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天道那些年(15)
真是命运弄人,因果造化。
院墙上趴着的闲杂人等也都听到这话,纷纷诧然。
“宫主要收徒了,衍天一脉有传人了?”
“那咱们无相宫的下一任宫主是不是也定下来了。”
“谁规定阮仙师的徒弟就是下一任宫主,上一任宫主李无疏可是太微宗的人。”
“这泼天的富贵怎么不落到我头上?”
一阵议论纷纷当中,铜板又向李无疏连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祖籍何处?曾有师承否?”
“我叫李……”
他话说一半,突然顿住。
不为别的,只因这一瞬间,他听到身上那枚认了主的玉符发出一阵龟裂的声响,似在警示他不可继续说下去。
那声音旁人都听不到,在他听来却震耳欲聋,响彻耳畔!
“……”
李无疏从前屡被追杀,惯会给自己编身份。他不假思索,几乎没有停顿地接续道:
“我叫李半初。燕京人士,战乱时流亡关外。至于师承……”
说到这里他略作停顿,看了一眼沉默聆听的阮柒。为了增加筹码,他决定说一个绝对无人能拆穿的谎言。
“我曾受李无疏点拨一二,略懂些剑法。”
李半初。燕京人士,战乱时流亡关外。
曾受李无疏点拨剑法。
“李……”铜板噎住。
李半初这名字,听着像假名。他虽这么想,却不敢说出口。
——燕京人士,战乱时流亡关外。
昔日止战之印破碎后,道门各宗纷起的战乱让众多百姓流离失所。李无疏这番辞说辞无从查证,却也让人无可置疑。
——曾受李无疏点拨剑法。
这一点要想证伪,就只有把昏迷十年的李无疏请出来亲自拆穿了。
但首先李无疏不可能醒,其次李无疏不可能自己拆穿自己。
听他自陈完毕,凌原顿时坐不住了:“亏你敢说!李无疏剑法冠绝天下,你若得他一招半式的真传,仙道同辈中难有敌手,但你身上连把剑都没有!”
庄澜也道:“阮仙师,因昨日的卦象,你就要收这位来历不明的少侠为弟子,只怕叫人难以服气。”
凌原点头:“且不说我。就算是庄澜,资质也并不比他差吧。”
庄澜本想点头称是,好在及时回过味来,横眉道:“什么话!”
几人都看向坐在首座的阮柒,院墙上围观的闲杂人等也议论纷纷。
阮柒几乎半张脸都被绫缎蒙着,只露出线条分明的下颌,双唇紧抿瞧不出任何情绪与心思。
待众人安静下来,他才道:“我宗门一脉单传,传的是因果天衍之道,承的是弥祸平乱之愿。剑法武学等或可锦上添花,却非唯一考量。”
李无疏笑道:“那可麻烦了。我们尚未入门,也未习得一招半式,要如何考量这‘因果天衍之道’?”
他这一笑,清朗洒脱,倒显出一副无争无求的态度。
阮柒不可查觉地朝他偏了偏头,暗含探寻之意。
凌原道:“阮仙师只收一个弟子。不如我们三人比一场剑法,我若输了,自然断了这份念头,另寻去处。”
第10章 第十章 归剑入鞘
凌原居然敢提出跟李无疏比剑,以此决定阮柒收谁为徒。
李无疏一时以为自己听错。这两人是不是存心要让他给阮柒当徒弟?
铜板满脸不悦:“我家宫主收徒,合意即可。你说比剑就比剑?”
庄澜上前道:“不比剑?莫非阮仙师收徒只看长相,只要与李无疏相貌相似便来者不拒不论其他?道门式微,十二大宗门如今仅余七宗,更有三宗隐世不出,衍天宗一脉单传,择徒之事关乎道门兴衰,何其紧要,岂敢儿戏!仙师此举未免徇私,有失仙道第一人的体面。”
“……”
此话一出,众人都静了下来,连外面看热闹的也噤声了。
阮柒换了个坐姿,身体微微前倾,这让他半张脸埋入阴影,压迫感更甚。
庄澜方才还振振有词,现在心里只打退堂鼓。
“你在无相宫与我谈道门兴衰?”阮柒轻声说道。
无相宫起于市井,早年为道门各宗所不容。
第一任宫主是李无疏,之后阮柒代掌宫主之位。
阮柒既是无相宫主,也是衍天宗传人,两者各论各的,毫不相干。正如先前有人说的,阮柒就算收了弟子,这徒弟也未必是下一任宫主。
阮柒语气虽轻,众人却一时无法揣摩阮柒的喜怒,战战兢兢不敢说话。此间的氛围顿时压抑而微妙。
最后竟是李无疏开口打破了沉默。
“收个徒弟的事,上升到道门兴衰,是否过于夸大?道门魁首也好,仙道第一人也好,这都是外人强加于身的浮名,阮柒可没有担负道门兴灭的义务。
“若说阮柒择徒关乎道门兴衰,要为道门考量,你说这徒弟,是阮柒的弟子,还是整个道门的弟子?是要挂在阮柒名下,由道门各宗授业传道?若他将来步入歧途,是否又要怪罪阮柒疏于管教?
“道门各自离心自取灭亡,你将此事与阮柒择徒一事牵扯起来,若你成了阮柒传人,身上担子不轻,你打算如何力挽狂澜,拯救道门于危难?”
“你……你……”庄澜被他一迭声质问砸懵了,“你”了半晌,才想起来反问他,“你怎可直呼仙师名讳?”
铜板也埋怨道:“李少侠,不可对宫主无礼。”
李无疏不屑地撇了撇嘴。
他对阮柒一向直呼其名,叫惯了,跟他们一起喊仙师宫主什么的,反倒叫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