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大院来了个大美人(11)
然而,他一路走走停停,一直在思索:为什么会不见他?他有才有貌有家世,问题肯定不在他,可到底是哪里出了变故呢?
……
变故当然是因为现在的谢茉是穿来的。
可惜她没能亲见赵新路兴冲冲而来,偏被冷冷拍走的狼狈情态,不然多少可以出口闷气。
书中,赵新路就是用这般的积极表现和甜言蜜语缠住“谢茉”,受伤低落的“谢茉”很快便视他为可依浮木,也便没了之后的相亲。
在那个世界里,“谢茉”是个没有正脸的背景板,她的人生悲剧只是烘托反派悲情宿命的点缀,招来无数读者的心疼同情。
根本没人在意那个被折磨到自·杀的母亲。
即便偶有人提及她,都在批判她的懦弱和不负责任,怎么能把孩子丢给刻薄的赵家人?怎么能在孩子面前自·杀?怎么不能为母则强?怎么……总之就一句话——
作为母亲,她不合格。
而这些问题,也是反派对原主的无声质问。
谢茉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当一个孩子在母亲被拳打脚踢时不慌不忙躲出门,当一个母亲倒在血泊而她的孩子却只会发愣,那么这个母亲的心还能剩下几分温度?
生儿如叉烧啊。
提到叉烧,谢茉的肚子适时鸣笛抗议,鸡汤的香气还净朝她鼻腔钻,寻味进了厨房,灶上的陶瓷锅正“咕嘟咕嘟”冒热气。
谢茉小心翼翼揭开锅盖,扑面而来的香气越发霸道,等不及赵嫂子,她准备自己动手,可原主是个不爱进厨房的,对粮食用具等的位置印象模糊,谢茉正翻箱倒柜,赵嫂子急匆匆进门。
“哎呦,茉茉找什么呢?给我说,我来找。”
谢茉尴尬微笑:“想煮碗面来着。”
“是饿了吧?你再稍等等。”赵嫂子笑,把手里的瓶子放灶台上,解释,“家里的醋没了,我刚又去打了瓶,碰上人闲聊我听了几句。”
谢茉道谢,坐在隔壁餐桌前,视线不时扫向赵嫂子。
赵嫂子手脚麻利,烧水、下面、剥葱、拆肉……没几分钟一晚热气腾腾的鸡汤面就端到谢茉跟前。
淡黄色的清汤、莹润的白面条、细细的鸡肉丝、绿油油喜人的葱段,只面相就让人食指大动,挑面入口,味道更绝。
鲜香爽口,回味悠长。
谢茉和一口鸡汤,竖拇指赞叹:“好吃!”
赵嫂子语气自得:“都是小时候的苦功夫。”赵嫂子很小被卖进大户人家,认了灶上婆子当干娘,跟着学了一手好厨艺。
就着赵嫂子的厨房故事,谢茉吃完愉快的一餐,直奔书房去翻剩下的半架书。
剩下的半架书翻完,谢茉窝进靠窗沙发,禁不住失望地叹了口气。
不管是她接受了这具身体,报答原身,还是对她自身未来利益的考量,谢茉都不能接受谢家被炮灰的命运。
更何况,她的正义感,也不允许眼睁睁看着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谢济民承受无端的打骂和羞辱,最终背负污名死在寒冷的窝棚里——谢茉在书房翻到好几本谢济民手书的惠民计划,和大量相关知识的笔记,更别提那些快被翻烂的专业书籍。
“嘭、嘭、嘭”
书房的门发出声响,紧接着赵嫂子的声音传过门板:“茉茉我给你送杯水,哎,门怎么打不开?”
“稍等。”谢茉怔了一瞬,起身回应。
她刚才一进书房,反手就上了锁。
只是防患于未然罢了。
谢茉思忖过,能踏进这间书房的除却自家人,部分外人也可以,包括赵嫂子、谢济民的司机和秘书、偶尔登门的下属们。
而这一点愈发清晰地表露出的谢济民冤枉无辜。
谢济民从战争年代淌过来,又怎可能把致命的机密文件放在半公开的书房里?
谢茉打开门,和赵嫂子交代一句“看书看累了”就道谢接过水杯去了楼上房间。
听着踩踏楼梯的“哒哒哒”,她思绪不停。
书中对事发时间没有详尽记载,但总是在原主和赵新路婚后,因而她从今天就要绷紧神经。
现今,她只有一个费时费力的法子可用——每天不定时翻捡书房。
就算要守株待兔,她也必要抓伸向谢家的那支黑手。
……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科研大院,卫明诚正因老首长的一句话哭笑不得。
“我命令你,这周末必须去相亲!”
第006章 第 6 章
李青山曾是卫明诚爷爷手底下的兵,在卫明诚因母亲原因拒绝家里帮扶时,卫老悄没声息把亲孙子分配到他地盘,卫明诚给他做了一年勤务兵,之后下放连队至今,从一名小兵到现在的营长,只用了短短五年。
这一切全是他一拳一脚,流汗流血,凭自己本事打来的。
李青山对此十分满意。
只一点令他颇有微词,这小子的个人问题快成老大难了。
不是无人问津,而是太抢手了。
毕竟优秀的人,众人瞩目。
卫明诚过硬的个人素质,敢拼敢打的精神,让他成为军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前途注定无量。
再有一张过分俊朗的面孔加持。
卫明诚不出意外地被军区不少领导,家属们和一些大胆热情的军中绿花们给盯上。
这回更是几方争抢,从口头争锋上升到全武行,闹出一系列纷争,上头领导眼见越闹越不像话,给他批了一月探亲假避避风头,并一再苦口婆心劝他赶紧解决婚姻问题,完了怕卫明诚左耳进右耳出,又把这难题一杆子指给老领导,李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