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说她年纪大,不得宠吗?/大龄侍妾的复宠日常(85)+番外
苏成耐心给韩禧把昨日的内容讲了一遍。
“你讲得可比夫子好多了,至少不叫我犯困。”韩禧撑着头,照着苏成的笔注摘抄到自己书上,又抬头问他,“你将来可想做一名夫子?”
苏成毫不犹豫地答道:“兴许到我比林夫子岁数还大的时候,会回来当个夫子吧。现在……我只想让家里人活得更好,仅仅是当夫子还不够。”
韩禧点点头,“以你的水平,兴许还真能考中,毕竟林夫子最常夸你。”
“林夫子夸我,不过看中我勤奋些,你认真学也不会比我差。”苏成自认并不算绝顶聪明,只是比别人略多花些功夫而已。
且他的腿不一定能做官,这事儿早在林夫子告诉他以前他姐就跟他说过。读书的意义是为增长见识,并非作茧自缚。
再者他本就无安邦定国的宏图伟略,所求不过顾好自己的亲人。人生自无定,凡事他皆会做好两手准备。
苏成看向韩禧,“对了,我也有一事想跟你商量。”
韩禧歪头,“嗯?”
第71章 美人陨落
四月,仰承皇太后懿旨,贵妃纳兰氏于初八日行册封礼。
由皇帝册封命下,礼部等制册印,并奏请命使祗告太清宫后殿。
其日,典仪设册使、举册案者、内谒者监足足几十人自肃章门进宫。
命妇、嫔妃皆需入大明宫行叩拜之礼。
受册者花钗翟衣,司言引就受册位,侍从如常。
不过贵妃穿得再华贵,苏棠也只能堪堪看个大概,毕竟她不是在垂首听训,就是在三拜九叩。
当初皇后封后大典的景象更甚今日,但彼时苏棠还只是才人,不过站在乌泱泱一片人中间滥竽充数。
现在她位份升高,离首座更近,那种权力唾手可得的感觉尤为明显。
苏棠暗自叹惋,怪不得人越有就越想要,欲望本就是无底洞。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坚守本心是苏棠对自己最大的忠告,亦算是苦站半日唯一的心得。
她还沉浸在自己的心灵鸡汤之中,旁边忽然“砰”一声有人倒下。
……是昭修媛。
苏棠不是没见过人晕倒,但晕过的人都知道晕倒前多少会经历短暂黑暗和眩晕,人一般在这时候会本能有一些自我防护的反应。
这么直挺挺地倒下苏棠还是第一次见。
……总觉得不太正常。
她下意识想去确认昭修媛的情况,但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之后,强行止住迈出去的步子。
万一涉及什么阴谋,她不能上赶着当出头鸟。毕竟就算是在信息时代“扶与不扶”仍旧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周围的人果然都比苏棠想象中更淡定,毕竟大家受过世家礼仪培训又见惯大场面,只是略略侧身避开昭修媛倒下的位置。
太后抬手示意,几个太监上前把昭修媛抬走。
伤患不能被随便挪动,哪怕这个时代的人也知道。就像萧韶安当初被扎屁股,在大夫来之前众人都不敢随便动他。
皇家的冰冷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似乎除非兵临城下,其他任何事都比不过皇家脸面重要,这场册封礼必须风风光光办完。
恐怕在太后眼里就算真出了人命,也不过是个小小的插曲。可苏棠却觉得这一幕尤为窒息。
仪式在愈发沉重的氛围下继续。礼官洋洋洒洒念了一堆苏棠听不进耳朵里话,直叫人心烦。
最后一项仪式是上边几位大人物进宗祠祭拜,其余人则按照既定的路线离开。命妇从宫门出,嫔妃则往内宫去。
苏棠混在以白淑妃为首的队伍里往回走。
前面却有两个太监急匆匆过来跪在白淑妃面前,“禀淑妃娘娘,给昭修媛诊治的太医说昭修媛性命垂危,还请娘娘示下。”
寻常下人不得进皇室宗祠,现在外面只有白淑妃位分最高,有事自然找她。
白淑妃脸色一变,随后吩咐,“你们一人去殿门口候着,待皇上出来立刻禀报。太医都有谁在?”
“回淑妃娘娘的话,有张太医和钱太医在。”
“太医令和太医正呢?”
“回淑妃娘娘的话,奴才去请时不见他们。”
白淑妃眉头紧蹙,面露犹疑之色,最后还是道:“本宫亲自去瞧瞧。”
苏棠待白淑妃离开后吩咐时鸢:“何太医应该在,你让他去试试,白淑妃多半不会拦太医。但告诉他切记不可出头,如无十分把握就不必治。法不责众,若是人人都不行,追责也追不到他身上。”
何长意资质浅,一般这样的急症轮不到他,但苏棠觉得他的能力不见得逊色于老太医。
救人只是一方面,苏棠感觉这事有蹊跷。
反正和贵妃已经半撕破脸,既然矛盾不可避免自然手中掌握的筹码越多越好,她不能所有事都被蒙在鼓里,处于完全被动之中。
苏棠回就日宫等到晚上,外面传出消息,昭修媛染上急病,命不久矣,至多还有三五日的时光。
“皇上去看过了吗?”苏棠问时鸢。
“皇上结束册封礼便去了。现下已回太极宫。”
时鸢又紧接着补上一句,“需要奴婢去问问何太医承香宫的情况吗?”
苏棠揶揄道:“你们竟已到知无不言的地步了?”
时鸢垂眸掩饰害羞,“娘娘……”
“让他去治病那是他的本职,若是利用他套消息,那是玷污你们的感情。放心吧,本嫔自然有办法知道。”苏棠永远不可能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让身边人受到伤害之上。