那双金色瞳孔仿佛深不见底的漩涡快要将自己吸入吞噬其中。

四目相对不过片刻,到底是淮宁先行回避了颜礼灼热的视线。

尽管淮宁心中明白颜礼这般灼热的视线不再为自己而热烈,仅仅只是因为颜礼在像自己禀报之事实在是涉及太过牵扯甚广。

所以颜礼费劲了心思去想一个最完美的解决之法,不为别的,也不为了任何人。只为了如今颜礼依旧稳稳端坐着国师的高位,也仅仅只为了他肩上所要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眼见淮宁思忖再三之间好似隐有顾虑,到颜礼太过明白,轻而易举就能将淮宁此时此刻的心思全然洞察。

他唇边轻轻扬起一个不大明显的弧度,知道淮宁现下的反应是赞成并应允了自己的提议。

“用不了太久。”

颜礼轻声呢喃细语,而这句看似无厘头的话语果然惹了淮宁眉头一皱,并不知道他所谓何意。

而颜礼将淮宁面上细微的变化尽收眼底。他面上笑容依旧,心中却荡漾起一阵苦涩的五味杂陈。

从前他只怕自己读不懂淮宁的心意和淮宁这个人,而如今自己太过容易就能全然洞悉淮宁的一切。

到底是太过讽刺。

颜礼心中不禁暗自感叹,随即便开口为淮宁答疑解惑表明自己所谓何意:“陛下不是也在等么?”

他神态自若,笑的轻松又随意,全然没有了之前每一次他总想要强求的固执。

“等臣心愿可了离开中原的那一日,便会亲手把这国师之位交给柳昭旻。”

闻言淮宁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下意识收回了放在桌案上的手,神情复杂的凝着颜礼。

而方才淮宁面上的疑惑不解慢慢消失,望向颜礼的眼神变得复杂难办,嘴角浮起一抹若隐若现又耐人寻味的笑意。

淮宁有些出乎意料,自己想要又渴求那么久的东西,颜礼如今竟然会这么大度就拱手相让。

“你所想所说朕慎重想来并无不妥,眼下此法暂且也是最佳引蛇出洞的好机会。”

颜礼所提议的法子自然是经过了数次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在这方面淮宁从未怀疑过颜礼处事的方法与能力。如此一来他自然不会反驳。

“至于这国师之位,朕当真是要谢过你,为朕排忧解难,了却一桩心事。”

听到淮宁说这话时的瞬间,颜礼并末表现出从前那样不管不顾只要自己顺心如意就能全然不顾他人感受的歇斯底里,但眼底的深处却变得愈发冰冷。

颜礼心中不禁暗暗冷笑,原来自己在淮宁心中不过已然成为了眼中钉肉中刺,成为了淮宁口中所谓的一桩心事。

他才是在这一切顺遂的前提之下,淮宁心中最大的绊脚石。

“能为陛下分忧——是臣的分内之事,更是臣的无上荣耀。”

他说这话时分明整个人看起来并没有半分颓丧萎靡,可淮宁却当自己看错了,他竟从颜礼身上看出了那人仿佛陷人了寒冬的意味。

而话音刚落就见颜礼俯身行礼,随即转身大步离开了书房,没有丝毫的留恋与不舍。

这一次,颜礼同样也没有与淮宁再争辩什么。

和安把雪融送进来时,只见望着窗外天边那一轮弯月的淮宁似乎略微失神,可听到脚步声后很快便微微弯下腰来朝着跑向自己的小家伙笑着伸出手来迎接。

雪融四脚跑的飞快,飞奔似的扑进了淮宁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