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不是说她年纪大,不得宠吗?/大龄侍妾的复宠日常(301)+番外

作者: 我是星星大 阅读记录

除了像祭祀、丧仪一类特别重大的场合,以长庆王的地位倒也不是必须跪。

他不是一心支持小寿王,不服萧景榕的吗?

是因为他为人比较谨慎?

萧景榕抬手示意他起身后,长庆王又让身后的人献上各式宝物。

珊瑚宝石,玉器锦缎。

都是些远远看着就很有派头的东西。

漫长的献礼环节过去,长庆王却仍未入座。

“臣还有一物请皇上过目。”

众人都以为还有什么稀罕物件,伸长脖子细看。

长庆王亲自双手捧着一个锦袋装着的长柱体物件,递给李培顺。

李培顺检查无异后呈到萧景榕面前。

萧景榕也松开锦袋的系绳。

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里面竟装着明黄色卷轴。

卷轴本身倒还有限,偏偏是长庆王不远千里亲自送到皇帝面前。

萧景榕将卷轴摊开的瞬间,众人齐刷刷从座位上起身跪在地上。

苏棠几乎是下意识就被周围的人影响,跟着跪了下去。

随后李培顺的声音响起,似是在宣读卷轴里的内容。

“帝王治天下,共四海之之利为利,以天下之心为心……”

苏棠本来是尖起耳朵听。

后来实在没忍住被这长篇大论害得有些昏昏欲睡。

总的来说这是先帝留下的遗诏,前半部分全是在说他在位时如何努力。

当然她也没胆子真的睡过去,精神仍紧绷着。

直到苏棠跪得膝盖疼,终于到了关键部分。

“文帝开创之主,不能预知其子炀帝之恶,朕亦未能辨之早矣,遂让贤于善能者。

然血脉大统,不可朝更昔替,此有负先帝之所托,无颜以对先烈。”

意思是他儿子没有足够的能力,所以他为了天下苍生不得不让旁支理政。

但是愧对祖宗。

不过最劲爆的在后头,“……六子澄焕,承克大统。”

苏棠对此只有一个评价。

见过不要脸的。

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合着通篇下来按他的意思萧景榕其实就是个摄政王呗。

怪不得原著里面,众人会觉得萧景榕是用了见不得光的手段上位。

但萧景榕明知道有这么个东西,还让人当众念出来是几个意思?

“众卿可都听清了?”

萧景榕冷沉的声音响彻大殿,仿若深谷中回荡的闷雷。

众人只敢齐齐叩首回应,愣是没一个敢出声。

“朕自当遵先帝遗诏,立寿王为皇太弟,待朕百年之后,承继大统。”

萧景榕给了李培顺一个眼神。

饶是身经百战的李培顺都顿了片刻才道:“请寿王殿下到御前接旨。”

苏棠垂着头看不见小寿王的神情,但能从他的步伐感觉到出他整个人的僵硬。

“臣弟……领旨谢恩。”

长庆王带头高喝,“吾皇圣明。”

苏棠将脑子里的浆糊摇匀。

似乎摸到一点萧景榕这么做的理由。

背后的人想让他和长庆王争个你死我活,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他化敌为友,反将一军。

借长庆王的手去制衡背后的人。

先帝遗诏,未来君主,异姓王的拥戴。

这些东西加起来远比区区一个齐越使臣的死要有分量得多。

朝臣再想攻击小寿王,都得掂量掂量自己惹不惹得起。

只要他们消停下来,老百姓忙着过自己的日子,时间很快会冲淡流言。

苏棠倒吸一口凉气。

可这兜兜转转,不还是回到原著的剧情轨道上了吗?

她下意识看向萧韶安的方向。

他端端跪着,让人丝毫看不穿他内心的想法。

是否有嫉恨不甘。

……

因为智障作者最近可能剧情理得稍乱。

跟大家解释下这些朝臣到底在闹什么。

大家不喜欢这类剧情也没关系,当然因为作者没来得及完全改清楚,前面也可能有逻辑错误。

所以给大家概括一下。

一、保皇党

以顾峥为首,对萧景榕忠心不二。

二、大皇子党

萧韶安这些年在朝中积攒的势力,因为他是嫡长子,外祖又是清流之首,有不少人会支持他。

沈周因为林瑜的关系,加入大皇子党。

大皇子党对寿王党有极大敌意。

关键时候也能背刺萧景榕,扶萧韶安上位。

三、寿王党

以长庆王为首的先帝死忠。因为先帝的临终托付,一心扶寿王上位。

四、其他皇子党

以勇毅侯(贵妃生父)余党及濯缨先生汪度为代表。

他们的目的是挟软弱无能或是年幼无知的皇子上位,自己把持朝政。

所以他们是唯恐天下不乱。

大家也就能明白为什么最后扮猪吃老虎的萧韶鄞能坐上皇位了吧?

正常来说皇帝壮年时保皇党应该占到绝大多数。

随着皇子都长大,逐渐向各个皇子身上倾斜。

但是因为大雍朝廷内部比较腐败,比例就有点失衡。

萧景榕不是直系,他刚登基那几年不可能连位置都还没坐稳就去肃清朝堂。

所以目前保皇党大概占到一半。

另一半里面寿王党和其他皇子党基本持平。

但寿王党的长庆王手里是有兵权的,所以略胜一筹。

大皇子党反而是最薄弱的那个。

这也是林瑜为什么一直很着急的原因。

这些都是作者私设,不符合历史逻辑也很正常哦~

下本书作者会尽量写清楚的,谢谢大家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