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之好命知青(130)

作者: 时离月浅 阅读记录

“记住,要一模一样的, 少一个花纹都不行。”

严格的要求用撒娇的语气说出,让江北山的怒气瞬间就下去了一大半。

好的伴侣就是这样,不仅能陪你风花雪月,也能陪你共度难关。

很幸运,江北山遇到了一个很好的伴侣。

他嘴角重新挂上宠溺的笑,满口答应下了唐心月提出的一系列“无理”要求。

家里的所有摆件都是她悉心挑选的心爱之物,他当然会照着之前的样式一件件买回。

就是吧,这东西坏了尚可以修复,可那些会破坏二人关系的人却不是轻易就能避开的。

要怪就怪之前的他太过低估了自己父亲的控制欲,若他早早预判到会有今日的事,就不会给唐心月带来如此大的伤害。

抱着对自家媳妇的愧疚,江北山心里顿时升出了要彻底脱离江家人管控的坚定想法。

**

自从江父来家里闹过后,江北山现在去哪儿办事都基本把唐心月带在身边。

起先唐心月还有些不习惯,在被江北山带着每日日行万步后,还会抱怨男人太过小题大做。

江北山听了也不恼,但也没把唐心月那些抱怨的话听进去,每天出门还是我行我素的把唐心月带在身边,寸步也不离开。

唐心月犟不过男人,便只能忍着无聊继续充当江北山的“随身物品”。

两口子整日成双成对,早出晚归的,很快便成了弄堂里的一段佳话。

有老夫老妻羡慕俩人如胶似漆的感情,也有新结婚的小两口就把二人当成学习的楷模,还有些家里有待嫁青年的,更是把二人的事迹编成激励的话,只要待嫁青年们反驳,大人们就立马拿出“你看隔壁小江两口子”的话来堵恨嫁青年们的嘴。

以至于唐心月来到沪市后不久,就成了弄堂里小有名气的标杆,渐渐和邻里们熟稔起来后,更是成了弄堂里炙手可热的“取经处”。

只要两口子感情出了疑难杂症的,必定就会带上些礼物上门来找唐心月学习。

唐心月热衷于帮助邻里,所以基本都是来者不拒,就是别人送来的礼物,她一般都会以其他的方式返回。

这一来二往的,唐心月渐渐跟弄堂里的人打成了一片。

起初,唐心月还担心江北山会像在村里时那样,提醒他同不熟的人保持距离,可没想到,在见到唐心月几次三番同弄堂里的人走的比较近后,男人竟然一句劝诫的话也没有说。

更让她感到奇怪的是,自从看见她和邻里关系近了后,他也不会像之前那样硬逼着唐心月跟他一起出门了。

搞不懂男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转变,但这转变却让唐心月很是受用。

不用每日跟在江北山身后当一只跟屁虫,她也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最近江北山一直在和他从前的发小倒腾些堆场的事,一天天不是跑工商局就是去看现场的。

她不是很懂,所以就没有跟去。

江北山每天忙的脚不沾地,而她在家也没有闲着。

除了每天接待些上门来“取经”的待嫁青年们,她还从跟大爷大妈们的闲谈里听出了不少新鲜事。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重活两世的唐心月自然不会小看这些新鲜事,她凭借着自己两世的经验,很快便从这些小事中提取出了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比如现在什么事花钱少赚钱多,最适合她这种想要追求稳当又有钱的暴发户?

那肯定是买房当包租婆了哦。

隔壁王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你别看她和儿子孙子一家挤在这不起眼的弄唐里,那人家可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房间出租给那些外地人的。

听隔壁的陈婶说,王奶娘家条件好,在国家房产私有化不久,就通过房产局上班的亲戚买了不少房产。

那时候信息不流通,房子的价格也没现在这么高,王奶买了房子后就全部对外出t租了出去,每个月收的房租比陈婶一家四口人在国营单位上班拿的工资都高了好几倍,可把陈婶给眼红坏了,一直埋怨自己怎么没投身在一个有钱的娘家,不然也能像王奶那样,每天喝喝咖啡,溜遛弯什么,要多潇洒就有多潇洒。

这是唐心月从陈婶来找自己取经时那些断断续续的抱怨中提取出的信息。

当然她打算当包租婆的想法也不仅仅是听了陈婶的一面之词,还结合了她前世在伍家听到的那些传奇故事。

那时候伍思远的表妹在出门公办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沪市的小年轻,听说家里条件很好,就是小伙没正式工作。

伍家表妹很喜欢,可奈何家里人死活都不同意,原因是因为小伙没正式工作的话表妹日后一个人赚钱养家会过的很辛苦。

当时唐心月在听伍思远的母亲说到这事儿时心里也跟伍家人同样的看法。

毕竟在这样一个时代,肯定还是会觉得嫁给单位上的人和工人会稳妥一些。

后来表妹迫于家里的压力被迫跟小伙分了手,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人小伙在几年后结了婚,结婚对象正是表妹单位的同事,那时候伍家人才知道,小伙口中所说的他家条件很好,是好到根本不需要他出去上班的程度,原因就是因为人家里有很多出租的房子。

每个月就光租金收入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而且房子价格还随着沪市的大力发展翻了几番不止。

唐心月听得羡慕不已,当时只替表妹感到有些遗憾,却不想重活一世后,自己也能遇到前世沪市小年轻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