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拥春色入龙台(130)
于是安国公借着这个梯子,当即便拍案道:“不给老朽一个交代,老朽便闭门不出罢了,左了都不受待见,任劳任怨这么多年被扣上个一事无成的帽子,谁敢认啊?”
大家都觉得简直是胡闹!
可是就在眼巴巴的期待陶文能做出什么事儿的时候,却发现,陶先生根本就没动动静,毫不夸张的说,他甚至算不上在意。
太学的学生听了闹停学,在金銮殿外跪上了一天一夜,身为祭酒,他也只是路过,看都没看一眼。
于是这群人就以为自己被抛弃了,想着撞破南墙罢了!干脆硬气的组了个什么组织,美其名曰匡正国事。
这边还没处理得当,三省是撞破了脑袋要见储君,结果乔柯带着大理寺的人一推开门,竟然发现,皇上没了。
具体发生了什么,常罄恩就不知道了,只听九殿下说,皇后娘娘情急之下找到了南康公主,却发现她同臧北的圣女玩在一起。
不知怎的,竟倒头晕了过去。
真乃国之不幸啊。
常卿落笔写到。
访亲
除夕夜,人群熙熙攘攘,繁星般的人们在大街小巷中穿梭,盈盈居处,花红柳绿,热闹非凡。
来往的人们络绎不绝,灯火辉煌,宫中亦是张灯结彩。
只不过考虑到先帝去世之事,一切从简,尤其是各宫妃子们,争相比对谁更节俭。
徽文堂许久不见的清凉,许是人们都上街闲逛去了,褚星河好些日子没回凤阳宫,这快过年了,不能叫宫中无人,实在不是个好兆头。
尤其是他出生的时日好,据宫里人说,他刚出生,就见漫天紫色霞光,夜色中又布满半边星河,扰了皇上的一帘幽梦。
皇上醒来便连忙追问薛贵妃腹中的胎儿怎么样了,这不问,薛贵妃还睡的正好,一问,便来了反应,一个多时辰,便顺产出了一个儿子。
宫里的孩子有几个出生如此顺遂的?所以褚星河才会叫宫中的人如此看护,甚至引起了其他孩子的不满,导致小时候的人缘一直不是太好。
要说不好也实在不至于,毕竟是皇上最为看中喜爱的小儿,面上装也得装个喜爱。
但背地里,实在不得什么人的青眼。
褚星河的性格随了母亲薛贵妃,贵妃性子温婉率直,出身富贵人家,不计较什么得失。
所以后来贤妃进宫之后,最为照顾她的,也就是这位姐姐。
因除夕夜第二日就是宋清梦的生辰,所以他便也同褚星河一并进宫,然而这两人的事儿如今在宫中都不算稀奇,就像年前提起他们两个,都知道二人不对付一样。
现在提起这二位活阎王,谁不知他们的关系过分要好?
其实宋清梦对于此事还有些困扰,毕竟从前竖着耳朵还能听到些褚星河在过去犯的笑话,拿出来调侃一番也不失为一种风雅。
毕竟两个人都不是很在意外人的评价,看的算开。
但现在好了,谁都知道他是九殿下的人,如果没有刻意刁难的存在,在他面前但凡提起殿下,尽是些阿谀奉承之词。
换句话来说,都是好听的词儿,反而叫人索然无味。
他对这些东西构不成什么兴趣,也自然竖着的耳朵都耷拉了下来,很少去凑同僚的热闹。
然而就这么简单的态度,不知又同什么联系了起来,导致现在一些有关自己的传闻,都变成了冷淡和不问世事。
不过宋清梦懒得解释,甚至有时候觉着“冷淡”一词也没有不好,反而掰着手指头数着不知道第几家来提亲的时候,想出了个馊主意。
于是没过一些日子,便有雁荡楼的消息传出,说世子殿下去那过了一夜,结果被人发现不举,惨的可以。
风声就这么一放,从此安国公府门前的人少了得有一半,宋清梦抱着手臂,学着褚星河的样子靠在红砖门前,禁不住还有些神清气爽。
好像自从那日对褚星河说过那话之后,再一直有姑娘家家的找上来,他就觉得又对不起姑娘们,又对不起九殿下。
虽说世子殿下不是个爱同人闲聊的人,但是不代表不会同关系好的友人讲一二,比如说都彻,就是最大的利益既得者。
当然,这是一些嫉妒他能同世子殿下交好的人为其命的名,要论利益既得者本人的想法,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清梦,你要真是喜欢殿下,这种感情,自然正常。”
“我不喜欢。”
“好,我换句话来说,如果你对殿下有不同于别人的感情的话,你感觉有愧于他,也很正常。”
宋清梦:“我没愧疚。”
都彻扶额,吐出一口气,张了张口,又拾起一旁的杯子,把里面的茶水一饮而尽道:“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们两个真的怎么样的话,没什么关系。”
宋清梦盯着他,像是思考了一会儿,就在都彻以为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意思的时候:“我们两个没什么。”
都彻抱着茶杯,自暴自弃的趴在桌子上,挥了挥手道:“好好好,没什么不喜欢不愧疚,那你...”
他话音未落,平章台的大门便开了,宋清月带着丫鬟盈娘走过来,还亲自拎了一匣糕点上来。
都彻见状,连忙起身去帮宋清月拿。
“娘娘辛苦了,下次直接叫都某人去拿便可。”
“无事,”宋清月轻笑道:“都大人愿意同云雷一起玩,自然是我们有幸才是,本宫自然要招待好了。”
宋清梦见到姐姐进来了,顿时一改往日清冷的模样,贴着姐姐便抱了上去,久久不肯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