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不是说她年纪大,不得宠吗?/大龄侍妾的复宠日常(131)+番外

作者: 我是星星大 阅读记录

“……你不是说青蒿有用吗?”

“我只说皇帝问起,你可以用青蒿作答,免得皇帝觉得你只知防治之法,却完全不懂药理,惹他生疑。”

“我……”江美人自知理亏。

“至于那位宁昭容,我会多注意她,你别打草惊蛇。万事等这场瘟疫过了再说……”

菏州,泽清县。

何长意和另外两位太医刚抵达泽清县,便发现前面的道路被围得水泄不通。

房屋一片萧条破败,地上还有浅浅的泥灰积水。

人群想往出口处涌,官兵用长枪强行阻拦。

“几位大人稍等片刻。”

何长意三人的随行官兵不敢太靠前,只是站在离人群还有一段距离的位置吆喝,“都干什么呢?还不赶紧让开!”

人群见有人从外面进来,涌动得更加激烈。

刘医正主动走下马车,何长意紧随其后。

“我们是从京城来给诸位治病的太医,请诸位回到自己家中,我们会依次替诸位看诊。”

难民们看见京城来的大夫,心中燃起一丝希望,逐渐冷静下来。

再加之有官兵的不断驱赶,这才慢慢散开来,往自己家中走。

何长意眼尖发现地上跌坐着一位面容清秀的布衣姑娘,上前询问,“这位姑娘,可还好?”

姑娘站起身来,拍拍自己衣裙上沾到的草枝,福身一礼,“民女无碍,多谢大人关怀。”

何长意颔首,不再多言,转身回到刘医正身旁。

没曾想次日去难民家中问诊时又见到那位姑娘在为难民号脉。

“姑娘也是医者?”

“略懂岐黄之术而已。”姑娘大方一笑,接着拿出银针为难民施针。

何长意为了知悉更多瘟疫的情况,主动上前攀谈,二人分别前交换名姓。

“民女姓楚,名禾。自幼随父亲在菏州行医,父亲去世之后,民女便定居泽清县。”

“令尊可是楚璠生前辈?”

“正是家父。”

两人因为祖上相识,自身经历又相似,很快熟络起来。

朝廷为百姓准备了驱蚊的香囊低价售卖,只是很多百姓坚信是疟鬼作祟,宁愿贴上满身符咒都不买账,何长意不得已找到在当地有一定名望的楚禾帮忙。

何长意本以为需要废一番口舌说动楚禾,没曾想她竟二话不说答应下来,“蚊虫而非疟鬼?这民女倒从未听说,不过朝廷既然愿意想办法,民女自当尽力帮忙。”

楚禾理性而从容的思维让何长意很是欣赏。

香囊的普及因为楚禾的加入逐渐变得顺利,眼见事态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潜伏的瘟疫却到了高发阶段。

因为天灾备受摧残的难民再也坚持不住,想要逃离这片灾厄之地的冲动达到了巅峰。

“靠个破香囊就想把我们关在这儿?我们要出去!”

“这儿四处都是疟鬼,我们早晚会被缠上!赶紧让我们离开!”

“我家老头子从几日前就开始打摆子,又喊热又喊冷,上吐下泻,眼见人都快不行了。您行行好,让我儿女出去吧,我孙子还只身在外,不能我们一家都死在这儿啊!”

老妪跪趴在地上哭喊不停,将众人的逆反情绪彻底调动出来。

“放我们出去!”

“放我们出去!”

“放手!”官兵蛮横地将扒拉自己的老妪踢开。

岂料看着瘦弱的老妪身上却有一股庄稼人的蛮劲,甩都甩不掉。

官兵眼见难民已经快要不受控制突破重围,只能心一横,将手上的长枪向老妪刺去。

第112章 姐弟相见

枪尖拔出的瞬间,鲜血从老妪的伤口渗出,逐渐染红整片衣襟。

官兵厉声大吼,“谁再敢硬闯,这就是下场!”

枪尖上的一抹鲜红成功引起难民们的恐惧,众人的暴动不再像最初那样激烈。

官兵长枪一挥,“有胆子的就再往前来!”

枪间的血沾染到前排难民的脸上,吓得他们猛地后退一步。

人群就这样散了。

难民们知道官兵是在杀鸡儆猴,可谁也不愿意当那只鸡。

何长意几人上前替老妪诊治,却发现已然回天乏术。

无奈只好和当地的官员商议此事。

“已经查清了,带头的是林家村的村长,死的那老妪也是林家村的人。林家村的村长联合邻近几个村想闯出去,邢峰今日之举也实属无奈,求大人宽恕他。”

官兵火长将查到的情况禀报上来。

“罢了,暂且别让他出现在人前。”泽清县令摆摆手,心里知道官兵顶着染上疫病的风险维持秩序已是不易,自然不好再处罚。

否则民还未反,只怕这些官兵却要先反了。

泽清县令看向何长意等人,“几位大人,敢问这疫病可有医治之法啊?”

刘医正解释道:“如今发病的人虽多,但新染上的实则在减少,想必撑过这段时日就会有所好转,我们会尽力医治。”

“那就有劳各位大人了。”

从县令处出来,刘医正留下何长意商议接下来的医治方案。

几人谈完正事,刘医正忽然露出揶揄的表情,“长意啊,你近日似乎和那位楚姑娘走得很近?”

何长意蹙眉,“属下只是同楚姑娘讨论瘟疫之事。”

“无妨。你们男未婚,女未嫁,在此地相遇也是一种缘分。”

“大人说笑了。”

在太医和当地官员的共同努力下,瘟疫总算得到了控制,到临近寒冬之时,基本已经没有新染上的病人。

何长意等人启程回京,楚禾主动上前,“诸位大人,可否让民女的马车跟在诸位大人之后,民女也想进京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